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得到更深層次的運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然而,信息化帶來的網絡安全威脅范圍和內容也不斷擴大和演化,全球網絡安全形勢與挑戰日益嚴峻。世界各國紛紛將網絡安全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目前有70多個國家制定了網絡安全方面的國家戰略。國際網絡安全相關政策立法也呈爆發趨勢,紛紛建立全方位、更立體、更具彈性與前瞻性的網絡安全立法體系,不斷推動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內容與平臺治理、網絡安全審查、反恐與情報、網絡監控和執法、物聯網安全、密碼管理、犯罪和刑罰等“行動域”的立法進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和全面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我國網絡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走出了一條既與國際接軌,又不乏中國特色的網絡安全法治之路。從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2011年修訂)到200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9年修正)再到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規的不斷優化,我國網絡安全法治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出境評估、網絡安全審查等重要制度基本建立,整體上實現了網絡安全立法從無到有,從碎片式到體系化,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轉變,為我國互聯網健康、有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本書依據網絡安全管理、網絡信息內容安全、個人信息保護、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網絡著作權保護與管理以及互聯網金融、網絡游戲等特定領域安全保護6類板塊對我國龐雜、分散的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全面、系統、有序的梳理,從中可概覽我國網絡安全法治建設40年來的立法進程和成果,為網絡安全相關學習者、從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書。
是為序。
黃道麗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