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演講比賽
- 蔚藍的海與我們
- 昔年er
- 3771字
- 2022-05-25 11:38:43
只聽見陳天佑母親喊道:“對不起,阿佑,我們不該瞞著你不跟你商量,我們父母雖是想離婚,但也同樣愛著你的呀!你別走好不好?別離開這個家!”
陳天佑似乎是在吼,他聲嘶力竭:“我理解你們,可你們有理解過我嗎?你們天天吵架,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你們覺得我會快樂嗎?現在吵得越來越厲害了,呵,還想離婚,瞞著我不說,私底下都擬好離婚協議了是吧?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
“對不起,對不起……”陳天佑的媽媽只是哭著一味道歉,“媽媽也是沒有辦法呀。你爸爸天天酗酒,喝多了就往沙發上一睡,兩手一攤,啥活不干,我是受不了才……當初他可是說過要好好照顧我們母子倆的,如今卻變了卦。他現在啊連老本行都不做了,眼鏡店都是我在操持著。”
待雙方都冷靜下來后,玖玖過去拍了拍陳天佑的肩膀,說:“我跟你講,你爸媽經常吵架,鬧離婚,搞得你很焦慮,我們都理解。但是你要認識以下兩點。第一點,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父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你不應該為了自己去強求。強求來的家庭到頭來誰都不會幸福。第二點,你應該站在他們感情之外。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是你父母之間的事。你需要建立邊界感,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世界,你不應該去觸碰。當然你如果很難置身事外的話,可以找我聊聊天。虧你自己還是學心理學的呢。”
“嗯,我明白了,謝謝你。”陳天佑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他對她母親(唐文琴)說:“媽,你回去吧,讓我在海邊冷靜一下,我過會一定回家。”唐文琴只好答應,叮囑陳天佑等人注意安全。
陳天佑戴著眼鏡,眉頭緊蹙,似乎很不開心。玖玖過去安慰他:“你要放寬心,即使你父母經常鬧矛盾,但你要知道,他們是愛你的,當初不對你說離婚是不想讓你受委屈。全國有那么多的離異家庭,他們都是這么過來的。別生氣了,對身體不好。”陳天佑得到了寬解,他親昵地摸了一下玖玖的頭。玖玖愣住了,她發現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胸口像是憋了口氣喘不過來。玖玖情不自禁的喚了他的小名:“阿佑,你看這大海,多美啊!”
“嗯嗯,是很美,但是海邊的你更美。”陳天佑的臉上有了些許笑意,還不忘撩撥一下玖玖,“等等,你叫我啥?”
“討厭,我才沒有大海漂亮,我覺得自己長得很一般。”玖玖反駁道。
“那個,不好意思,我……陳天佑……”玖玖慌了,顯得有點無措。
“沒事,你以后就喊我阿佑吧,我很喜歡。”陳天佑不以為然,似乎很喜歡玖玖喚他阿佑,一掃之前的陰郁,臉上笑意更深了。
陳天佑見二人把大海描繪得栩栩如生,他感到很是驚訝:“以前從來沒見過你們畫畫,這會真是大飽眼福,你倆可以去當繪畫系的班花了。佩服佩服,我的繪畫要是有你們三分之一水平就好了。”二人聽后,不約而同的笑了。
顧許之和玖玖畫完之后,教陳天佑緩解焦慮。她們放下手中的畫筆,走近海邊,拿起小石子奮力拋向大海,對著大海喊道;“讓所有的不開心都見鬼去吧!”陳天佑也學著二人向海面拋石子,大喊:“讓所有的不開心都見鬼去吧!”三人發泄完情緒之后,感覺心情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時間來到了九月底,此時節,秋意漸濃。幾度秋意濃,最是桂花香。
班主任先讓我們適應了第一周的學習,她也觀察了一周,現在班會課,正式開始選擇班委,還有挑選學生會管理人員,要把名單上報。玖玖很積極的毛遂自薦,成功當上了學生會紀檢部的部員。班主任繼續任命班委:“班長:齊漾;副班長:文婷;學習委員:郭濤;文藝委員:葉曉雨;生活委員:宋瀟瀟;紀律委員:張玲;勞動委員:何依依;體育委員:馬云杰;組織委員:陳鑫泠;團支書:顧許之。”和小初高不同的是,大學里是沒有課代表的。
一連上了幾天的專業課,接著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學新生演講比賽,根據指定題目,每個班派一個代表上臺演講,在一個系里分別評選出一個優勝班級。
演講比賽在體育館舉行。上午九點,同學們前往各自所在場地。先不說顧許之為這次演講費了多大功夫,準備得可以說近乎完美,她對這次比賽很有信心,畢竟在他們系里面,顧許之的語文算是拔尖的。
過了十分鐘,大學新生演講正式開始,這次的題目是《大學生的價值》。在聽完了繪畫系前兩個班的演講后,顧許之暗自夸道:他們的稿子寫得真不錯,演講過程中也很有感情,我也一定要得到評委老師的認可。輪到顧許之了,她鼓足勇氣走上演講臺。
尊敬的老師,各位領導,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我是2017級繪畫系的顧許之,我的演講題目是《大學生的價值》。下面正式開始演講。接下來這篇演講稿,希望能和大家共勉,努力發現自己的價值,追尋人生的真諦。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談到“價值”這兩個字,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金錢”,“財產”或者達到的高貴榮譽。當然,這一點,我們無法否認,因為物質的充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滿足了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讓人們產生了一種滿足感。
但是,對于我們大學生的群體來說,作為時代進步的象征,作為科技,教育興盛的標志。我們應該有特殊的價值,而不是一種簡單的,盲目的擁有財富或者名譽的體現。
