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書與世相:劉心武細說金瓶梅
- 劉心武
- 9字
- 2022-05-26 14:46:57
第二輯 西門慶的征服
第6講 金錢勢力的崛起:西門慶迎娶孟玉樓
【導讀】
上一講告訴你,《金瓶梅》作為長篇小說,是非常了不起的,是我們民族長篇小說發展過程中一個巨大的里程碑。長篇小說不再只奉獻給帝王將相、英雄豪杰、神佛妖魔,長篇小說開始關注歷史、宗教所確定的價值之外的最普通的生命,寫他們的存在狀態。尤其是第六回下半回寫了王婆打酒遇雨,從這開始,《金瓶梅》自己的文本特點就顯現出來了,那就是從容不迫地敘述市井人物的日常生活——他們作為個體,生命往往是處在無聊的生存狀態中;他們作為群體,又是集體無意識的,生者自生,死者自死。那么有的讀者會問了,西門慶是不是應該把潘金蓮娶回家去呢?有趣的是,第七回作者突然又寫到了另外一個人物,展開了另外一些有趣的場面。請看本講內容。
《金瓶梅》的前六回基本跟《水滸傳》的情節相近,西門慶迎娶孟玉樓是《金瓶梅》第七回的故事,這一回完全是蘭陵笑笑生的獨創,故事內容非常精彩。很多讀者可能覺得,第七回應該寫西門慶迎娶潘金蓮,或者是寫潘金蓮怎么想辦法嫁給西門慶。但是這部書是全方位地寫西門慶的,他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物。自從那次潘金蓮失手用叉竿打到他的頭,他和潘金蓮一見鐘情以后就密切來往,甚至西門慶還起到了推動作用,使得潘金蓮在王婆的教唆下害死武大郎,他其實是間接有人命案的一個人。當時也不是說他不想娶潘金蓮,可能需求不迫切,他有自己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書里寫到,這個時候,清河縣有一個賣布的商人,也發了財,有很大的宅院,娶了一個很美麗的女子做正妻,但這個商人死掉了,這個女子就守寡了,這個女子就是孟玉樓。孟玉樓在書里面的形象是很有特點的。這部書里寫了很多女性,每一個女性的相貌、身材、性格和做派都不一樣。孟玉樓的特點,從身材上說,是一個高挑的婦人,大長腿。另外,她臉上有一些淺淺的麻點,這些淺麻點不但沒有使她的容貌遜色,反而正好像在美麗的湖面上增加了一些浮萍,顯得她更嫵媚了。這個女子死了丈夫以后就想改嫁。
這很有意思,因為在中國傳統封建禮教的有關訓誡規則里面,要求女子從一而終,你嫁了一個男人,男人死了,你就要守寡守到底,改嫁被認為是可恥的。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面,也確實有一些女子在死了丈夫以后就守寡,當時朝廷對于這些死了丈夫、青春守寡的女子還給予表揚,有的地方給她們立貞節牌坊。可這部書寫的是明代后期嘉靖朝的社會生活……可能有的讀者會有疑惑,這部書開始講的武松打虎不是宋朝的故事嗎?實際上這部書假托是宋朝,有很多的專家、學者都會告訴你,它寫的是明朝,而且是明代嘉靖朝的故事。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書里面寫到一對奸臣父子,它托言宋朝,當時宋徽宗時期的一對奸臣父子是蔡京、蔡攸,而明代嘉靖朝的一對奸臣父子是嚴嵩、嚴世蕃。嘉靖皇帝開頭寵幸嚴嵩、嚴世蕃,后來發現不對頭了,先懲治了兒子嚴世蕃,再流放了父親嚴嵩,據說最后在流放的地方沒有人同情嚴嵩,他就被餓死了。《金瓶梅》托言宋朝,寫蔡京、蔡攸本應該根據宋朝的情況來寫,就是宋徽宗后來處理蔡京、蔡攸,歷史記載是先解決了父親的問題,然后再來懲治兒子。但是《金瓶梅》后面寫蔡京、蔡攸的結局,卻是皇帝先處理了兒子蔡攸,再去處理父親蔡京。蘭陵笑笑生是故意這樣寫的,明代讀者一讀就明白,他就是用所謂宋朝的故事來影射明代嘉靖朝的情況,這是一個最明顯的證據。還有其他證據,我不在這里一一列舉了。就是說,你把《金瓶梅》后來的故事當作晚明社會生活的一幅《清明上河圖》來看的話,是一點都不會錯的。
