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理變化(2)
- 健康成熟的青春(青少年勵志成長叢書)
- 林自勇編著
- 5030字
- 2014-09-28 14:45:09
處于青春發育期的男孩由于生理發育較快,給心理上帶來的波動較大,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團結互助,助人為樂,努力學習,尊老愛幼,做一個思想美、語言美、行為美、品德高尚的好學生。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健康”下過一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身體疾病或殘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道德等方面都處于完好狀態。”這個定義是比較完整、準確的,而且特別強調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我們可以與自己做一對比,看看自己的心理是否處于健康的范圍內。
我們要能適應社會,正確地認識現實,自覺地接受社會道德規范,能較好地適應自己的學習生活與周圍環境,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遇到問題不悲觀、不退縮、不怨天尤人,而是積極地想辦法,在老師或長輩的幫助下,解決好自己所面對的一系列問題,表現出朝氣蓬勃、積極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
我們的心理特點要與自己的年齡發展階段相符合,不能表現得少年老成,整天無精打采,也不能如三歲小孩一般幼稚,凡事都去依賴父母。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要保持學習的自覺性,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在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驅使下,從學習生活中獲得心理的滿足,得到愉快的心理體驗。
我們還要善于與人交往,與父母、同學、老師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氛圍。要善于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使暫時失衡的心理重歸平靜;要對自己的優缺點有正確的認識,善于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使自己的品質與心理變得更加完善。
只有重視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我們才能健康地成長起來,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男孩的心理在青春期有怎樣的變化
青春期是從兒童期向成人期過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男孩既保留了兒童的某些心理特征,言行舉止比較幼稚,但與此同時又具有所提高,并開始對異性產生愛慕。
到了十七八歲,男孩的思維高度發展,已經能夠系統地、合乎邏輯地掌握知識,理解更抽象的概念。許多男孩都自以為長大了,學著用成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但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往往會碰釘子。這很正常,但男孩的心理波動就會因此產生,如果引導不當,很可能會對他們的人生造成負面影響。
體現在心理上,男孩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同于以往的顯著變化:
(1)產生較強的叛逆心理。男孩的自我意識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隨著身體的長高與社會接觸面的擴大,男孩越來越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不希望父母過多地干預和教導,對于父母的干涉,男孩們普遍表現得十分反感,甚至把自己的內心隱藏起來,有了什么事都不給父母說,父母無論說什么都不聽,偏偏要對著干,令父母傷透了心。
(2)智力發展十分迅速,抽象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大的進步。男孩已經在思維上具有了獨立性、批判性的特征,但認識能力還有待增強,在待人處事方面還缺乏經驗,往往會表現得比較沖動、偏激,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來。
(3)對異性給予關注、甚至產生愛慕之情。青春期剛開始的時候,男孩會對女同學采取疏遠、冷漠的態度,在學習、勞動和游戲中不能很好地協作,對立情緒明顯增強,出現了許多男生小團體,課桌上畫上“三八線”表明男女之間的界線。但這段日子是很短暫的,不久,男孩就開始對女同學表現出明顯的興趣,越來越喜歡與她們交往,設法引起她們對自己的注意,留心自己在她們眼中的評價。男孩開始注意修飾自己的儀表,講究起發式、服裝來,并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察言觀色,注意傾聽、理解、揣摩她的言談、舉止、心情和情緒,渴望能為對方做點什么。這并不能稱為愛情,只是一種朦朧的感化情,很美好,也很珍貴。由于男孩對自己的行為常常感到迷惑,又對周圍人們的反應存有較大的戒心,因此常常顯得內心緊張,言行笨拙。
(4)出現戀母情結。男孩把自己對異性的愛慕放到了母親身上,于是就對母親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親熱。還有的男孩對其他年齡較長的異性表現出依戀的感情,同樣是戀母情結的一種形式。
(5)產生性妄想。由于睪丸酮的影響,男孩的陰莖勃起了,隨著次數的增加,男孩的性妄想也增加了,手淫就是性妄想的一種表現形式,許多正常的男孩會在很短的時間里加入到手淫的行列中來,進行性妄想的“空彈演習”。還有一些男孩則在私下相互顯示生殖器、進行比較,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甚至還會有極少數的男孩會被較大的女孩或者是婦女勾引,把握不住自己而做出不恰當的事情來。
女孩子怎樣對待自己的性心理變化
“我在上課時或是睡夢中經常出現性幻想,總是無法專心學習,特別是化學課基本上成了我的性幻想課,老師提問時我都不知道問什么,也不知道害羞,因為我的大腦幾乎已經被性幻想控制了。我不知道別的女孩子是不是也是這樣。我的性幻想是有對象的,他就是我們班的小帥哥張××,我整天想著和他……,晚上躺在床上我還會自慰,可是,我才16歲呀!”
