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明的歷史(八):明帝國與倭寇
- (日)三田村泰助
- 1030字
- 2022-05-23 10:41:04
金華學派
在中國,自宋代以來,主導天下輿論的就是被稱為“士大夫”的知識階層。他們精通儒學、詩文、書法等廣博的知識,而且和日本不一樣,他們還指導政治。如果得不到士大夫階層的支持,政權不可能長久。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出身,但因為獲得了他們的協助,因而得享三百年的悠長壽命。

宋濂像
但清朝唯獨對浙江的士大夫感到棘手,三番五次地對其進行打壓。浙江人從來就有些不好的名聲,比如頑固,比如愛說大話空話。但是這些換個說法,就是信念堅定,而且有理想主義者的氣質。著名的王陽明就是如此,明末的黃宗羲也不例外。
元末明初,浙江南部的金華等地聚集了許多避世的優秀學者和士大夫。他們學問上也互有聯系,被統稱為金華學派。
這個學派傳自朱子的高徒兼女婿黃榦,乃是正統的朱子學派。
一代名儒宋濂,就是該學派的著名學者,明代的制度幾乎全由他親手制定。
此外還有一位章溢。此人并不僅僅是學者,還是一位典型的士大夫,曾經組織農民軍進行鄉土自衛。
另外,此地還出了一位雖然不屬于該學派但堪稱江南第一的人才,那便是時有“今諸葛孔明”美譽的劉基。他不僅學識深厚,還是占卜的大家。朱元璋能達成帝業,實受惠于劉基的獻策。
元代是儒學者懷才不遇的時代,他們的社會地位極端低下,排在低賤的倡優之下,只比乞丐略高一些。這些浙江的士大夫即使短暫地出仕為官,不久后也都紛紛回鄉隱居,原因大概就在此吧。朱元璋能夠成功地將他們都招至麾下,也成了他獲得全天下支持的要因。
但是,紅巾軍的部將朱元璋與浙江士大夫是怎么達成合作的呢?
信奉朱子學的金華學派主張尊中華、斥夷狄,因此很自然地就喊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與紅巾軍的口號完全一致。但是彌勒信仰這種充滿迷信的民間信仰與理性的儒學之間有沖突。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恐怕是紅巾軍的另一面——“復宋”的旗幟。
朱元璋攻占婺州,也就是金華之后,深感此地重要,因而在此設立了中書分省。此衙門的大門外聳立著兩面巨大的黃旗,上面寫著政權的口號,一面是“山河奄有中華地”,另一面是“日月重開大宋天”。浙江知名學者葉子奇給“宋丞相”朱元璋遞呈了自己關于復興宋之道的意見書,由此可見這一宣傳是有效果的。
劉基一家原本是宋的遺臣,還曾經藏匿反元運動人士。他對張士誠、方國珍都罵不絕口,因為實在看不慣他們在政治上的烏煙瘴氣。另一方面,他卻通過擅長的占卜之術預言朱元璋必會登上帝位。
由此可見,朱元璋所率紅巾軍的政治主張及其軍隊的嚴明紀律,使浙江士大夫也心悅誠服。他直到最后都在守護龍鳳朝廷這面旗幟,原因也全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