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劃意識
有三個人蓋房子,天天加班,20天完成了(加班還是有效果的),卻發現房里基本的水、電管線都沒鋪,于是再花10天修整;然后又發現氣管未鋪,再花10天去修整;終于交付了,在未來的30個月內,不斷地發現房子有漏水、門窗松動、墻體有縫等各種問題,維護共投入5個人工。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這明顯屬于在沒有想清楚工作內容和施工順序的情況下的悶頭蠻干。最后只能是問題不斷,花費更多的時間和人工去返工和修補。如果理清項目展開的思路,在蓋房子之前就將房屋的結構、各種設施、進度、糾錯辦法設計好,那么施工就會很順利了。
《孫子兵法》云:“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意思是帶兵作戰必須做到三思而后行,才能“未戰而廟算勝”。做事也是一樣,首先要找準目標,“先瞄準,再開槍”,才能提高打中靶心的成功率,減少無用功。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經說過:“他們忙,忙對了地方嗎?我們先要確定他們忙的是不是正確的事,他們是不是在用正確的方法做錯誤的事情,一個好的管理者是不會忙成這樣的!”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先瞄準目標,設計好路徑,再依序進行”,只有謀定而后動,才能將工作做對、做好。
華為員工努力、肯干。但他們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非常注意聰明地工作。華為的項目經理一般在項目準備階段會將工作做得非常細,包括需求確認、項目預測、項目開發、項目培訓計劃、項目質量監督計劃、項目必要資源(人力、軟件和設備)供應計劃、風險控制計劃、項目流程定義等。等到項目一旦展開,需要資源時資源就在手邊。通過這樣的統籌安排,華為的項目團隊一般都會按時完成工程周期,甚至提前完成。
狼群在攻擊獵物之前,可以花好幾天的時間觀察并監視被它們盯上的獵物。而一直倡導狼性企業文化的任正非曾這樣說道:
“面對國際化的殘酷競爭,我們必須提升對未來客戶需求和技術趨勢的前瞻力,未雨綢繆,從根本上扭轉我們作為行業的后進入者所面臨的被動挨打局面;我們必須提升對客戶需求理解的準確性,提高打中靶心的成功率,減少無謂的消耗;我們還要加強前端需求的管理,理性承諾,為后端交付爭取到寶貴的作業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急行軍;我們要提升在策劃、技術、交付等各方面的基礎積累,提升面對快速多變的市場的準備度和響應效率。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好的策劃,謀定而后動,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并在組織內傳播共享?!?/p>
華為在傾心盡力、鍥而不舍地追逐客戶時沒有蠻干、苦干,而是有目的地、有準備地謀定而后動。這樣既保證了項目成功的概率,也避免了勞而無功、耗時耗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