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書名: 神秘島(凡爾納科幻經典)作者名: (法)儒勒·凡爾納本章字數: 3348字更新時間: 2022-05-06 10:22:15
史密斯的計劃成功了!但他仍一如既往,并未喜形于色,只見他緊閉雙唇,一副沉思默想狀。哈伯則欣喜若狂,納布在手舞足蹈,彭克羅夫搖晃著腦袋不住地稱贊道:“了不起!我們的工程師簡直是太棒了!”
確實,硝化甘油的威力之巨大讓人難以置信。湖岸的缺口炸得大極了,流出的湖水起碼比原先要多出三倍。不久,湖面將因此下降兩英尺多。
眾人返回“壁爐”,拿起十字鎬、鐵頭長矛、纖維繩子、火石、火絨,然后又回到高地。托普也跟著大家來了。
在路上,水手憋不住地問:“史密斯先生,這種神奇的液體既然這么厲害,能不能用它來制造彈藥呀?”
“那可不行,彭克羅夫,它非常容易爆炸的。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利用硝酸、硝石、硫黃和碳來制造火棉,甚至制造普通的火藥,只可惜我們沒有槍。”工程師回答水手道。
“啊,史密斯先生,有決心就能辦到!”水手毫不畏難地說。
顯然,“不可能”一詞,已經從彭克羅夫的字典畫掉了。
一行人來到了眺望崗,立刻向湖的尖角處走去,原先的那個出水口應該已經暴露出來了。這個出水口已經不再有湖水溢出,該可以通行了,他們可以毫無困難地查看洞內情況。
沒幾分鐘,他們便來到湖下面的一端,一看便知計劃成功了。
果然,湖里花崗巖壁上露出了千尋萬查未見的溢水口。它現在已經位于湖水以上。它寬約二十英尺,但高度卻不足兩英尺。人一時進不去。納布和水手立即揮起十字鎬,不到一小時,洞口被鑿大了,足夠人進入。
工程師上前查看,看見斜坡只有三十多度,可以下去。只要下面坡度不加大,甚至可以一直走到海邊。其中也許還有很大的洞穴,那就天遂人愿了。
“史密斯先生,咱們還是進去吧。您瞧,托普都進去了。”
工程師邊說好吧,邊讓納布去砍一些含松脂的樹枝,捆扎起來當作火把。用火鐮打出火來,把火把點著,然后便領著眾人進入不久前還滿是湖水的黑漆漆的坑道。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走著走著,坑道在逐漸擴大,都可以直起身子來走了。石壁內長年經水侵蝕,巖石十分光滑,很容易摔跤,他們便用繩子相互連接起來,如同登山者一般。還好,路上有一些凸出的巖石,可以當作臺階,往下走就容易了許多。巖石上還有水滴在往下滴答。在火把的光亮下,巖石呈現出紅色。石壁上似乎還有許多的鐘乳石。工程師觀察著這花崗巖,上面看不出地層,也看不出斷層,紋理細密,是結構緊密的一個整體。估計該坑道自該島生成之時起就已經有了,并非流水長年沖刷形成的,親自挖出這個坑道的是普路托[1],而非尼普頓[2]。石壁上尚可分辨出熔巖的痕跡,這些痕跡并未被水流沖刷掉。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去,全都沉默著,互不說話,心想會不會遇上章魚之類的動物呀?
托普走在頭里,大家都相信它的聰明機智,遇有險情,它肯定會發出警報的。
大約走了有百十來英尺之后,前面的史密斯站住了,伙伴們湊上前來。他們此刻走到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洞穴。頭頂有水在滴,那是長年奔騰而過的急流所剩下的一點點殘余。這里雖然有點兒潮濕,但空氣倒還清新。
“這個洞倒是挺隱秘的,只是小了點兒,又太暗,不宜住人。”記者說道。
“我們可以把它鑿大些,再鑿些洞透光。”水手提議道。
“再往前走走看,”工程師說,“也許再往下走去,會有更合適的地方,也省得費勁了。”
“我們現在剛走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哈伯指出。
“差不多是三分之一,因為我們從洞口往下走了大約一百英尺,再往下走一百英尺也沒什么困難的。”工程師說道。
“托普呢?”納布打斷主人的話驚問道。
“它大概跑到前頭去了。”水手說。
“快追上它。”工程師說。
大家沒見托普,便繼續往下走去。他們已經走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路,現在又走了有大約五十英尺。這時候,突然下面很遠的地方有聲音傳了上來。他們站住,仔細地聽了片刻,聲音很清楚。
“是托普在叫。”哈伯說。
“是它,叫得很兇。”水手也說。
“準備好武器,小心提防,繼續前進!”史密斯命令道。
托普的吠聲愈發地清晰,好像非常氣憤似的。大家顧不得危險,加快腳步,往前趕去。過了幾分鐘,又走下去有十五六英尺,終于見到了托普。