首先,作為社會成員中的年輕一代,我們有著激昂的青春和斗志。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大學生有必要為社會做點什么,有必要回饋一點東西給社會。畢竟,從我們背上書包跨進學堂的第一天開始,伴隨我們成長的,不僅僅有我們的父母,還有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同學。更是這樣的一個國度,這樣的一個社會,一直激勵,一直在引導著我們成長。我想,如果單純的依靠我們父母的財政支出,這個社會不給我們困難的人幫助,恐怕是不行的,有的人會連書都讀不起。是的,正是這個社會,政府為我們掏腰包買了單,彌補了我們財政上的赤字。所以,我們很有必要行動起來,為這個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讓社會充滿和諧與溫馨。
一個人所追求的人生的目標固然是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切合實際,要敢于和善于從基礎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騖遠往往一事無成。我們大學生在大學時代已經開始了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嘗試。比如學校組織的暑期志愿者支教活動,科技下鄉活動等。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為我們今后的人生價值的更好實現奠定了基礎。
2004年中央電視臺組織的“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中,我們認識了華中農業大學畢業生徐本禹。他選擇到GZ省貧困山區小學志愿義務支教,他的事跡在大學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大學生。
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有很多,選擇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公益事業,并為之努力,進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這也是我們大學生價值的一種體現。我們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價值。因為價值是在滿足別人的需要時得到體現的,社會需要我們,我們就應該實現自己的價值。
其次,我們是一群已經在學校待了十幾年的學生,我們是知識的承載者,也即將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在我們的腦海中凝聚了來自不同國度,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中的知識精華。我們即將承接過前輩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探尋的燈火,繼往開來,繼續探尋,追求。所以,作為我們大學生的價值,努力學好知識,積極的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進而在廣博的知識面基礎中,形成專一的學術研究方向就是其中之一。國家一再強調“科教興國”,其實本質歸根到底就是怎樣讓我們的每一個公民都被知識所武裝,被知識所浸透的問題。
記得曾經聽過的兩則乞丐行乞的故事。
一位蓬頭垢面的中年乞丐,灰心喪氣的蹲坐在馬路邊,目光漠然的看著大街上的人流。他面前放一塊牌子,上面寫兩個字:“我餓。”來來往往的過路人對此視而不見,施舍者寥寥無幾。后來,有人將這塊牌子上的字改為:“孩子們餓。”此后,收入頗豐。另一則講的是,在紐約繁華的大街上,一位雙目失明的乞丐在冬天的冷風中向路人乞討。他脖子上掛一塊牌子,上面寫道:“自幼失明。”可他每天得到的施舍僅夠糊口。后來他向一位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給你點別的吧。”于是,詩人將牌子上的字改了改。當天,乞丐便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乞丐請人將牌子上的字念給自己聽,那上面寫的是:“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看到它。”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結束后顧許之長舒一口氣,深深的鞠躬。在場的老師,評委,還有同學們都被震驚到了,一時間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靜止。過了五秒鐘后,整個體育館掌聲雷動,所有人都無不欽佩這篇近乎完美的演講稿。江余遠在臺下看著閃閃發光的她,耳邊還回蕩著她那清脆如銀鈴般的聲音,這畫面就好像定格一般,令江余遠久久不能回過神來。此時此刻在他眼里的她秀眉纖長,濃淡相宜,顧盼生輝,楚楚動人。
葉曉雨的目光穿過隔著沒多遠的人群,一直停留在第三排的江余遠身上,見他滿目柔情的盯著顧許之看,葉曉雨醋意更甚。
次日,江余遠見顧許之一個人去圖書館還書,他悄悄跟著顧許之,想裝成偶遇的樣子。看見顧許之還完書后又從書架上翻出來兩本,坐在唯一空著的雙人座位上。他也拿了兩本書,天文學的,走上去,故意往四處看了看,周圍又是座無虛席。
他走向顧許之,輕拍了一下她的肩,顧許之回頭,對幾天沒見的江余遠說:“是在找位置嗎?你坐我對面吧。”“好的。”江余遠回應。他們靜靜的看起書來,偶爾默契的抬頭對視,相視一笑。江余遠有一雙深邃的眸子,像星光墜入深海。
和顧許之同一個宿舍的王丹進來還書,她還是獨來獨往,極少說話,臉上永遠帶著一份淡淡的疏離,讓人難以接近。
葉曉雨問了班長齊漾,得知江余遠在圖書館,她屁顛屁顛地跟了過去。不料又看見了他和顧許之在一起,而且是獨處,這讓葉曉雨分外眼紅,她覺得自己得想辦法試探并提醒一下顧許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