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秦奮有一個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小學同學了9年的好朋友,當時爸媽為了讓秦奮有更好的教育,帶著他從鎮上轉到縣里讀初中。
那時秦奮只是覺得換了個地方,但他和好朋友的友誼會一直長存,直到永遠,是一輩子的好兄弟。
初中頭兩年秦奮偶爾放假回到鎮上的時候,和鎮上的同學一起玩得很開心,每次秦奮回去大家都會出來聚一下。
但到了初三,學習緊張,慢慢的秦奮就回去少了。
再到高中,好朋友只考上三中,而秦奮上了一中,聚的時間就更少了。
慢慢的,慢慢的,聯系就越來越少。
到了大學之后,過年秦奮回到鎮上的時候,和好朋友在一起就開始莫名的有點尷尬,就像只是曾經的一個普通同學,關系一般,完全不像是曾經在一起形影不離過。
這種深厚的友誼變為平凡的感覺讓秦奮一直都很不舒服。
秦奮理想中的友誼是人活一輩子有那么兩三個無話不談,知心知底的好朋友就夠了。
老了以后一起釣釣魚,旅旅游這樣的日子就很快活。
而不是在社會上廣交友,卻沒一個是真心的。
雖然男人之間的友誼往往是一見如故,幾乎一見面就能感覺得到彼此之間的性格合不合得來,合得來就能做朋友,合不來就不往來或者點到為止就行。
但這種快速的建立的純潔友誼更多的也都是在學校中,進了社會就完全不一樣。
而真正的友誼,也需要時間的沉淀。
秦奮想不明白自己和那個小學時玩得最好的朋友為什么就這樣變得陌生了。
也許是因為一個成績還行,一個慢慢的幾乎就不怎么讀書。
也許是因為一個家庭條件一般,一個還行。
也許是因為每個人都會長大,最終都會走向不同的階級。
秦奮也不知道決定性的原因是什么,但現在他不想再錯過這樣的友誼了,他只想有幾個很合得來的朋友,然后友誼長存,一起玩一輩子。
所以在得到系統的那一刻,秦奮就決定了以后得帶著寢室里的另外三個人。
四人組成一個團隊,一起賺錢,一起做想做的事情,一起實現夢想。
而現在,這個團隊的人數是六個。
......
這一晚,兩張拼在一起的床上,五個大男生每個人都想了很多。
橫向縱向挑戰提出來的時候會被人認可嗎?
誰也不知道。
但不管如何,現在開局是好的。
而且每個人都對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充滿動力,也堅信自己以后無怨無悔。
.....
第二天,也就是國慶假期的最后一天。
一大早,秦奮四人和閔靜就在教室門口和孩子們告別,并說了一下接下來一個星期他們不在這兒的時候,孩子們的學習任務。
主要是因為五個人現在都出名了,今天最后一天假得回學校應付學校方面的事情,得早點走,而且秦奮班上今天晚上要開個班會,輔導員都和秦奮說了,晚上要他們上臺講話。
閔靜那邊學校更大,事情就更多了。
秦奮雖然一直都想著能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件事就好,但現實是總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人畢竟是活在這個社會里。
和楊家村孩子們的離別并沒有想象中的多么舍不得,閔靜來來回回都一年了,一個星期后馬上就能再見面。
超市許叔開著面包車來了后,秦奮四人和閔靜立馬上車,孩子們站在山頭揮手目送五人離開。
車子剛啟動,許叔就在車上對著秦奮等人一頓夸,他真沒想到秦奮四個小伙子來這做慈善整個過程居然是這樣的。
而且他們對孩子們的教育考慮得這么周到。
他真是發自心底的敬佩。
直接當場就說了以后楊家村的日用物資就由他提供,每次秦奮等人的接送也由他來,免費。
秦奮連忙拒絕了,說他們送外賣賺了大幾十萬,就是要全都花在這上面的,不必許叔多花錢。
但許叔一直堅持。
接著決定每次接送許叔就不收錢了,但買東西還是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許叔說就按進貨價。
秦奮最后沒辦法,就按許叔說的了。
到了鳳陽縣城后,許叔說直接把他們送回學校。
秦奮幾人拒絕了。
因為閔靜要回金州,秦奮四人要回青城,完全不是一條路。
路程還都不近,沒法送。
許叔也就不再堅持了。
下了車后,幾人準備叫個滴滴,直接各自回學校。
來的第一輛車是個女司機,秦奮讓閔靜上車先走。
閔靜沒有反對,揮手再見。
秦奮四人站在路邊等第二輛車。
等了半天四人看見路過的人不時有人盯著他們看。
四人趕緊戴好口罩。
李曙光笑道:“該不會我們以后出門在外都得戴口罩吧!”
林萬鴿回了句:“你我不確定,不過我和秦奮肯定是必須的,畢竟我倆長得帥,大家一下就記住了?!?
聞言,李曙光一下就把林萬鴿抱住,然后勒緊他的腰,一邊用力一邊說:“說說看,你有多帥?”
林萬鴿被勒得不行,只能光速投降,叫道:“李哥我錯了!我一點都不帥!你最帥!你最帥!”
李曙光這才放開手。
劉基在一旁很是淡定,類似的場面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秦奮心里很高興,他就喜歡這樣的氛圍,永遠都是這樣就更好了。
也許十年后,大家不過30歲,但說不定已經名揚世界。
那時也許自己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也是最出名的一個,但秦奮希望四人還是像現在這樣,沒有絲毫的距離感,也沒有所謂的下屬和上司,就只是共同為改變世界這個夢想一起努力的團隊!
秦奮不想長大,不想融入這個社會,不想改變自己,不想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樣子。
就想致死是少年!
也許這種想法本該是錯誤的,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有了系統,有了橫向挑戰、縱向挑戰這個偉大的劃時代目標。
秦奮覺得這并非不可能。
就像有句話說的一樣:
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