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紅字A究竟代表什么

這一節我們將從另一個角度分享納撒尼爾·霍桑的長篇小說《紅字》,即小說主人公名字的寓意以及作品中象征手法的運用,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

我們先來看看人物名字的寓意。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給人物命名是一種常用的塑造人物的方式,每一個稱呼都可以使人物變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和富于個性。有的作家給人物起綽號,有的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征命名,還有的根據外貌或生理特點命名。比如,在大家所熟悉的《紅樓夢》中,曹雪芹就運用了判詞的形式解析金陵十二釵的名字,以此來揭示她們的命運。

這種塑造人物的方式在《紅字》中也有所體現。但是,霍桑既想在人物姓名中隱含其性格特征和主題寓意,又不愿意讓讀者一眼看出,所以他的命名方式有些隱晦。他綜合運用了希臘神話和《圣經》典故、諧音、以詞述意、首字母暗含以及詞形相近等方法來給主要人物命名,使得作品蘊含了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題。

我們以書中的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為例。從海絲特·白蘭的英文名Hester Prynne,我們就可以大致猜出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Hester”有兩種含義,首先,“Hester”讓人聯想起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姐姐赫斯提亞(Hestier),她是一個掌管天上人間一切爐灶的美麗女神,而爐灶使人聯想起熱情和家庭的溫暖。所以霍桑的命名表明了主人公海絲特(Hester)是一個美麗、熱情奔放的女子。其次,“Hester”也是“hastier”的諧音,hastier的意思是“輕率的,不顧一切后果的”。在小說中,海絲特的婚姻是草率的,與其說是愛情,倒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冒險。正是由于她的這份輕率,因為在婚后的生活中她感到十分孤獨和壓抑,于是她不計后果,大膽熱烈地愛上了自己的牧師。

海絲特的姓氏“Prynne”也有三種含義。首先,“Prynne”是“prurient”的諧音,意思是肉欲的,揭示了她所犯的通奸罪。其次,“Prynne”也是“prune”的諧音,意思是刪除、凈化。霍桑在探究了海絲特犯罪的根源之后,也肯定了她出獄之后勤奮勞動、樂于助人,能夠悔過自新、負罪行善的行為。最后,霍桑用“Pry”——即“窺視、探究秘密”——來作為“Prynne”的第一個音節,表明他想通過主人公來探究人性“惡”的本質。小說里寫道:“外表的圣潔全是騙人的偽裝,如果將所有人的真情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么好多人胸前都該佩上紅字……”暗示人人內心皆有“惡”。

總之,“Hester Prynne”這個名字蘊含著美麗、激情、輕率、欲望、靈魂的凈化以及對人性的探究等意義。美麗是海絲特的外部形象,激情和輕率是她的性格,欲望代表著她人性中霍桑認為“惡”的一面,靈魂的凈化是霍桑竭力提倡的道德行為,而對人性“惡”的探究是這部小說的主題之一。

其實不只是《紅字》,許多中外名著都會用聯想、諧音等方式給人物命名,比如《紅樓夢》中的甄士隱、賈雨村,其實是“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的諧音,也就是說真正的事實被隱去,只有虛假的傳言留存下來。像這樣的例子在文學史上并不鮮見,因此,從姓名入手來探究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在某種程度上,也不失為一種解讀文本的好方法。我們在今后讀書的過程中也不妨試著從這個角度去分析,也許會對文本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分析了海絲特·白蘭的姓名之后,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丁梅斯代爾和齊靈窩斯,看看他們的姓名又蘊藏著怎樣的深意。

