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讓孩子敢于做冒險的事

教子心經

父母要讓孩子去“冒險”,讓他們去體驗陌生的事物,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不要為了孩子的安全,就不許孩子去探索,那樣孩子就會成為永遠駛不出港口的“船”。當然,在鼓勵孩子冒險的同時,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有這樣一個實驗。

有4只猴子被關在一個密閉的房間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猴子餓得吱吱叫。數天后,有人在房間上面的小洞里放了一串香蕉,一只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步沖向前,可是當它還沒拿到香蕉時,就被預設機關潑出的熱水燙得全身是傷。大猴子沒有吃到香蕉回來了。

后面三只猴子仍依次爬上去拿香蕉,同樣被熱水燙傷。于是猴子們只好望“蕉”興嘆。

又過了幾天,進來一只新猴子。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被其他3只猴子制止,并告訴它危險,千萬不可嘗試。

實驗員又再換進一只猴子,當這只猴子想吃香蕉時,所有的猴子仍然像上次那樣,上來加以阻止。

當把所有的猴子換過一遍后,仍沒有一只猴子敢上去碰香蕉。

后來,實驗人員把熱水機關取消了,但猴子們對唾手可得的盤中餐——香蕉,則奉若神明,誰也不敢前去享用。

現實社會中,當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時,特別是接觸一些看上去有些危險的事情,父母們常常面帶恐懼地告訴孩子:那里不能去,太危險了;這個地方不能呆,有危險……于是孩子們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往往不敢嘗試。孩子的“冒險”精神就被嚇跑了。

探索就存在著險情,但是不能因為有這種可能的險情,而禁止孩子“冒險”,要是這樣,孩子就不可能成為有創造性的人。

如果孩子缺乏冒險精神,便容易墨守成規,不敢去體驗陌生的事物。而這樣的孩子,就會缺乏創造精神,不敢自己嘗試去做事,往往會成為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告誡父母:“孩子在六、七歲的時候已經應該在他自己的行為當中冒一冒險了,你們應該看著他冒險,應該在一定的程度上允許他去冒險,以便使孩子成為一個勇敢的人,以便使孩子不要完全由于你們的責任心的影響而形成這樣的性格:媽媽說過了,爸爸也說過了,他們什么都知道,一切應該由他們來決定,我將要按照他們所說的那樣去做?!?

作為父母,應當適當地鼓勵孩子冒險并給孩子創造一些冒險的機會。

1.父母要有心理準備

父母要從容對待孩子的一般冒險心理或行動。如孩子很想知道電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實驗,讓兩根電線相碰發出火花,讓火燒掉孩子剪下的頭發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險的滿足感,同時也懂得了更多的知識。

2.要讓孩子了解冒險行為的性質

父母還應讓孩子知道,有些有風險的工作或事情,如登山、航天、探險,是需要特殊訓練的。只有現在好好學習,練好身體,培養起良好的心理素質,將來才有可能從事這樣的事業或活動。正確引導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是送給孩子的寶貴精神財富。

3.對孩子進行鼓勵

要冒險就有可能遇到困難、危險、失敗,這些自然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東西,如果父母因為孩子的某些冒險做法而責備他,訓斥他,孩子就會漸漸地變得不敢去探索。也許孩子的一些行為看起來有些單純、簡單,甚至有些愚蠢,但這些都沒關系,只要父母經常給孩子鼓勵,多贊揚他的行為,就能使他得到鼓舞,并逐漸增加冒險精神。

4.放手讓孩子去冒險

父母對孩子放手較少,總希望孩子生活在自己的庇護下,認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長大,才能在一個合理而安全的環境里成長為有用的人。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如果父母能夠大膽放手,多讓孩子去體驗,去鍛煉,去實踐,孩子的能力就能夠得到增長,并更加愿意去嘗試,去探索。反之,如果父母老是不敢放開緊握著孩子的手,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膽怯、內向,從而無法嘗試新事物。

需要指出的是,父母在支持鼓勵孩子冒險的同時,要注意冒險活動的科學性、適當性和安全性。

1.要講究冒險活動的科學性

給孩子冒險的機會,并不是說不講科學地蠻干。例如,不能因為要給孩子冒險的機會,就讓孩子將手指伸進電源插座里摸帶電的銅片;也不能因為冒險,就讓孩子模仿電視上的那些“奇人們”踩燈泡、吞鐵釘、嚼玻璃等等。這是因為這些行為要么是違反科學的,要么是必須經過特殊的訓練才能做到的。

2.要注意冒險活動的適當性

一方面,在讓孩子冒險前,父母們應當對冒險活動的安全性作一個評估,確保冒險活動的危險程度是在孩子能夠自己解決的程度范圍內。另一方面,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具體確定孩子冒險活動的危險系數。當孩子還處于低齡階段時,冒險活動的危險系數應當相對小一些,當孩子年齡稍微偏大一點之后,可以適當加大危險系數。

3.要確保冒險活動的安全性

孩子進行冒險活動,父母應當確保其安全。例如,孩子登山時,父母應當跟在孩子的身后;孩子學溜旱冰時,父母應當給孩子帶上頭盔、護膝等防護設施;孩子學游泳時,父母可以跟在孩子的旁邊;孩子學劃船時,父母應當為孩子配上救生設備。

