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礦山治理之道
- 陳玉民 孫新波 張漢闊
- 1762字
- 2022-04-27 17:55:33
前言
什么是“國際一流示范礦山”?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總體來看,在西方主導的“規制性邏輯驅使的服從式的生產模式”產生的近300年來的現代性面前,還難以給出標準化的說法,有待將視角轉向“整體性邏輯驅動的服務式的生長模式”,后一種模式與馬克思主義的總體性、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觀、現代復雜科學的系統性異曲同工,它正處于全融合式的生成過程中。在此之前,我們不妨一起看看基于山東黃金集團“國際一流示范礦山”建設項目實踐而撰寫的《未來礦山治理之道》,本書一定會帶給大家一些解讀和思考的方向。我們相信,基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關于共同富裕的實踐探索,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產生針對這一問題的更明晰的解讀。
本書根植于山東黃金集團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和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號召,從未來礦山治理的現實挑戰、認知革命、科學設計和本體追求四個方面構建未來礦山治理之道,謀求講好中國黃金礦山企業的治理故事,給出中國黃金礦山企業的治理方案,貢獻中國黃金礦山企業的治理力量,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未來提供中國黃金礦山企業的治理智慧。
第1篇“未來礦山治理的現實挑戰”,從礦山治理面臨的資源不均衡性開始談起,詳細勾勒了世界黃金礦產資源版圖,針對黃金礦業企業并購浪潮,解讀了山東黃金集團的資源規劃;在此基礎上指出了礦山企業人力資源情況的變化影響企業的發展,分析了新時代礦山人才的供需特征,論述了山東黃金集團的人才現狀;針對資源和人的問題,分析了山東黃金集團智能轉型的戰略選擇,另外探索了太空采礦的技術幻想;最后針對礦山治理的挑戰,解讀了山東黃金集團生態治理的實踐。
第2篇“未來礦山治理的認知革命”,首先從總體論域下的價值認知開始論述,指出馬克思主義總體性在山東黃金集團“國際一流示范礦山”建設中的指引性作用,然后分析了礦山企業生產力新發展和價值創造的重構;基于深度扎根調研,指出了山東黃金集團“國際一流示范礦山”的建設是圍繞系統科學的全面創新,包括企業管理的系統性創新、科學技術的系統性發展和礦業發展的復雜性適應問題;在兼顧中國傳統文化演化本質的基礎上,描繪了人與礦山企業交互認同的和諧場景;最后給出了未來礦山企業治理的認識論綱。
第3篇“未來礦山治理的科學設計”,詳細介紹了山東黃金集團“國際一流示范礦山”建設的過程,首先從定位、原則和建設角度給出了山東黃金集團未來礦山治理的方案;接著論述了山東黃金集團“國際一流示范礦山”建設的數字引領,尤其是給出了未來智慧礦山的數據標準;基于建設實踐,山東黃金集團提供了未來礦山治理的標桿,包括標桿原則、標準化管理和適應性發展;最后嘗試性地提出了未來礦山治理的中國模式,特別解構了未來礦山自組織治理機制和治理的生態演替法則及方法論。
第4篇“未來礦山治理的本體追求”,探討了未來礦山治理的思想本體,從礦山企業治理的路線和路徑圖入手,提出礦山治理的中國流派;基于數據價值型科學范式的基礎,提出整體生成式管理和未來礦山治理范式;從范式出發,指出未來礦山治理必須關注人本回歸,要讓礦業人的工作成為一種體面的勞動;最后給出未來礦山治理的本質規定,它具有整體邏輯和金色本性,是對生命的禮贊。
《未來礦山治理之道》提供了不同于傳統治理的系統性治理分析,從層級治理、市場治理、網絡治理和數據治理一直演化為國際上目前正在倡導的ESG(環境、社會、治理)框架。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沒有單純沿襲上述理論體系,而是在廣泛扎根調研的基礎上,獨辟蹊徑地整合了礦業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管理學、數據科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等多領域、多學科的交叉知識,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方法論和本體論,考慮了近百年來支撐西方管理學發展的、今天被稱為“法約爾瓶頸”的管理學職能框架,同時在梳理黃金礦業領域技術流變的基礎上,特別針對智能礦山和生態礦山的通用要求與評價標準,提出了未來礦山治理體系。該體系包括四個方面:從本質出發的人本治理,從要素出發的數據治理,從價值出發的生態治理,從效益出發的效益治理。這也是山東黃金集團奉獻給世界的具有中國礦業特色的未來礦山治理之道。
本書呈現的圖景引人深思,適合礦業及其他領域的企業家、管理者和研究者閱讀。我們相信,有眾多優秀企業家、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持續關注、探索與努力,未來礦山治理領域一定會誕生更多、更好、更有洞見的成果。
孫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