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誠在城下耀武揚威一番,便回到軍中,等待宋閥大軍到來。
蕭銑也下了城墻,心事重重的回到書房。
“不能坐以待斃了!”蕭銑剛剛坐下,又心煩意亂的站起,在書房來回走動。
突然,蕭銑站住不動,對著一片陰影處開口:“你安排四個人,扮成我的模樣。”
“是。”陰影處傳來一個聲音,隨后消失無聲。
然后蕭銑叫來蕭月仙:“月仙,如今你父親我算是窮途末路,待會我會安排四路人,假扮成我出逃。”
“待那楊誠追擊離開后,我們再突圍,現在你趕緊收拾一下,扮做一普通將士,待會和我一起走!”
“好的,父親。”蕭月仙愁眉半展,聽話的去打扮了。
蕭銑也找來一套普通將士鎧甲穿上,帶上幾日干糧、些許細軟。
不一會兒,四個遠看很像,近看才能分辨得出真假的四個人,走了進來。
這四人都扮做蕭銑的模樣。
“主人!”×4
“嗯,待會你們各帶兩百騎分別從東、西、南、北四門突圍。”蕭銑看著四人,很是滿意。
“是!”×4
先讓那四位死士躲入幕后。
蕭銑叫來張毅,吩咐他在東、西、南、北四門各安排兩百騎待命。
張毅雖不明白蕭銑用意,但沒有多問,很快安排好一切。
然后蕭銑吩咐四人分別前往東、西、南、北四門,手持兵符,以蕭銑的名義突圍。
……
楊誠此時仍在等待宋閥大軍的到來。
突然有士卒來報,言稱東門有人率軍突圍。
楊誠翻身上馬,正欲前去阻攔,這是又有三名士卒來報,稱南門、北門、西門均有人率軍突圍。
楊誠心中一驚,明白這是敵人魚目混珠之計。
“想來四方突圍之軍,只有一人為真,這就要拼速度和運氣了。”
心中思緒流轉,表面上楊誠并未露出異色。
叫來宋葉,兩人分頭前去阻攔四門的突圍之軍。
楊誠負責遠一點的西門和北門,宋葉負責東門和南門。
這宋葉也是楊誠的老搭檔了,當初林邑之戰,就是宋葉領軍,楊誠隨之,兩人一起干掉了林邑的宗師,奪取了林邑王城。
這次攻打蕭銑,兩人再度重逢合作。
宋葉有些擔心道:“就怕蕭銑調虎離山,我們去追此時突圍之人,但其實他就在等我們離開,然后再突圍!”
“但我們不得不去,萬一蕭銑就在這四人之中,一旦逃脫,我們難辭其咎!”楊誠急切道。
“所以就要快,待會全力出手,快速解決這些突圍者!”
說完楊誠便策馬狂奔,向北門而去。
宋葉也縱馬奔騰,先向東門騷亂處殺去。
楊誠趕到北門時,那支200騎的隊伍還未突圍出去。
楊誠先遠遠觀察,發現敵人眾騎皆隱隱護住其中一人,知曉這人定是蕭銑或其替身。
于是拍馬上前,從敵人側翼徑直沖向假蕭銑。
敵軍豈能如其所愿,拼命阻攔。
“攔住他!”
那位假蕭銑也看到了沖過來的楊誠,連忙大喊。
只是這些普通士卒怎么能夠攔得住楊誠。
即使能成為騎兵的都是軍中精銳,但面對楊誠,還是不夠看。
楊誠手中長槍揮舞,或刺或砸,很快就沖到假蕭銑面前。
這時楊誠也看清楚了假蕭銑的樣子,和畫像確實非常像,但楊誠一眼便確定他是假的。
蕭銑實力雖算不上頂尖,但也跨過了宗師的門檻,這人先天都不到,怎么可能是蕭銑!
楊誠沒有廢話,手中長槍刺穿假蕭銑的脖子,然后勒馬回身,向西門趕去。
剩下的敵騎,自有普通騎兵對付。
到西門時,發現此處敵軍快要突圍出去了。
還是一樣,先觀察,誰被保護,然后對準目標,沖鋒!
沖到一半,有一猛士揮舞重錘向楊誠砸來。
剛一交手,楊誠臉色就變了,此人力量之剛猛,非常人能及。
槍、錘相交,便是楊誠,雙手都是一麻,觀其路數,當是以外功練至先天。
楊誠不驚反喜,心說有此等猛士相隨,必是蕭銑在此!
當即拔出腰刀,《天問》全力出手,一刀便將這一外功先天斬殺。
隨后便向自認為的蕭銑沖去。
……
而此時真正的蕭銑,也是帶著城中最后200騎自東門而出。
此時東門已經剿滅此處假蕭銑帶來的200騎,宋葉也趕赴南門。
蕭銑親率200騎,向駐守江陵東門外的宋閥軍隊殺去。
此時楊誠也斬下西門假蕭銑的人頭,臉色難看。
回想起宋葉之言,心中有些不妙的感覺,連忙回身,直接棄馬,以絕頂輕功向東門趕去。
楊誠遠遠的,便看見一隊騎兵,在宋閥軍中橫沖直撞,直要突圍而出。
此時宋葉也已解決南門的假蕭銑,正在騎馬向東門趕來的路上。
終于,在蕭銑突圍而出的一霎,楊誠也趕到江陵東門前。
楊誠見蕭銑似要逃脫,連忙向其趕去。
蕭銑突圍成功,心中正洋洋得意:“什么少年宗師,還不是被我耍的團團轉!”
回頭便見一少年竟如凌空飛度,正向自己飛馳而來。
蕭銑不禁臉色大變,一拍馬屁股,“駕!”
蕭月仙好奇回頭一看,震驚道:“此人成仙了嗎!”
世上輕功超凡者,便是陰癸派宗師,最多也不過橫空挪移10丈,便要腳踏實物,換力再起。
而楊誠凌空飛渡,一連數十丈,尚未有換力之舉!
當真如仙人乘風,飛行于天際!
這正是楊誠在嶺南修煉時所得,《逍遙御風》第三層!
《逍遙御風》是楊誠自創的一套絕世輕功。
一共三層。
第一層借風,乃是借敵人動手之風,騰挪翻轉。
第二層化風,講究人與風融為一體,施展者宛如一縷清風,摸不到,抓不著。
即使萬軍包圍,也可輕松脫困,兵刃不加于身。
第三層御風。
當初林邑之戰時,這一層楊誠還只是一個設想,沒有完善。
在當時楊誠的設想中,到了這一層,施展者可以駕馭風,甚至憑此功飛于天際。
后來經過一系列的事情,楊誠武學得到了長足的長進。
特別是在完成《北冥神功》的后續功法草創后,楊誠對于武學的修養,到達自身的一個頂峰。
于是在宋府修煉期間,楊誠完善了《逍遙御風》的第三層,真正達到了“御風”!
而到了這一層次,楊誠真的做到了當初的設想,飛于天際!
但如此厲害的《逍遙御風》,也有限制。
那就是真氣消耗,《逍遙御風》前兩層,都是運用時可以恢復真氣。
但這最后一層,楊誠實在是沒辦法兩全其美,做不到既可以御風飛天,又可以真氣不減反增。
最后只能是犧牲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