牧師丁梅斯代爾的英文名Arthur Dimmesdale的寓意是“一個犯了通奸罪的人,因性格怯懦而把罪惡隱藏在陰暗的心中”。名字的首字母“AD”正好是“adultery”的前兩個字母,表明了他作為通奸者的身份。姓氏“Dimmesdale”也意蘊豐富,“dim”的意思是虛弱的、陰暗的,“dale”的意思是山谷,象征著牧師的“dim-interior”,即“陰暗的內心”。他深愛著海絲特,但也悔恨自己的墮落,他的怯懦使得他無法公開自己的愛情或罪行,當他最終把隱藏在內心的罪惡公之于眾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由于齊靈窩斯殘忍的復仇行為,讀者很容易把他看作一個反面人物,一個惡棍,一個殘忍的惡魔。事實上,他的名字Roger Chillingworth也正好蘊含著他邪惡的本質。“Roger”是“rogue”的諧音,意思是惡棍、流氓,這直接定義了他的人物形象。而“Chilling”源于“chilly”,意思是寒意、冰冷、缺乏憐憫,這表明齊靈窩斯(Chillingworth)是一個絕無憐憫之心的復仇者。他外表沉靜、溫和、不動聲色,內心卻懷有深深的惡意。而“worth”的意思是值得、有價值的。霍桑認為,即使是這樣一個人,仍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那就是他在引誘牧師道出內心的秘密時,無意中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宗教的虛偽本質,他說:

如果他們真要保持上帝的榮耀,就不要朝上帝舉起骯臟的雙手。

如果他們有意為同伴效勞,就得強制自己懺悔靈魂的卑劣,以表明良心的真實和力量。啊,聰明又虔誠的朋友,難道虛偽的外表比上帝的榮耀、人類的福祉更重要?難道比上帝傳播的真理更正確?請相信我的話,這種人在欺騙自己。

總之,羅格·齊靈窩斯(Roger Chillingworth)這個人名的基本寓意就是“惡棍、復仇和冷酷”,它是人性“惡”的集合,但霍桑認為在這個反面人物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除了在給人物命名的事情上頗費心機,象征手法的運用也是《紅字》的一大特色,它甚至因此被稱為“美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象征手法創作的小說”。在文學作品中,象征手法是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某種特殊意義的創作方法,多用于道德、宗教和哲學方面的理念。象征手法存在于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中,它可以使文藝作品的內涵更豐富,意味更深長。

就《紅字》而言,全書貫穿始終的最突出的象征就是紅字A本身。小說以紅字A為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A是“通奸”(adultery)的首字母。身負通奸罪的海絲特被判在絞刑臺上示眾,并戴上象征著罪行和恥辱的A字,隨后又被投入獄中。但在刑滿釋放后,海絲特和她的女兒一起居住在郊區的一間簡陋的小茅屋中,以做手工活為生,穿著粗布衣服,過著清苦的生活。

多年來,她一直含辛茹苦,從未提出任何要求以補償她的苦難;她忍受屈辱,答應她心理變態的丈夫保守秘密;她寬厚仁慈,當她看到自己深愛著的牧師備受折磨、痛不欲生時,她勇敢地向他袒露心扉,勸他一起逃離波士頓,到歐洲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

漸漸地,海絲特以自己的善行洗滌了污點,并敢于坦然面對自己的罪行,最終贏得了人們的諒解和尊重。人們不再按照本意來解釋她胸前佩戴著的那個紅字了,反而認定那是“能干”(able)、“慈愛”(affection)的象征,海絲特成了人們心中圣徒的化身,A進一步走向了“升天”(ascending),而最后刻在墓碑上的A,也不再是她恥辱的記錄,而成了她驕傲的象征。

這個貫穿了整部小說的紅字A并非只是為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海絲特而創設的,對清教統治下的社會而言,紅字象征著一種正義的懲罰;對牧師而言,紅字時時刻刻提醒他內心隱秘的罪惡;對丈夫來說,紅字是他尋求報復的動力;對女兒來說,紅字又不過是一個明亮而神秘的符號而已。或許,這就是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妙用象征手法的目的:它帶給讀者無限的遐想,也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

到此,讀者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象征手法都是跟英文有關的,如果對外國文化和語言都知之甚少,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從象征這個方面獨立解讀英文作品了呢?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除了在人名和字母A上玩這種象征游戲,霍桑還在《紅字》中其他地方運用了象征,這些象征則與文化背景以及語言習慣無關,只要認真閱讀、用心體會,都能感覺得到。

