第11章 心的安寧,才是最好的歸隱
- 半壺老酒,邀月對坐
- 鄒謇
- 1488字
- 2022-05-30 07:10:16
四月半,萬物愈加蔥蘢。
隨著春深,日子漸漸熱了起來,人心也漸漸煩躁了些。
行人道上,楊柳披了一身霜,飛絮如雪。日子匆匆走向另一個厚綠。
整日里四季奔流,到過天涯海角,去過白山黑水。很多朋友說我把日子過成了詩。其實我們彼此都在羨慕對方的生活,你羨慕我的詩與遠方,我更慕你的安定、溫暖。
生活早已把我的血肉掏空,只剩下一副靈魂撐起的皮囊,卻還在為生存而四季奔流。誰的生活都不輕松,都不容易。
你看不見的夕陽西下,異鄉(xiāng)人行走天涯。
你看不見的羈旅陌上,風餐雨露的常態(tài)。
你看不見的人后垂淚,強裝歡顏似老鴇。
人活著,就是在世間修行。而工作本身也是一種修行,沒有一份工作是輕松的,都會有委屈,辛勞。它不會因你換了一份職業(yè),換了一個工作環(huán)境,換了新的伙伴,就不用勞累奔波,就沒有了憋屈。
工作,是一個人生存和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
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看透工作的本質依然熱愛工作,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磨練自己的心性,修得胸中雅量,心有雅量方能容萬物;心一寬容,心就安寧了下來。心安即是身安處,我心安處是幸福。
人之所以心不安,我想無非就是總有未得到的,讓我們心欠欠,魂不守舍。總有舍不得的,被舍去,讓我們牽腸掛肚。
年輕的時候,四處無依,晚上宿橋洞,反而一睡到天亮。除了深陷紅塵的臭皮囊外,身無半分財物,衣服、褲子、鞋子垃圾堆撿的,沒有人惦記。無所謂有,無所謂無。心安,當然睡得踏實。
反觀如今的人們,有了房子愁房貸,有了老婆孩子愁供養(yǎng),有了事業(yè)愁更上一層樓。整日里心焦力疲,難得開心。何不以清凈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追求該追求的,放棄該放棄的,盡己力后一切隨緣。
這世間,還有人在疲于奔波,無力生存,想過你厭倦了的生活。還有你看得見,看不見的人和你一樣生活。你我皆凡人,如此才是常態(tài)。讓心回歸安寧,與每一場磨難握手言和,把工作當成享受,靜悄悄綻放,活出屬于自己的所有可能。
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命運使然。隨緣,便是自在;心安,即是歸處。
佛也說:隨緣便是自在,心安即是歸處。
一片葉子,落在哪里都是歸途。
一粒種子,長在哪里都是生命。
一朵花開,開在哪里都有芬芳。
熙熙攘攘的紅塵里,諸事有因果,是強求不得的,何必自尋煩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當我們內心真的安寧了,充斥在耳邊的糟心事再也無法改變我們心情,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和藹可親,陽光很暖,風兒很柔,一切都是美好的樣子。
心安,無處不是修道場。八面來風,不為所動。
正如陶淵明詩里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誠然,當我們的心遠離了紅塵的紛擾,內心自然就會寧靜。心越是安寧,越是靠近歸宿的方向。
當心安定下來,才發(fā)現(xiàn)這個人生如此美好,世界如此多嬌!
心安,才是人生最幸福的境界!
前段時間朋友琪妹一直要跟她老公離婚。人到中年才幡然醒悟,老公在單位渾渾噩噩混日子,在家里邋里邋遢十足的摳腳大漢。一想到自己下半輩子都會日復一日地這樣過活,她就后悔不迭。
當她離婚后,又開始懷念有家的溫暖。婚姻就是這樣,你嫁給誰都會后悔和遺憾。其實決定幸福的不是嫁給了什么樣的人,而是由我們的心態(tài)決定。讓心靈皈依寧靜,你會發(fā)現(xiàn)一路皆是芳香。
一念天地闊,萬事羽毛輕。
在紅塵喧囂中修一份心靜,于心靜之境尋找自我;不必太在意得失,有得既有失,有失既有得,于沉浮間守住自己。不讓心想得太多,不讓心擔負太重,心安處便有一份自在安然。
曾國藩曾言:“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告訴自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塵世紛擾,充滿著未知與不確定。我們行走于紅塵,難免不染世間事,唯有心的安寧,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歸隱。
只因為,桃花源不是遠方的風景,就藏在每個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