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讓孩子搞搞“破壞”

教子心經

孩子拆玩具主要是由于好奇心所驅使,父母應關心、支持孩子的這種好奇心,鼓勵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父母應給孩子買一些能夠拆裝的玩具,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關于玩具原理的問題。對孩子拆卸玩具的行為不問緣由地批評、制止,甚至以不給買玩具來懲罰,只會冷卻孩子的好奇心,撲滅孩子的求知欲。

曾經有過一個調查,問卷中一個問題說,如果發現孩子在“拆裝鬧鐘”,家長會有什么反應?調查顯示,40%家長會對孩子“訓斥”和“警告”;48%的家長以“不耐煩”、“不屑于回答”和“敷衍”的方式對待;只有不足12%的家長會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贊許,并陪孩子一起做。教育專家認為,最后一種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小機器人的零件散落在客廳里,桌上的電話機被拔掉了線,臺燈罩也掉到了地上……不用說,這是孩子干的事。剛給孩子買了個電動小汽車,可沒兩天卻發現已經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來穿著漂亮的裙子,寶寶卻把她的裙子給脫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會看見孩子把鏡子打破了,卻努力地用膠水粘,想“破鏡重圓”……

面對孩子的這種“破壞”你會怎樣呢?生氣、呵斥孩子再也不許拆東西,還是幫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教育專家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孩子這樣的破壞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孩子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不是故意去破壞一個東西,而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歡把玩具拆開,去看車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車子為什么會動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歡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對于孩子這樣的破壞,家長首先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因為破壞的過程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也千萬不要說“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等這樣警告和威脅的話,因為家長這樣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長應該盡可能地鼓勵并且參與進來。因為孩子破壞的過程,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能夠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當家長看見孩子把機器人拆了,應該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機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會動的啦?”……引導、幫助他們一起尋找結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家長在鼓勵孩子破壞的行為之余,還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比如,鬧鐘滴滴答答地走,家長可以問,鬧鐘為什么會響,為什么會走呢?皮球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氣放了,還能跳那么高嗎?要在問題提出后,主動帶領孩子從破壞中尋找答案。

如果孩子有破壞行為,家長應把家里不安全的東西收藏好,給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買些耐摔的玩具,讓他好好研究研究。這時,家長也應引導孩子建立什么東西可以碰,什么東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個小皮球、擺弄一個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筆記本電腦當玩具,不然會有大麻煩。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組合式的玩具,鼓勵他嘗試組合不同的造型。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孩子手里的東西要少棱角且質量好。

如果發現孩子經常有惡意的破壞性行為,就應該多留心他最近的動向。說不定他的破壞情緒的起因是你對他過于嚴厲。有時候,孩子外在的破壞行為也是他內心困擾的表現。也許孩子只是覺得孤單,也許他只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活動空間,特別是對于獨生子女,讓他多和鄰居家的同伴玩耍,節假日多去參加集體的游戲活動。家長應經常和孩子談一談,了解孩子最近有些什么煩惱,或是孩子有什么需要。

延伸閱讀

孩子為什么會有破壞心理

每個孩子都是破壞王,父母們總是以“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的精神狀態去迎接隨時可能發生的破壞場面,輕則是面目全非的報紙、被拆卸的玩具,重則可能就是再也打不開影碟機了。這到底是為什么?

其實,對于愛破壞東西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理很復雜,有很多種類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發現,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輕易地以打罵來應對孩子的破壞。一般說來,孩子愛破壞有以下的幾種心理類型:

1.感到有趣

有些孩子損壞東西,并未意識到行動的后果,而是對活動的過程感興趣,覺著好玩。例如把圖書中色彩鮮艷的畫面撕下來折疊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筆在墻上、桌上亂刻亂畫……父母發現后要及時制止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這些東西損壞就再也恢復不了原樣了。要適當引導孩子的興趣,例如對愛撕書折疊的,可給孩子色彩鮮艷的彩紙,由他折疊;對愛亂刻亂寫的,可給他硬紙、刻刀、彩筆及作品范例,讓孩子模仿著刻畫。

2.好心辦壞了事

有時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結果事與愿違。有的孩子見金魚缸里結了一層薄冰,怕金魚凍死,把金魚全撈上來包在手帕里;看到鹽有點臟,把鹽放在淘米籃里用水淘;出去打開水摔壞了水瓶……父母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著告訴孩子失敗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請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長大了再去做。

3.想發泄一下

有時孩子會因父母未滿足自己的要求,會與父母賭氣,故意損壞東西,以此發泄心中的憤怒。某些被溺愛的孩子常以此要挾父母,以達到個人目的。對這種故意破壞的行為,父母絕不能姑息遷就,既要嚴厲批評,也要讓孩子嘗到破壞的滋味。例如摔壞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內不買新玩具;搗熄了煤爐,讓他與家人一起挨餓;砸壞了碗碟,告訴孩子兩周內不買他最愛吃的冷飲,以省下購買新碗碟的錢。孩子受到一定的懲罰后,會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著性子耍潑了。

4.想滿足個人需求

有的孩子因提出的要求被父母拒絕,便耍手段,迫使父母“就范”。例如故意磨破衣服、鞋子,讓父母買新的。為了得到自己最想吃的東西,故意淋雨,使自己患感冒。為防止這類行為發生,父母要滿足孩子合理的需要。若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就要把原因告訴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一旦發現孩子有這種不良行為,父母要嚴肅批評,但不能不容分說就加以打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白县| 株洲县| 五莲县| 石柱| 章丘市| 鄄城县| 含山县| 石首市| 天水市| 双江| 富蕴县| 犍为县| 阿荣旗| 县级市| 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 天等县| 武夷山市| 长沙县| 鸡泽县| 彝良县| 全椒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口县| 奉化市| 义乌市| 长春市| 江津市| 垫江县| 普陀区| 潞城市| 岳阳县| 淮阳县| 闸北区| 赤城县| 溧水县| 新河县| 中山市| 延津县| 华容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