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這得一步一步來
- 大明:兌換系統
- 一肚的壞水
- 2052字
- 2022-07-20 22:53:00
等什么時候把苦味酸,硝化纖維,TNT也搞出來,那么炸藥時代就真正可以閃亮登場了。
當然這得一步一步來。
先讓朱允炫他們知道炸藥的威力后,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先生果然大才。不行,這炸藥之威,如此驚天動地,乃是軍國利器,我必須立刻通知皇爺爺。先生,快與我一起去……”
朱允炫的話戛然而止,因為不遠處驚疑未定的朱元璋正快步走來。
“藍春,這就是你搞出來的新玩意兒?”
朱元璋人還沒有走到,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厲聲喝問著。
他又不是聾子,剛才藍春搞出來的爆炸如此驚天動地,他早就被驚動了。
原本還以為是天怒雷罰,但很快得知是藍春的實驗所致,心中驚駭難以想象,再也顧不上矜持,提著褲子就跑來了。
“啟稟陛下,這真是微臣一點微不足道的小發明。是準備用來配合修路計劃使用的。微臣記得有在奏折里提到過。”
藍春不卑不亢的說著,注意到朱元璋臉上驚容殘留,心中就笑。
哈哈,老朱,這下知道我藍春的厲害了吧。
讓你跟我玩心眼兒,把對付方孝孺,解縉那一套用在我身上。
哼,方孝孺,解縉之流,能跟我藍春一樣?
他們撐死了能順應時代,而老子那可是能夠改變時代的人。
朱元璋心中本來有很多問題想問,但是看見藍春得意洋洋的樣子,就很無語,知道藍春這家伙又飄了。
本以為磨一磨藍春的性子,可以打消掉藍春恃才傲物這一點,讓藍春的尾巴不要翹那么高。
但是現在看來,根本沒用啊。
這家伙當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可當朱元璋看了眼那已經只剩下大坑的假山,又頓時沉默了,懷疑自己長久以來的馭人之道是不是的確配不上藍春的才華。
但這個念頭只是在朱元璋腦海中一閃而過,朱元璋反而更加堅定必須要好好磨一磨藍春性子的打算。
藍春越是才華橫溢,天縱之才,就越要將藍春這股桀驁不馴的野性給磨掉。
不然的話,這大明落到藍春手中,不知道要被藍春折騰成什么樣子。
想到此,朱元璋就淡淡道,“果然是你搞出來的。很好,你炸毀了朕的假山,該當何罪?”
啊咧?
藍春臉都綠了,老朱,你搞毛線啊。
老子把炸藥都拿出來了,你不應該驚為天人,然后夸老子嗎?
不應該把各種獎勵提拔都拿出來嗎?
也不求能夠封個王公,賞賜幾萬兩黃金之類的。
怎么還好意思反過來要問老子的罪?
藍春氣得不行,正想問朱元璋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朱元璋就自言自語道,“罷了。朕也不跟你計較了。你把配方交出來,然后滾去皇莊閉門思過吧。”
“先生。”
朱允炫看出藍春心態爆炸了,連忙勸道。
嗯,他是皇帝,他是皇帝。
他年紀也大了,尊老愛幼,我不跟他計較。
藍春深呼吸,然后忿忿將準備好的炸藥配方塞給朱允忟,轉身就走。
“皇爺爺,先生沒有別的意思,先生只是……”
“行了。他藍春是什么人,朕還不清楚嗎?”
朱元璋擺擺手,從朱允炫手中搶過配方,打量一眼,貼身小心收好,“來人,傳旨,今日之事,誰也不準說出去。誰要是敢說漏了嘴,誅九族。”
殺氣騰騰的下了封口令之后,朱元璋把李公公叫來,“你去通知蔣瓛,讓他從今天起,派人嚴密保護藍春。
藍春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就讓他蔣瓛拿頭來見朕!還有你們。”
朱元璋看向張顯宗和許觀,“朕不管你們以前讀的什么書,從今天開始,你們就去藍春身邊以弟子的身份學習。”
“臣,遵旨。”
張顯宗還有點猶豫,許觀卻是毫不猶豫的點頭,他感覺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在他面前徹底被打開了。
一連竄的命令下達之后,朱元璋才頓了頓,看著朱允墳,“允炫,朕記得江都明年應該十二了吧。”
朱允炫微微頜首,心中一動,望向朱元璋。
朱元璋意味深長道,“你這個做兄長的,該準備的,還是開始準備吧。”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眨眼之間,白駒過隙,距離藍春上一次在東宮實驗炸藥,被朱元璋下令閉門思過,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眼瞧著中秋將至,香玉說要做些月餅送人,藍春雖然對月餅沒什么興趣,但考慮到中秋佳節時候,也的確應該禮尚往來一番。
正好他也有的是時間,便陪著香玉一起做月餅。
先做面皮,然后就是做月餅餡。
“我最討厭吃五仁月餅了,弄點咸蛋黃吧。”
說是陪香玉一起做月餅,但藍春也就只剩下指手畫腳的本事了。
香玉又好氣又好笑,干脆將他趕出廚房,“相公,君子遠庖廚。你還是出去吧,免得被人看了笑話。
對了,今天的報紙已經到了,你快去看報紙吧。”
“嘖,膽子大了。竟然敢趕我走了。果然,一旦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了。”
藍春調侃著,還是從善如流的走出了廚房,沒辦法,留在廚房里,他真的只能幫倒忙。
等到了堂屋的時候,就看到桌上已經泡好了茶,還準備好了吃食,報紙也鋪好了,留給他的事情,就是翹著二郎腿看報紙。
“家里有個女人,的確不一樣。”
香玉贖身之后,藍春讓耿璇給香玉找了個宅子住著,雖然沒有正式納香玉為妾,但似乎大家都默認了香玉是他外室的事實。
這樣的結果,說實話好像還不賴。
藍春抿了口茶,拿起報紙看了一會兒,就覺得腦殼痛。
報紙上個月底就弄出來了,具體是誰在弄,藍春也不清楚,也懶得去問,反正跟他也沒有什么關系。
畢竟這份報紙叫做翰林報,嗯,就是翰林院的那個翰林。
每十天發行一期,除了各個衙門被強制訂購之外,剩下的就是免費發放,具體的發行量,藍春不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每當新的一期翰林報發行出來后,京城里的茶樓酒館,就多的是文人墨客爭相討論著報紙中刊登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