坑道已到盡頭,此處竟是一個寬敞高大的洞穴。托普一邊來回地亂跑,一邊憤怒地在狂叫。大家一手握武器,一手舉火把,仔細搜尋,但洞內未見任何東西,既沒人也沒野獸。但托普仍在繼續狂叫不止,呵斥、撫摸都無法讓它安靜下來。
“湖水肯定是在這里通過什么地方流入大海去的。”工程師說。
“沒錯,大家當心點兒,可別掉到什么窟窿里去。”水手提醒道。
“走,托普,往前走!”工程師說。
托普聽到主人的話,又興奮地往前跑去,到了石洞盡頭,它叫得更加起勁了。
大家連忙趕過去,用火把一照,發現花崗巖地面上有一個洞,如同水井口似的。湖水就是從這兒流走的。這可是一個直上直下的井,不可冒險下去。
他們把火把移近井口,但什么也沒看見。史密斯往井內扔下一根燃著的樹枝。根據它下墜的時間來推算,這口井大約有九十英尺深。
這也就是說,這兒的地面距海平面九十英尺。
“這兒就是我們的住所了。”史密斯說。
“不過這兒曾經有不知是什么生物棲息過。”斯皮萊的疑惑未消,說道。
“不管是兩棲動物還是其他什么動物,反正現在它們全都逃遁了,把地方讓給了我們。”工程師回答道。
“沒什么好擔心的,”水手說道,“我還真想變成托普呢,哪怕變一刻鐘也好,你們瞧它,嗅覺多么靈敏,它是不會沒來由亂叫一氣的。”
工程師走近托普,輕聲地說道:“我相信托普比我們知道的要多。”
大家的愿望可以說是得到了滿足。他們現在已經有一個大石洞可以住下了。盡管火把光亮有限,照不太清楚,無法估計它究竟有多大,但是,肯定可以用磚頭將它隔成一間間的房間,作為公寓是沒有問題的。湖水流走,這兒不再有水流過,這么個空間,完全可以加以利用。但是,還有兩個難題擺在大家面前:第一,如何讓洞里透進陽光?第二,怎么才能進出更方便一些?頭頂石壁太厚,難以鑿穿。只有將臨海一面的巖壁鑿出個洞來。工程師在往下走的時候,已經估計過坑道的坡度和長度,認為外壁不致太厚。在外壁打開一個缺口,外面安裝一個梯子,光線與出入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工程師將自己的考慮告訴了他的同伴們。
“那我們就開始干吧,從哪兒下手?”水手聽了工程師的解釋,便著急地說。
“從這兒下手,”工程師把水手拉到一處地方說,“這兒石壁往里凹下去很深,巖石應該也薄了許多。”
水手在火把的光亮下,揮鎬鑿去,只見巖石被鑿裂,碎石四濺。半小時后,納布接替了他,繼而記者又換下納布。
鑿了約兩個小時,突然,斯皮萊最后一鎬揮去,巖石被鑿穿,鎬也滑落到外面去了。
“哈哈,通了!”水手大笑道。
這兒的石壁只有三英尺厚。
史密斯伸頭向外探去,離地估計有八十英尺,海岸與海島就在眼前,遠處便是遼闊無邊的大海。
大量的光線照亮了洞穴。巖洞長一百英尺,左邊的高度和寬度大約不到三十英尺,右邊則十分寬敞,圓形頂壁高達八十多英尺,穹隆宛如教堂圓頂,由許多石柱頂著。石柱不很規則,或像拱腳柱,形成拱門;或像突出的尖肋,上有鮮明的花紋。在暗處,還有許多突飾。但這并非人工斧鑿,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然,因而才造出了這個似仙境一般的阿爾漢布漢[3]式的宮殿來。
眾人觀之,大加贊賞,噴嘖稱羨,以為是進了人間仙境一般。
“朋友們,等我們在這兒開了窗戶,就把它當作房間和倉庫,還要留出書房、博物館什么的!”工程師說。
“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好呢?”哈伯問。
“就叫‘花崗巖宮’吧。”史密斯說。眾人歡呼,以示贊同。
火把快要燃盡,應趕快返回,第二天再來。行前,工程師站立在那口“深井”前,仔細地傾聽著。下面沒有任何聲音傳上來,也聽不見常會聽到的深處的流水聲。他又點燃一支松枝,扔下洞去,照亮了井壁,但只照亮一會兒,跟上一次一樣,什么也沒看清。假如真的有什么水怪,那也被下瀉的湖水裹挾,沖到大海里去了。新的溢水口炸開之前,滿溢的湖水也是經由這兒流出去的。但是,史密斯工程師仍然站立在井口邊,一動不動,豎起耳朵,一聲不吭。
水手走上前來,觸碰了他一下,提醒他道,火把就快燃盡。
“那就走吧。”史密斯似從夢中被驚醒,終于說道。
一行人離開洞穴,開始往漆黑的坑道爬去。托普跟在大家后面。往上爬比往下走困難多了,眾人路上休息了多次。最后,終于呼吸到比較新鮮點的空氣了。
火把已經熄滅,眾人加快腳步,四點光景,走出了坑道,來到外邊。
注釋:
[1]普路托:羅馬神話中的冥神。
[2]尼普頓:羅馬神話中的海神。
[3]阿爾漢布漢:中古時代西班牙摩爾族諸王的豪華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