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就是喜歡廣州

莫泊桑經(jīng)常在埃菲爾鐵塔上用午餐,朋友以為他喜歡那里的菜肴,他說,不是,因為只有在鐵塔里,你才看不見它,它太丑了。很多人罵著廣州,痛恨廣州,但還是留在廣州。我不知道是不是和莫泊桑在鐵塔里用餐一樣。從我辦公室的座位上稍微四十五度側(cè)側(cè)頭,就能看到廣州塔——“小蠻腰”,我喜歡這妖嬈嫵媚的“身姿”,就好像我喜歡廣州一樣。朋友問:你為何會喜歡廣州?給我個理由。我說:喜歡需要理由的嗎?他說:不需要嗎?需要嗎?不需要嗎?……好吧,好吧,我的理由是:我的青春和所有美好都在這座城市里。

我十三歲初訪廣州,那時廣州還是海南的“省城”,有點“故都”的意思。幾十年前有位秦姓的作家曾寫下《花城》,在珠江岸邊眺望來往的花船,滿城飄香……可當我站在江邊時,并沒有體會到雕欄玉砌、繁花似錦、青絲紅顏……唯對那剛剛開放的白天鵝賓館里的“資產(chǎn)階級生活”耿耿于懷,似乎那才是花花世界,令人神往,以至于幾年后我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廣州的懷抱。

廣州,我從十八歲到四十二歲,最鮮衣怒馬的記憶都在這里,每一個轉(zhuǎn)角,每一處街景都有不同的故事。時間如白駒過隙,我在廣州的二十多年里改變了許多,從學生到畢業(yè)工作,再到娶妻生子,外形則從清秀日漸變得猥瑣和滄桑,胡子從唇上爬到了下巴。這座城市見證了時光在我身上的魔力,我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風景變幻。

北京、上海都有很多作家的故居。走在這些城市里,朋友會冷不丁地告訴你,這,就在這,曹雪芹寫下了《紅樓夢》,或是,你看二樓的窗戶,那是張愛玲寫《傾城之戀》時面對的窗子。似乎唯獨廣州缺乏這樣的地方,我所知道的也只有魯迅和秦牧曾住在廣州?,F(xiàn)當代寫廣州或把廣州作為故事背景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也不多,廣州像個沒有太多故事的人,平凡地生活著。所以我不明白為何網(wǎng)上把它叫作“妖都”,或許是“小蠻腰”的緣故。

喜歡不需要理由,不喜歡卻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朋友總說,廣州缺乏“文化”氣息。我說,你這種說法就特別沒文化。廣州有悠久的歷史,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有包容四海的胸懷。你去廣州西門口逛逛,方圓一公里內(nèi)就有佛教的光孝寺,伊斯蘭教的懷圣寺,基督教的光孝堂、錫安堂。廣州是個非常有佛緣的地方,廣州人聊天叫“傾偈”,偈就是“佛偈”的意思,平常聊天說的都是“佛偈”,你能說這樣的城市沒有文化嗎?

朋友還說了,廣州“亂”。廣州給人“亂”的印象可能和兩樣東西有關(guān)。一是廣州火車站,很多來廣州的人都在廣州火車站挨過“刀子”,不是被劃破了口袋就是被狠狠地敲詐了一筆。聽說早些年廣州公司的招聘總要問一個問題:你在廣州受過騙嗎?如果回答沒有,那證明此人小心謹慎。其實以我去過的各大城市比較,雖談不上最,但廣州至少是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只是廣州火車站像一塊疤痕,成為了很多人對這個城市的不堪回首。二是廣州的城市形態(tài)。對比于北京、西安這樣的橫平豎直方格子城市,廣州是一座間歇性、無定向、自由生長的城市。在北京,據(jù)說人們在地鐵站里都能清晰地告訴你從北出口出去,然后往東走……可來到廣州就徹底找不著北了,如果你向廣州人問路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廣州人都是詩人:向左、向左、再向左……

廣州,關(guān)于這個城市有很多的傳說和誤解,我也知道城市越來越堵,污染越來越嚴重,建筑越來越難看。但其實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里說出了城市最人性的一面:為了夢中的女郎,我們無法逃避。所以不管最近“廣州將被南邊的那個小城市超越”“廣州將被拋棄”這樣的論調(diào)多么甚囂塵上,我還是覺得在所有的城市里,廣州是最人性最生活的,我就是喜歡廣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象山县| 洪洞县| 辽源市| 梅州市| 凤翔县| 凤翔县| 盐城市| 含山县| 武安市| 台北县| 固阳县| 故城县| 梨树县| 林甸县| 婺源县| 汉寿县| 自治县| 贵德县| 融水| 武功县| 泸州市| 平南县| 朔州市| 兴国县| 永和县| 夹江县| 新野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丹阳市| 积石山| 凯里市| 九寨沟县| 象州县| 景德镇市| 汾西县| 黔南| 萝北县| 景东| 从江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