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航空工業的發展,可是一日千里,都讓人欣喜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C818客機的設計研制工作,進展非常的順利,可以說比起當年的運十客機,進度可是更快,今年年底就可以完成全面的詳細設計工作,而這次李云鵬主持開發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系統,也再次立下大功。
在C818客機設計研制工作如此順利的情況下,軍方終于決定正式立項開始研制國產空中預警機了,它就是空警一千預警機,以C818客機作為平臺來進行研制。
用噴氣式客機作為平臺,來研制空中預警機,是最佳的選擇,蘇聯用伊爾七六運輸機來研制預警機,并不理想,比起E3預警機就差了不少。
李云鵬和葉玉瑩,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他們收到了軍方的邀請,要前往科工委,參加空警一千預警機立項會。
這次擔負起預警機研制任務的,是航空工業六零七所,商飛公司也只是配合共同研制。
因為預警機最主要的裝備還是預警雷達系統,載機平臺現在都沒有什么大的修改,六零七所正好又是在李云鵬的家鄉,所以開完立項會之后,李云鵬就要到六零七所,幫助他們搞定預警雷達系統的研制。
這次軍方采納了李云鵬的建議,空警一千預警機性能指標那是相當的高,首先預警雷達系統,就要采用先進的相控陣,這樣的話有可能在費爾康之前,成為世界上第一架采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
這次李云鵬和葉玉瑩來到立項會現場,立刻又引起一陣轟動,大家都和他們熱情的打著招呼,現在李云鵬有如一顆新星升起,光芒萬丈,無人能及,若沒有他,哪來的C818客機,哪來的預警機立項?
因此這樣的待遇,自然是再正常不過了,無論是六零七所的領導,還是商飛的領導,都對李云鵬那是徹底的服氣。
不說其他了,現在六零七所研制的機載火控雷達,全都是在李云鵬的技術指導下完成的,軍方很是滿意,而且進度超級的快。
李云鵬和葉玉瑩也面帶著微笑,跟大家打著招呼,不一會兒手長們來了,大家都坐好了,等待會議正式開始。
手長面色凝重地道:“同志們,今天我們正式的立項,要開始研制我們的預警機了。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們曾經研制過空中預警機,但是當時我們失敗了,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的預警雷達技術太落后,電子工業基礎太薄弱,另外載機平臺,也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的一號預警機,上了天之后發現,根本達不到設計要求,最后我們只能放棄。這一放棄,就是好多年過去了。現在世界上很多軍事強國,都已經裝備了先進的預警機,但是我們還沒有,這個欠賬現在得補起來了。好在我們現在,有了李云鵬同志這個才華橫溢的航空航天人,我們才得以在航空航天技術上突飛猛進,有了我們的C818客機,現在我們在C818客機這個平臺上設計我們的空警一千預警機,我想這次一定會取得成功!”
掌聲無比的熱烈,大家都充滿了干勁,確實當年研制空警一號預警機,很不容易啊,如果當年研制成功的話,現在空軍就是有預警機的,可是參與研制過的人都知道,預警機真的太難了,不是一般的難,甚至這個難度還比研制三代機要高。
現在六零七所,在雷達技術方面,已經突飛猛進,這都是靠李云鵬。
所以現在立項研制空警一千預警機,確實是到了時候了。
其實空警一號停止研制,也不過六年時間,要不是李云鵬的出現,估計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都還研制不了預警機。
現在好了,有這么好的預警機平臺,再加上六零七所的雷達技術也達到世界領先了。
這時候研制相控陣預警雷達系統,也問題不大了。
畢竟有李云鵬這個技術顧問在呢。
通過研制預警機的相控陣雷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帶動這個產業的發展,因為這種相控陣雷達的元器件,生產成本是很高的,將來通過產業化,讓戰斗機的火控雷達,也用上相控陣,那么產業夠大了,制造成本就會比較低,到時候讓國產飛機的相控陣雷達白菜化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預警機用的相控陣雷達,天線陣面不一樣,單個模塊要大得多,戰斗機用的相控陣雷達那是更小的模塊。
接下來軍方手長,宣布了相關的任命,六零七所總師張陽擔任空警一千預警機型號總師,副總師單位則是商飛公司。
李云鵬和葉玉瑩都擔任了技術顧問,同時空警一千預警機的相關性能指標要求,也在會上宣讀了。
空警一千預警機,設計最大航程達到八千公里,起飛重量一百零五噸,持續作戰時間十二小時,當然將來通過空中加油,還可以進一步增加。
預警雷達系統,要求能夠探測到低空飛行的三代機戰斗機目標距離在四百五十公里以上,對大型的海上目標或地面目標,探測距離要在九百公里以上。
可以同時跟蹤一百五十個以上的目標,并且引導二十架以上的作戰飛機。
這些指標都是很高的,所以大家也非常的激動,如果真的研制成功了,那么就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架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啊。
立項會結束之后,李云鵬和葉玉瑩,就跟著張總師他們來到了六零七所。
現在六零七所的發展,可是非常的快,通過研制多型戰斗機機載雷達,積累了相當的技術。
但這次可是相控陣雷達預警系統,世界領先,所以還得靠李云鵬呀。
李云鵬又是靠誰?自然是靠空天設計大師系統了,若沒有兌換得來的預警機技術,李云鵬也搞不定吶。
在六零七所,李云鵬和張總師他們,一起完成了空警一千預警機的總體設計方案,這次還是采用了圓盤式的雷達罩,在外形上與E3預警機并沒有什么分別,但是內部構造就完全不同了,三面相控陣雷達天線陣,各負責一百二十度的方向探測。
這是一個不會轉的雷達罩,另外就是對處理系統的設計了,這也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