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秦嶺記
- 賈平凹
- 917字
- 2022-05-09 11:50:16
南甲洼一帶野雞成災,麥成熟的時候,遭到糟蹋。到了秋后種苞谷,野雞又會從土里刨出苞谷種籽吃。山民就在地里豎個木桿,扎上稻草人。
稻草人的頭多用葫蘆做,上面畫橫眉豎眼,再給穿上人的破衣,必須寬大,風一吹,呼呼啦啦飄動,才能嚇退野雞。
稻草人扎起來就不再拆除,從春到夏,從秋到冬,甚至一年兩年還繼續存在。風吹雨淋的,稻草可能腐敗,破衣也成了絮絮綹綹。丑能辟邪,只要還有個人形,越是丑陋越起威懾作用。
南甲二村在法性寺下的灣道里有十八畝地,地北頭扎著一個稻草人,地南頭也扎著一個稻草人。做這兩個稻草人,畫葫蘆時一個畫得嘴太大,一個畫眼睛沒畫對稱,大家說嘴大的像多年前死去的支書,眼睛大小不一的又像死去的村長。
支書是老支書,一輩子能說,也會說,多用排比句,還善于創造新詞,常常晚上的村民大會他要說到夜里兩點。但他到老年的時候愛聽恭維話,有人求他辦事了,一口一個支書呀老支書呀把他獎起,不能辦的事也就辦了。而村長年輕,是個半語子,說一句要停一下,并且一句話常常就把最后一個字吃了。村長看不慣支書的虛偽,自立崖岸,故意栽籬插棘。到后來兩人嚴重不合作,遇啥事都咬死嘴,互相攻訐。村長五十三歲因心肌梗死死的時候,支書已八十歲,老得有些糊涂,老伴說:村長死啦,咱是不是去送個挽幛?支書說:不送,他都不給我送!
兩個稻草人經過一年四季,老是發出怪聲,先以為是風吹得破衣響,而沒風了,仍然地這頭是叭叭叭,地那頭是嘎啦,嘎,嘎啦。大家就打趣:真的是支書和村長了,他們生前吵,做稻草人了也吵!
有一天黃昏,村長模樣的稻草人突然木桿折斷。村人再沒有重新扎,只剩下支書模樣的那個。沒有了對手,也沒有了怪聲,十八畝地里有些空寂。
苞谷苗從土里冒出來,見風瘋長,野雞是不吃苞谷苗的,村人便不大關注了稻草人。可下了一場大雪的第二天,村里有人去寺里給佛燈添油,發現寺門口一堆爛稻草,還有一個破碎的葫蘆,認出是十八畝地里的稻草人。稻草人怎么散亂在這里,人們疑惑不已,就把爛稻草和破葫蘆攏起來扔到寺旁的澗里去了。
后來,村里的會計做了個夢,夢里是稻草人都有靈魂,因稻草人的時間長了,靈魂的戾氣也重。這一夜它去寺里避雪,寺里的護法神韋馱擋住不讓進,雙方爭鬧起來,韋馱打了一锏,稻草人被打散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