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分鐘,主治醫生過來了,看向站在可可病床邊的姑姑,“你是孩子的……”
姑姑立馬接口,“姑姑,我是孩子的姑姑,醫生怎么樣了?”
醫生還是問了一句,“孩子的父母呢?”
怎么糾結父母呢?難道因為是姑不是媽?
姑姑又說了一次,“正在趕過來,醫生有什么問題,你跟我說。”
醫生斟酌了一下,看向口插呼吸機的可可,又轉向姑姑,再次開口,“實話實說,小孩基本上是沒了,現在能維持生命體征,靠的是這些儀器……”
“沒了”、“沒了”……
一個晴天霹靂突然轟在了姑姑的頭頂。
聽到那兩個字,姑姑的眼前瞬間模糊,眼淚不受控制地“嘩”地涌出來,喉嚨仿佛被哽住。
醫生也見識過生生死死,理解姑姑的心情,停下來等姑姑平復。
姑姑努力地控制住自己,哽咽地問,“不是說,不是說,可以動手術的嗎?”
醫生明白姑姑的意思,剛到的時候,醫生是說過嚴重的話,可能需要緊急手術。
動手術,這可能也是姑姑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情況了。
醫生給姑姑解釋,“現在手術意義不大。是,檢查結果顯示是腦出血,出血位置的血液也很新鮮,但是小孩的腦出血量太大了,孩子又小,如果堅持做手術的話,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小孩在手術臺上撐不住,手術失敗,一種是萬幸地撐過了手術,手術成功,但很大概率孩子也會成為植物人。”
這讓姑姑如何接受,手術都沒意義,難道眼睜睜看著,就這么放棄嗎?
早上起來還活蹦亂跳的一個孩子,一個會撒嬌,也會哄人的孩子,說長大后要給姑姑買漂亮衣服的孩子,說明天要去吃烤魚的孩子,這會兒卻安安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醫生卻說眼前這個孩子“基本上沒了,手術意義不大”,這如何不讓人痛心。
“沒有別的方法嗎?”姑姑壓抑住悲痛的情緒問醫生。
醫生說,“這已經是我們會診的結果了,不過有個專家剛下了手術,我們也正在請他過來會診。”
聽到還有專家,姑姑又燃起了希望,“拜托你們了,醫生,謝謝你,幫幫我們,孩子還這么小,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
醫生點點頭,“明白,我們也會盡一切可能的方法。還有,家屬要通知到,叫到醫院來,到時也好商量。”
說完,醫生轉身離開了。
這片天地,留下姑姑在無聲地哭泣。
急診的人來人往與姑姑和可可無關,姑姑握著可可的手,獨留一片悲傷。
哭了一會兒,姑姑擦干眼淚,控制自己,平復心情。
過了一會兒,急診有人出院了,空出了一個位置,護士把可可的病床推到了空出的位置上。
沒多久,好幾個醫生組團來了,他們在可可的病床前查看。剛剛的主治醫生站在旁邊給姑姑介紹這是某某專家,那是某某專家,姑姑一心看著可可,只機械地點頭,說謝謝,但一個也記不住。
專家們看了可可,又看各種儀器的數據,看了檢查報告,又搖頭離開了,有一個專家離開前說了一句“太遲了”。
專家們回辦公室討論去了,姑姑守著可可。
之后,醫生給出了會診報告:腦疝,病情極其危重,隨時有生命風險,生命體征不穩定,暫無手術適應癥。
這就是不建議手術,建議維持目前的生命體征。
不僅不建議手術,還出具了一份病危通知書給姑姑。
醫生指著紙上的位置示意姑姑簽字的時候,姑姑拿著筆的手都在抖,突然好像不識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