到了明朝晚期,儒家的封建禮教已經崩壞,寡婦改嫁司空見慣。所以,孟玉樓的丈夫死了,她思嫁就不足為奇了。雖然一直到清朝,還有一些婦女恪守封建禮教,守寡到底,去爭取一個貞節牌坊,像《紅樓夢》寫的李紈就是這種情況,但是人心在不斷變化,所以《金瓶梅》第七回就寫一個寡婦孟玉樓思嫁。她的丈夫死了,但是她丈夫的弟弟,她的小叔子還沒有成年,還在宅子里面生活,孟玉樓就面臨一個人生抉擇——是堅持守寡,把小叔子帶大,還是去尋求自己的個人幸福?孟玉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后一條道路。孟玉樓的公婆已經去世了,這對她改嫁是很有利的,約束就少了。但她改嫁還有障礙,她的丈夫還有個舅舅,姓張,書里面把他叫作張四舅,他成為孟玉樓改嫁的一個很大的障礙。張四舅并不是根據封建禮教來遏制孟玉樓,反對她改嫁,而是需要孟玉樓聽從他的安排,嫁給他推薦的人。因為如果孟玉樓改嫁給他推薦的人,他是可以拿到銀子的,是有利可圖的。所以,張四舅是一個想要主宰孟玉樓命運的人。
書里就寫,在那個時候,社會是很豐富多彩的,各種人都有。有一些中老年婦女,她們的職業都是奇奇怪怪的,合起來叫作三姑六婆。這個概念在講后面故事的時候,我再給你細化,現在只說其中的一種。一個姓薛的婦女,書里把她叫作薛嫂,也可以叫作薛姑,還可以叫作薛婆,她每天就提著一個花箱,里面裝的不是鮮花,而是女子頭上戴的鑲珠嵌玉的花翠裝飾品,走街串巷去賣花箱里面的花翠。當然薛嫂不會去窮人家,她都是去一些富人和官員家里。西門慶在清河縣發財了,成為數一數二的財主了,她自然也要串到西門慶家里去。但西門慶家不是那么容易進去的,這部書后面寫薛嫂經常出入西門慶的宅院,但這個時候她還是通過西門慶的小廝,在西門慶所開的生藥鋪的賬房找到了西門慶。西門慶不會買她的花翠,薛嫂讓他去娶寡婦孟玉樓。所以,薛嫂提著一個花箱走街串巷,兜售箱子里面的頭面裝飾品,只是她的身份之一,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說媒拉纖,屬于三姑六婆中的一婆——“媒婆”。
薛嫂跟西門慶介紹孟玉樓的語言很生動,她說:“是南門外販布楊家的正頭娘子。手里有一分好錢,南京拔步床也有兩張,四季衣服,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只廂子,金鐲銀釧不消說,手里現銀子也有上千兩,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薛嫂說孟玉樓“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因為孟玉樓是布販的寡婦,所以她家里面當然有很多布匹的存貨。這里面薛嫂特別提到,孟玉樓光是南京的拔步床就有兩張。拔步床,在這部書后面的情節里面還會出現,是當時婦女使用的一種最貴重的床。簡單來說,拔步床擱在屋里面,本身就像一個小房子,有底,有墻,有窗,前頭等于是一個廊子,廊子的一邊是梳妝臺,另一邊是一個馬桶,當然這個馬桶是很講究的,不雅的味道是不會隨意飄散出來的。拔步床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很高級的紅木,而且打造的樣式非常美麗、精致,比如它的側面會有多寶格,會有可以拆卸的板壁。更不消說,布置起來會有高級的床帳,掛著吉祥物的香包等。當時拔步床是很昂貴的一種家庭用具,尤其是南京所產的拔步床。