天津第六中學胡月
多項調查均表明,我國青少年性成熟比五六十年代出現提前的傾向。性成熟的前傾帶來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現。心理學認為,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們的性觀念發生很大變化,這一切,頻繁刺激少女們的大腦和生殖腺體,提早催開了性生理的芽蕾,也必然催動了性心理的發展。然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活的日趨復雜又造成了少女社會心理成熟的推遲。她們在社會心理不成熟的情況下,對生理的發育以及由于生理的發育而萌發的性心理,缺乏科學的理解,很容易陷入盲目性。
少女性心理的發展,一般經歷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女孩子性意識朦朧覺醒,向往與異性的交往,有的少女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一日三換衣服。處處表現出與眾不同。
第二個階段,夢幻與自慰,想入非非,白日作夢,再進一步就是手淫自慰。過去人們認為手淫只存在于男孩子中,事實上女孩子也有手淫的現象。
第三個階段,模仿與嘗試,性生活的大膽實踐。
在少女性心理發展的每個階段,都呈現出一種非常復雜與矛盾的心境:既關注異性的舉止神態,希望得到異性的青睞,而又把這種愿望埋在心底,表現出拘謹與淡漠、矜持與羞怯。她們手淫和自慰,往往是在罪惡與快感的交織中進行的。傳統觀念認為手淫是不正經的事情,這種觀念使她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但是性的躁動又使她們處在難以抑制的狀態。她們需要傾訴而又找不到知音,依賴性較強的少女此時更需要學校和家庭的關懷和幫助。
性心理自發的發展,可能出現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受性本能、性心理的驅使,出于無知和好奇,過早地進行性體驗和性嘗試。在青春期性萌發的初期發生性關系,它可以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受封建貞操觀的影響,認為自己已是不貞不潔的人,從此背上沉重的悔恨的包袱,抬不起頭來,或者破罐破摔,糟踐自已;二是性欲過早的啟動,形成性欲的猛烈遞增,出現性亢奮,陷入追求性享樂的狀態。這是一些女孩子從性體驗發展到性罪錯所走過的路。性罪錯容易形成動力定型,成為頑固的性癖惡習,要改變非常困難。這就是一些少女在逃夜與男流氓鬼混后,她們的父母無論用打、罵、關、求的辦法,也難以使她們回頭的原因。
第二種不良傾向是一些少女視青春期出現的性心理為丑惡,產生強烈的羞恥感和罪惡感,把自己看作下流的人,她們形成閉鎖心理,孤僻、自卑、內向。今日一些四十上下的大齡未婚女性,她們的青春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她們的性心理受到嚴重的壓抑,以至日后無法與異性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進入婚姻生活。
人的性心理的成熟有賴于性生理的成熟,而性生理的成熟并不意味著性心理的成熟。性心理成熟的標志是性行為的發生,是以性愛作為基礎,靈與肉、性與愛的結合。因此,性心理的成熟與社會心理的成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們的社會,人的性行為不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會性和精神性。同什么樣的人發生性關系,以及在性行為中的表現,都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感、責任感和人格特征。性心理的成熟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兩性間不斷地調整適應,尤其是情感的不斷升華,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青春期少女的性心理處在不成熟的狀態,可塑性很大,對她們進行正面的教育,有可能培養塑造健康的性心理,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就有可能滑入性罪錯的深淵。四川的調查表明,早期性生活是賣淫婦女的一個重要特征,她們有的人在12、13歲就發生性關系。但這些賣淫婦女雖然性交頻度高,但大多數性心理不成熟,她們的性行為主要受性欲的驅使,沒有情愛作基礎。
我國學者對性心理學的研究還處在開始的階段,人數也比較少。性心理的健康與否,對人們性行為的作用,其重要性還鮮為人們所認識。因此,即使是一些青春期性教育開展得比較好的學校,對中學生也僅限于生理衛生知識的教育,很少涉及性心理問題。但是,性心理的教育對于塑造少女健康的人格,又是不可缺少的。這方面的教育應該不斷創造條件,逐步開展。
性格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人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男孩比較外向,心里藏不住事,有什么說什么,愛與別人來往;而有的男孩呢,則比較內向,什么話都不愛說,與人很少交往。除了這兩種比較明顯的性格類型外,性格還有千姿百態的表現形式,都呈現在我們的周圍,這個世界才會因此而顯得五彩繽紛。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外向的人容易受到別人的歡迎,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優勢;而性格內向的人則孤芳自賞,缺少朋友,顯得自卑、孤僻,在生活中往往處于劣勢。