相關小故事

絕處逢生

1994年5月,一艘名叫“黃蜂號”的美國核動力潛水艇在波羅的海執行巡邏任務時,突然發生了意外故障,失去控制的潛水艇急速下沉,艇內的23名船員被沉入海底43米處。

由于海水壓力過大,他們根本就不能出去,即使能出去,強大的壓力會把人壓成肉餅??墒侨绻卦谕龋貌涣硕嗑?,人人都會因缺氧而死。

艇長米蓋羅尼在啟動通氣蓋時,被鐵蓋子猛地擊中頭部,立即倒在血泊中死去。在緊要關頭時,失去了主帥,大家更是驚慌失措,亂成一團,感覺死神離他們越來越近了。

就在這關鍵時刻,忽然有人用高亢的嗓音說:“伙計們,大家不要亂,靜下來動動腦筋,可能我們會在絕處逢生的!”

眾人的眼光集中盯在這個說話人的身上,才發覺講話者是炮手貝利,盡管他只有28歲,可是在艇內已經工作了8年,是個老練而出色的炮手,他的特點就是頭腦靈敏,臨危不亂。

“伙計們,我宣布,從現在開始,由我擔任代理艇長大家都要聽我的指揮!”

貝利的果斷和冷靜,使大家鎮靜了下來,大家不約而同地紛紛點頭,表示愿意聽從他的指揮。

大家一起開動腦筋,主意一個接著一個地提出來,但不是不切實際,就是不具備所需條件無法實現。

貝利也漸漸焦急起來,他心神不寧地在艙內來回徘徊,上牙咬著下唇,雙眉緊鎖著,眼光突然停留在一箱魚雷。驀地,他的腦海中閃過了一個念頭:魚雷可以從炮口發射出去,能不能把人當作魚雷從炮口發射出去呢?

貝利把自己的設想說了出來,伙伴們聽后頓時嚇得目瞪口呆,人當作“海底肉彈”從炮口發射出去,這在人類海軍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

貝利鎮靜地說:“人和魚雷粗細差不多,所以肯定能從魚雷發射管中發射出去,我可以把射程控制在43米左右,使人安全地到達海面?!?

“可是這樣做安全嗎?”一位名叫杰森的船員膽戰心驚地問。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必惱季加猩竦哪抗鈷哌^杰森,語氣堅決地說,“關鍵就要看我們的毅力和勇氣了!膽小的在后面,膽大的在先上!”

大家呆了幾分鐘后,不得不同意試試貝利的設想,因為艙內的氧氣已用得差不多了,除了冒險執行這個方案外,沒有別的選擇了。

接著,貝利簡單地把要求說了一遍:“把活人當作魚雷發射,每個人在被發射前,必須排清肺部的所有空氣,再屏氣半分鐘,否則,活人就會因肺部擴張而爆炸,就像海底的魚不小心竄到海面上內臟爆炸一樣。”

看到有些船員滿臉驚恐的樣子,貝利斬釘截鐵地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爭??!開始準備,氧氣已經不多了!”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潛水員羅伯遜。他在呼完肺部空氣后,馬上屏住了呼吸,不一會兒,他的臉開始變紅,轉而由紅變白。他發現自己有點支持不住了,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屏住氣。就在這一剎那間,貝利按動了魚雷炮的開關,透過觀察孔,貝利看到魚雷炮的炮管以強大的氣流排開了周圍的一小片海水,緊接著,一個黑影從涂有塑料防水膠的發射管口沖出,一眨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羅伯遜被發射出去,不過是死是活誰也不知道。

接下來進行得很順利,船員一個接一個地被魚雷發射到海面上,連“膽小鬼”也被送了上去,最后只剩下貝利自己一人了。這時除了他自己外,潛艇內已別無他人,所以他只有靠自己來按動電鈕了。

此時艙內的氧氣已消耗殆盡,如果他不能在5分鐘內把自己發射出去,那他就要留在海底做“烈士”了。他長長地做了個深呼吸,然后慢慢地往外排氣。他竭盡全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當肺部的空氣被他一點一滴地擠完后,他馬上開始凝神屏息地啟動了開關,迅速鉆入了炮膛。

“轟”的一聲,貝利只覺得自己的身子在向上猛飛,他的耳朵有點痛就像是飛機迅速拉升時的感覺那樣,一剎那,他的耳朵聽到了的水聲,他睜開眼,發現自己已經在水面上,真是不可思議!

貝利看到水面上有好幾個頭在一上一下,他知道這是他的戰友們,他高喊:“我也上來了!”

就這樣,在面臨死亡的危險關頭,炮手貝利果斷勇敢地冒了一次險,利用發射魚雷的原理,把人當作“海底肉彈”從炮口發射出去,最后使23名船員全部獲救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略阳县| 崇州市| 遵义市| 建昌县| 西平县| 游戏| 二连浩特市| 平乡县| 栖霞市| 通江县| 大悟县| 芒康县| 石阡县| 宜宾县| 上蔡县| 淄博市| 北流市| 长寿区| 桐柏县| 分宜县| 滨海县| 财经| 陕西省| 长顺县| 汝州市| 兴安盟| 西畴县| 辽阳市| 华宁县| 绿春县| 靖宇县| 湄潭县| 河北区| 武义县| 于田县| 大冶市| 商洛市| 嵊州市| 兴义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