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的大人和不被看見的孩子
- 柏燕誼
- 809字
- 2022-05-13 14:13:26
對于自己,你只是個陌生人
不是說愛是讓恐懼消退的唯一力量嗎?但是很多人不缺親人、愛人、情人,而焦慮、恐懼卻并沒有因此而消退。
“柏老師,您是我找的第N位咨詢師,我找的前N位老師也和您一樣有名氣,但他們讓我很失望。我關注您很多年了,非常信任仰慕您,您是我最后的希望?!鳖愃七@樣的話語經常出現在我和來訪者的首次見面中。
我們期待著愛與被愛,期待著一個能和我們有愛的互動的人出現。他們的出現是我們遏制恐懼、拯救自己的救命稻草,但事實是,就算我們擁有了老師、戀人、朋友,我們的生活也不會有多少改善,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甚至出現更多新的問題,導致我們疲于奔命,狼狽不堪。
隨著我對心理學和對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越來越相信,期待世界上有拯救者的朋友們一定會失望的。不是愛不能稀釋焦慮、恐懼,而是因為,“對愛的誤解”是無法讓恐懼消退的。
永無止境的恐懼不僅剝奪了我們良好的睡眠、感受快樂的能力,甚至還把家人、朋友隔離在我們的生活、情感之外,給我們留下抑郁、強迫、焦慮、睡眠障礙、進食障礙等各種令我們無法理解和擺脫的心理、生理問題。
于是,心理咨詢師就成了深陷恐懼黑洞的人急需抓住的救命稻草之一。在這之前,他們其實有過很多次獲救的機會,之所以沒能自救,沒能實現逆轉,反而頻繁造成創傷,是因為對于他們而言,自己只不過是個陌生人。
不是我們沒有遇到真愛,而是我們沒有遇到自己。
我們先不去探討“我是誰”這個終極哲學問題,我只想問你幾個問題: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嗎?
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嗎?
你擁有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東西的資本是什么?
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是屬于你的?其中有生命的多嗎?
如果你害怕的東西都消失了,你就真的不會恐懼了嗎?
你愛過你自己嗎?
你愛自己的方式是滋養自己的,還是剝削你自己的?
你看到的別人到底是真實的他,還是你想看到的“他”?
你是在為你的需要買單,還是在為你的欲望買單?
如果上面的問題你都不能確定地回答,那你怎么證明自己是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