以作者在開頭寫到的陰森恐怖的監獄大門,以及門口盛開的嬌艷的玫瑰為例。這里的“監獄”代表的不僅僅是監獄本身,它也象征了文明社會中的種種罪惡和懲罰。在第一章中,霍桑直接以“文明社會中的黑色之花”來定義監獄,而周圍那些難看的雜草,則暗示著在文明社會中存在著一些丑陋且有腐蝕性的東西,正是這些不良社會成分的存在使得監獄必不可少。同時,監獄門口還有一簇盛開的玫瑰花,霍桑將其定義為“甜蜜的道德花卉”,為晦暗的故事增加了一些色彩。

再比如故事中的那片森林,一方面它是黑暗世界和邪惡的象征:樹林里光線暗淡,令人壓抑,而且人們只能沿著一條狹窄的小道行走,它象征著道德的荒野,甚至連牧師也在這里“有意地做一些自己都認為是最罪惡的事情”。但另一方面,這也是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象征:小女孩珠兒可以在這里快樂地玩耍和嬉鬧,與各種各樣的動物和花卉做朋友,甚至海絲特在這里都可以把紅字扔掉,把黝黑的長發放下,讓其隨風飄揚。書中寫道:“那黑暗幽森的森林對她是敞開的,那里的人民的風俗和生活為這里懲處她的法律所不容,而與她奔放的性格卻正相契合……在這里,她的才智和情感有一種返歸故里之感,如同野蠻的印第安人,在森林中散步一樣。”

這里沒有清教社會殘酷和摧殘人性的清規戒律,只有在這里,海絲特才能摘下屈辱,體驗到自由的快樂,她的性感、青春以及美麗才可以再度復活。可以說,霍桑出色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將作品中很多具體的事物都賦予了特殊的象征意義,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作品的思想內涵。

還有一個重要的象征則是鏡子,它在《紅字》的重要時刻和重要場合中反復出現。

在小說開頭,當海絲特在絞刑臺上被示眾時,鏡子第一次出現,但這里的鏡子是心靈的象征。她透過“昏暗的心靈之鏡”看到了自己流光溢彩的少年時代,看到了故鄉、父母、丈夫,看到了教堂、街道和城市……鏡子的意象以今昔對比的方式,增加了人物的傳奇色彩。

隨后,鏡子以及眼鏡、玻璃、圓蓋似的天穹的意象不斷出現,比如海絲特的紅字在凸面鏡的作用下以一種夸張的、巨大的比例放大。如果說,此前的海絲特在心理上拒絕承認紅字,否定紅字“通奸”的象征意義,千方百計地把它當成藝術,甚至是情人名字的第一個字母的象征,而這次在鏡子面前,她不得不面對投射其中的自我形象,正視自己犯下的罪行并為此懺悔終生。因此,這里的鏡子也就含有了訓誡的意味,成了道德與紀律的象征。

同樣,牧師對自己罪行的懺悔也是借助鏡子來實現的。他時常在黑暗中借助強烈的燈光攬鏡自照,不斷通過審視自己在鏡中的面容來反省和折磨自己。牧師一方面憎恨自己的懦弱與虛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公眾面前扮演令人敬仰和崇拜的角色。鏡子的使用,使得他私下激烈的內心沖突與表面平和、虔誠的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對《紅字》的講解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如果大家對這部作品還想進一步挖掘,歡迎大家去閱讀《紅字》的中文譯本或查閱參考資料,相信一定能給大家帶來更加深刻的感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醴陵市| 黔西| 托里县| 佳木斯市| 昂仁县| 南安市| 浮梁县| 鄢陵县| 唐河县| 阿拉善右旗| 濮阳县| 土默特右旗| 孟州市| 沂南县| 红安县| 徐汇区| 精河县| 湘西| 渭源县| 米林县| 天台县| 榆林市| 肇州县| 马公市| 溆浦县| 麻阳| 辽中县| 茶陵县| 门源| 新丰县| 刚察县| 溧水县| 辉南县| 堆龙德庆县| 鄂尔多斯市| 沂源县| 古丈县| 博野县| 广饶县|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