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40次提及“質量”,可謂事事有質量,事事講質量。“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高質量發展再次成為關鍵詞。

設立國家層面、政府管理的質量獎,是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通行做法。國內外廣泛認可質量獎項目作為組織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競爭實力的重要手段的有效性。目前,世界上近9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國家(地區)質量獎,其中最知名的三大獎項分別是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日本“戴明獎”和“歐洲質量獎”。我國已有3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超過100個市(地、州)設立了政府質量獎。中國質量獎是2012年6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由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組織實施,是目前國內質量領域最高的政府性榮譽,每兩年評選一次。

在質量領域,中國質量獎獲獎組織(個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廣泛性。從產生過程來看,四屆中國質量獎都經過縝密評選、好中選優,不僅注重產品質量,還注重質量理念、質量管理和社會影響。從行業分布來看,獲獎組織涉及制造、服務、工程等30多個領域,代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數字經濟時代各行各業質量發展的方向。當然,客觀、公平、公正地評好質量獎,增強質量獎的公信力和美譽度,真正發揮質量獎引領質量發展、推動質量強國的作用,也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今后,我們不僅要以更科學的方法、更嚴謹的作風做好中國質量獎各項工作,還要強化評選后的跟蹤、監督和管理,力爭做到“評得準”“管得好”,從而更好地發揮獲獎組織(個人)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斷完善中國質量獎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中國質量獎旨在促進質量管理創新,立足于“評管理”“評理念”,要求每個參評組織(個人)總結并提煉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通過樹立質量管理標桿,激勵質量管理創新,進而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影響力的質量管理理論,向世界展示中國質量的最高水平和中國管理的最新成果,為全球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質量獎開始采用管理模式評審方式,比如,在山西省質量獎和天津質量獎評價的地方標準中,明確要求申報組織(個人)梳理和提煉自己的管理模式。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逐步構建起現代制造業的新格局,產生了一系列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具企業家特質的管理實踐或做法。然而,要想通過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進而運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以更充分、更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挖掘、總結、提煉這些優秀組織的成功管理實踐、模式與方法,并進行推廣學習,成為各級政府質量獎評審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實踐中,組織對管理模式的理解和提煉方法仍存在很多問題。雖然政府質量獎對管理模式的評審實施了許多年,但是管理模式的框架和格式,以及評審關注點還未能達成共識,市面上也找不到管理模式編寫方面的參考書籍。組織在提煉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困惑,而且在政府質量獎的申報和評審過程中,經常與評審專家在管理模式的提煉和理解上產生分歧,缺乏相應的評審標準、理論來指導和規范。

本書從管理模式的定義和結構、管理模式的作用和意義、管理模式與政府質量獎的關系、管理模式提煉的流程和方法等方面,對管理模式進行了全面闡述。本書的案例篇從各類政府質量獎歷年獲獎組織中選擇了井岡山旅游發展總公司、航天科技、華為、宣武醫院、鞍鋼、謝家灣小學、京東方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體制的組織,通過解讀它們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管理模式的結構和編寫方法。同時,希望通過本書拋磚引玉,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和思考管理模式,以政府質量獎項目為抓手,在組織內部全面開展質量提升活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青川县| 新田县| 东至县| 资阳市| 沙湾县| 芷江| 陵川县| 公主岭市| 鹤岗市| 巨鹿县| 伊吾县| 开阳县| 道孚县| 沐川县| 竹山县| 霍邱县| 镇赉县| 普兰县| 武汉市| 牙克石市| 谢通门县| 新泰市| 清河县| 靖边县| 青州市| 贵德县| 闵行区| 吉首市| 静宁县| 恭城| 林西县| 衡水市| 吉林市| 东山县| 诏安县| 建昌县| 郯城县| 新邵县| 中西区|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