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于《英憲精義》的對話
- 論文寫作基本公式
- 劉大生
- 544字
- 2022-05-11 16:27:22
大學生:請教老師,《英憲精義》是一本什么性質的書?
法學家:“英憲”是英國一位著名的貴族。“英憲精義”是“英憲精子之演義”,也就是“英憲子女之演義”的簡稱。它屬于文學性質,類似于《三國演義》《隋唐演義》。
大學生:《英憲精義》的作者是誰?
法學家:據說是莎士比亞的干女兒,黛絲小姐。
大學生:我的同學將《英憲精義》翻譯成中文出版了,想申報一個科研獎,請問在哪個學科申報比較好?
法學家:文學,當然是文學學科啦!
大學生:有個同學發表了一篇《〈英憲精義〉核心思想研究》的文章,想申報獎學金,請問在哪個學科申報比較好?
法學家:核心學、思想學或者哲學。
大學生:還有一個同學想以《〈英憲精義〉漏洞研究》為題,寫一篇憲法學碩士論文,請教您,這個選題可行嗎?
法學家:胡鬧!這明顯是漏洞學嘛,與文學有何關系?與法學有何關系?與憲法學有何關系?
大學生:有位同學想以《英憲歷史斷代研究》為題,做一篇憲法學博士論文,您看可以嗎?
法學家:不可以。望文生義,顧名思義,這是斷代學的選題嘛,至多可以算歷史學的選題,怎么弄也不是憲法學啊!你們這幫學生怎么回事呀?怎么什么都不懂呀?和你們說話,簡直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大學生:謝謝老師批評!二十年以后,當我有您這么大歲數的時候,我會去當兵的。
2012年5月,首發黨主立憲法律博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