《金瓶梅》的故事發生在清河縣,不在南京,但是楊家的寡婦孟玉樓就擁有兩張南京拔步床,薛嫂用這些話來打動西門慶。西門慶當然是既貪色,也貪財,娶進這么一個女人,等于同時還發一筆財,他是愿意的。可是《金瓶梅》寫西門慶也是立體的寫法,不是一個簡單的標簽式寫法,說他愛財,倒不是一聽說孟玉樓有這么多的值錢東西,就想連人帶財一塊兒弄過來了。西門慶還是挑剔的,女子必須漂亮,最好還要有才藝。書里寫潘金蓮不光很美麗,她還有才藝,會彈琵琶,會唱小曲,還會作詩、填曲。潘金蓮怎么有這些本事,下面展開講潘金蓮的時候我再給你解釋。薛嫂知道西門慶喜歡有才藝的女子,所以她就特別告訴西門慶,孟玉樓會彈月琴。西門慶一聽,“便可在他心上”。這是最后促使西門慶迎娶孟玉樓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書里把西門慶寫得很生動,他不是一個你想象的只貪財貪色的簡單生命,他還是一個有點情趣的人,喜歡女子能彈琵琶或月琴。
這樣西門慶就把潘金蓮撂在一邊了。潘金蓮發現西門慶很多天都不去找她了,就很苦悶,心想:西門慶都在忙活什么呢?西門慶正忙著迎娶孟玉樓。薛嫂先給西門慶打預防針,實話實說,娶孟玉樓還有一個障礙張四舅,他是孟玉樓死去的婆婆的兄弟,她丈夫的舅舅,這個人現在把持了楊家,特別是他有一張王牌,就是孟玉樓的小叔子、楊家布販未成年的弟弟,因此張四舅可能會出面阻撓孟玉樓改嫁。前面我們提到,張四舅其實不是一個封建禮教的遵守者和維護者,并不反對孟玉樓改嫁,張四舅打的主意是,孟玉樓要改嫁的話,得聽他的,他當時想安排孟玉樓嫁給一個地位不低的官員的兒子。這種情況下,薛嫂就給西門慶出主意,說咱們也有一張王牌,就是楊家的姑媽,她是孟玉樓公公的姐姐,孟玉樓丈夫的姑媽,書里把她叫作楊姑娘。在明代和清代,“姑娘”這個詞是多義的。它的第一個含義,就是稱呼姑媽叫姑娘。第二個含義就是小姐,把未成年的女子叫姑娘。第三,有時候把小老婆叫姑娘。書里面所說的楊姑娘,是楊家布販的一個姑媽。
書里這段寫得很有意思,最后楊姑娘就和張四舅短兵相接了。因為通過薛嫂的策劃,西門慶先去賄賂了楊姑娘,楊姑娘得了好處,當然就精神抖擻,一定要為西門慶迎娶孟玉樓保駕護航。但是張四舅也不是好惹的。在已經定下來要把孟玉樓娶走那天,孟玉樓要搬到西門慶家里去的那些箱籠都已經準備好了,包括那兩張南京拔步床。搬東西的人也都來了,準備把孟玉樓這些東西搬走。當然西門慶還準備了轎子,要把孟玉樓接走。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張四舅出面阻攔,說打開箱子讓他看看,里面的東西是不是有應該屬于孟玉樓小叔子的,屬于楊家后代的。這時候隱藏在大堂屏風后頭的楊姑娘就走出來了,和張四舅唇槍舌劍,這段文字精彩極了,兩個人的對話非常生動,有些語言非常粗鄙,可以說是如聞其聲。歷來都有一些專家就這段描寫做出評論,說這么生猛、鮮活的語言,不是一般的寫作者能夠全部模擬出來的,可見蘭陵笑笑生對市井生活世俗語言非常熟悉。
當時有很多圍觀的人,都站在楊姑娘那一邊,張四舅失利了。因為那個時候雖然封建禮教已經崩壞,可是有些固有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一般認為這是楊家的事,姓楊的姑媽發話比較有權威,張四舅雖然口口聲聲說是維護楊家的一個后代,但是他姓張。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很多中國人固守的一個心理界限,還得本家人說話才算數。由于楊姑娘出來阻攔了張四舅,擊退了張四舅,最后西門慶就把孟玉樓娶到了他的大宅院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