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性增長的理論演進
- 武鵬
- 1313字
- 2022-05-27 18:24:36
前言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里,經濟增長一直是一個重要議題,社會大眾希望通過持續的經濟增長來提升國家實力和增進國民福祉。步入現代社會以來,經濟增長依然是“頭等經濟議題”和“生存的條件”。但在各國尋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全球范圍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出現了發展失衡、收入差距擴大、人與自然資源環境關系趨于緊張、社會動蕩等不合意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促使我們開始反思,為什么會出現有增長而沒有發展的結果?經濟增長的目標僅僅是經濟總量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的提升,還是應包含一定的價值判斷,在增長過程中盡量實現公平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學術界和國際機構提出了包容性增長這樣一種增長理念和增長模式來引導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書通過回顧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分析層面有兩個:一是以索洛為代表的理論模型建構及增長核算,致力于研究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勾畫世界增長圖景;一是以斯密為代表的富國裕民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目標追求,經過發展,形成了在國民收入持續增長框架下的福利經濟學,追求全社會的福利最大化。包容性增長強調全民參與和共享增長,其價值內涵與福利經濟學的目標是一致的,包容性增長的實現需以有效增進全社會福利水平的經濟增長為基礎。
一國或地區要增進全社會的福利水平,就需要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重視貧困和不平等問題。本書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梳理,分析闡明了貧困含義的演變,基于貧困含義的演變得出人際相異性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原因。為解決貧困和不平等問題而提出的收入均等化主張具有增加有效需求和改善福利水平的效應,是為實現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目標而做出的一種社會選擇。由于貧困和不平等問題涉及價值判斷,本書進一步分析評價了功利主義、契約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這三種價值觀,認為包容性增長(強調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是一種符合社會道德取向的社會選擇,能通過社會共識的形成促進不平等問題的解決,同時亦能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動力。
由于包容性增長重視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實現對社會各階層的包容,公平與效率之間關系的協調就成為包容性增長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書通過對公平和效率的概念以及實現條件的梳理,從理論發展視角深入分析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在分析“庫茲涅茨假說”的理論含義和經驗解釋的基礎上,通過描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各階段公平與效率之間關系的演變,進一步評析了收入不平等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包容性增長對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公平問題,促進庫茲涅茨轉折的出現,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在討論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的基礎上,本書進一步分析了機會均等中的教育機會均等的含義、實現條件和教育機會均等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機會均等的含義和構成要素;二是教育機會均等的含義和實現條件,及關于教育機會均等的爭議;三是基于教育與人力資本、教育與經濟增長之間聯系的分析,闡明教育機會均等對推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通過前文對增長理論、貧困和不平等,以及公平與效率兼顧等問題的探討,本書在最后部分基于包容性增長的內涵和核心內容,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包容性實現程度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影響包容性增長實現的制約因素,進而分析得出了中國實現包容性增長的政策指向。
- 從月球看地球Ⅱ:洞見中國經濟與商業新動能
-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14)
- 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 鑒知集: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
- 持續改善 追求卓越:中國核電精細化運行管理之道(下)
- 數字化時代的十大商業趨勢
- 中心城市論:廣州走向國際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研究
- 地方政府債務與企業財務行為:理論經驗與實踐證據
- 改革的改革
- 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中國化研究
- 讀懂“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的改革議程
- 西部地區脫貧攻堅的信息精準傳播研究
-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對外基礎設施投資的經濟風險研究=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conomic Risk and China’s OFDI in Infrastructure(英文)
- 綠色城鎮化戰略:理論與實踐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中國交通建設與發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