按照這樣的觀點,性格是有優劣之分的,似乎外向的性格要較內向的性格優越一些。其實并非如此,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性格各有各的優勢,也各有各的劣勢,不能厚此薄彼。
事實上,外向的人容易取得成功,而內向的人也會取得顯赫的成績,只不過所處的領域不同罷了。外向的人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適合于進行公關工作,或是組織一些活動,平衡各方面的關系,領導一個部門;而內向的人則在各個專門學科取得了不凡的業績,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雖說不善交際,但卻認真細致、耐心周到,做研究工作或是投身于藝術領域,都會大有作為。
可見,單純的性格并無優劣之分,只要揚長避短,把自己性恪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不管是外向的人,還是內向的人,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都會在人生路上大有收獲。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性格憂心忡忡,雖說外向的人容易闖禍,內向的人容易自卑,但只要認識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設法加以克服和彌補,還是完全能夠使自己變得更加完美的。
決定人的命運的因素是很多的,性格只是其中的一種,更何況,性格也并非一成不變,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性格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變的。
男孩們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可塑性還很強,性格也沒有完全定型,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有決心加以改變,那么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很有希望使自己的性格得以完善的。
那么良好的性格到底具有什么樣的共同特征呢?我們認為,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只要具備了樂觀開朗、獨立自主、自信自強等內涵,都是好的、完美的,都應該把這種性格保持并發展下去。
我們對自己必須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認真分析自己性檉中的不足,用心吸取別人性格中的長處,努力完善自己,塑造自我,才能使自己不斷邁上人生的新境界。
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有益活動,在活動中磨練自己的品質,完善自己的性格。樂觀、自信、自立等品質并非是上天賜予你的性格中的,而是要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從行動中磨練出來。
不管怎么說。自卑、孤僻、張狂、莽撞等性格都是有缺陷的,都是需要設法加以彌補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穩定不變的,可塑性還很強的男孩們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通過各種方式完善自己的性格,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較有利的影響。
女孩子有哪些性權利
“有一個問題我始終不明白,一次在電視上,一位專家談到少女的性權力。女孩子連婚都沒有結,還沒有開始性生活,哪兒來的性權力?這不是教唆少女犯罪嗎?”
甘肅蘭州李麗華
少女還沒有開始性生活,似乎也就沒有什么性權利而言,但實際上,女性的性權利絕不是僅僅指婚內妻子的權利,更不僅僅存在于性生活過程之中。性權利體現在一切性活動和性心理表現之中,它是女性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
在青春期開始之前,女孩就在客觀上擁有不受性騷擾、要求成人予以保護的權利。同時,她們也具有正常的在身心兩方面發育的權利,即使她們的父母,也沒有權利在精神和肉體兩方面對她們的性發育進行歧視和虐待。雖然女孩無法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這種性權利,更無法切實地實現它,但是文明社會以法律的形式把女孩的權利規定下來了。如果有人侵犯它,就構成了公訴罪,即使被侵犯的女孩或其父母并沒有告狀,社會和法律也會照樣懲罰罪犯。例如強奸或猥褻幼女,不需要原告,只需要證據,就可以定罪與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