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謳歌祖國抗戰

“嘡!嘡!嘡!”一陣清脆悅耳的銅鑼聲在鬧市區響起,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鬧市區。“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雄壯的歌聲在市區上空回蕩。這是新加坡銅鑼合唱團在向僑眾和當地居民進行抗日宣傳演出。

1937年底,新馬華僑組織了新加坡華僑抗日流動宣傳隊,進行抗日救國宣傳活動。1938年,國內文藝界組織的武漢合唱團赴新馬各地募捐演出,帶動了新馬華僑的文藝救亡活動。在原流動宣傳隊的基礎上,新加坡銅鑼合唱團成立了。該劇團名字的寓意是,合唱團的歌聲像銅鑼一樣有號召力,召喚民眾起來抵抗日本的侵略,掀起抗日救亡運動。合唱團的發起人為彭光涵等幾十人,團員大多是華僑中學、南洋女中、南洋女校、中華女校、英華女校的男女學生,也有不少是各階層的愛國華僑青年,合唱團每星期三、星期五進行練唱。

合唱團演唱的抗日歌曲有《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中華民族不會亡》《保家鄉》《游擊隊歌》《犧牲已到最后關頭》《打回東北去》《救國軍歌》《保衛中華》《延安頌》等幾十首。團員們深入學校、工廠,出沒椰島蕉林,使抗日救亡的歌聲傳遍新馬及東南亞各地。由于合唱團是曾向英殖民當局備案注冊的合法公開組織,英商百代唱片公司請他們去灌制唱片。因而,他們的救亡歌聲廣泛流傳開來,合唱團的聲譽一時震撼了新加坡城。

后來由于英殖民當局頒布禁止學生參加抗日活動的法令,舉行罷課抗議的學生被鎮壓開除,合唱團的宣傳活動轉入低潮。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攻新馬前夕,戰局緊張,英殖民政府接受馬共合作抗日的建議,合唱團又重新活躍起來,并大張旗鼓地通過新加坡廣播電臺進行廣播演唱,直到新馬淪陷。

盧溝橋事變后,新加坡華僑林慶年、林謀盛、莊惠泉等近20人發起組織業余京劇社團,定名為新加坡“平社”,進行宣傳義演,曾在新世界、大世界、快樂世界等各游藝場多次演出。1939年9月2日,南僑第三次游藝會星華籌賑會在新加坡隆重舉行。是晚,七八個劇院的劇團登臺演出,直至深夜。演員們不辭辛勞,愛國熱情可嘉。各臺演出怡情悅目,救亡歌聲激動人心,臺下觀眾座無虛席。1940年1月,新加坡業余、精武、機器行、華聯公學四大劇團聯合演出名劇《鳳凰城》,劇中描述東北義勇軍司令苗可秀英勇抗日,最后被俘悲壯獻身的動人場面。觀眾情緒隨劇情波動起伏,宣傳效果良好。

1938年上半年,馬來亞吉隆坡華僑黃志強、顏金榜等10余人,在黃伯才、張郁才、戴子良、官文森等人支持下,發起成立馬華蜜蜂歌劇團,深入新馬各地巡回義演,演出《到敵人后方去》《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中華民族不會亡》等一批抗日歌曲。演出形象生動,觀眾深受感染。

泰國華僑在抗戰前期成立秋田劇社。青年演員們將蕭軍的《八月的鄉村》更名為《李七嫂》,改編成五幕大型話劇搬上舞臺。演員為演好在冰天雪地中抗擊日軍的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人物,先是跑到曼谷書店、圖書館翻閱有關我國東北的各種資料,然后趕排三個星期,先在學校、夜校、社團等單位演出。在泰國著名僑領蟻光炎的支持下,劇社到曼谷總商會大禮堂光華堂公演,影響很大。

越南華僑青年組織了國防話劇流動宣傳隊,隊員們到各地演出抗日節目,為祖國抗戰募捐。后因法國駐越南殖民當局的限制破壞,全體隊員回到廣東東江參加抗日游擊隊。戰時緬甸華僑流行著經過改編的《義勇軍進行曲》:“起來,遠居海外的人們,把我們的金錢筑成祖國新的長城,……緬甸華僑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華僑演出各種文藝節目宣傳抗戰,這種戲劇救亡活動,一直持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南洋淪陷。

歐美等地的華僑也開展了歌頌祖國抗戰的文藝救亡活動。1939年3月,瑞士華僑婦女在首都伯爾尼表演各種文藝節目,并到各地舉行宣傳抗戰演講會。

抗日救亡的歌聲回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響徹在美國各大城市的上空。在芝加哥,1940年初,華僑救國后援會舉行千余名觀眾參加的戲劇籌款活動。華僑藝術家關文清、曹綺文裝扮成難民父女,演出戲劇《放下你的鞭子》。他們演唱的流亡曲,凄涼悲愴,催人淚下,激動的觀眾紛紛往臺上投擲銀錢紙幣。在積彩,1941年4月20日晚,華僑召開游藝會,彩燈五光十色,節目豐富多彩。藝壇名人唱曲演劇兩幕,加插李子林唱《滿日烽煙悲國難曲》,梅毓松揚琴獨奏。入場券收入達國幣萬余元。在紐約,1943年由50多名華僑組成學建歌詠團到紐約各大廣播公司和音樂堂演唱《起來》《救國軍歌》《抗戰歌》等激昂雄壯的抗日歌曲,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人數很少的非洲東南部馬達加斯加島的華僑,也高唱抗日救國的歌曲。塔馬塔夫省華僑陳禮德、陳文石組織了華僑劇團,有團員60人,設有編劇、導演、配景、道具、化裝、音樂、燈光等11個小組,編排演出粵劇、京劇、話劇、歌舞等節目。每逢七七抗戰紀念日,該劇團都公開演出,歌頌宣傳祖國抗戰。

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悉尼,1939年7月,由華僑黃家權組織成立僑青話劇研究社,在當地公演救亡劇《營溝路上》,推動了當地僑胞的愛國救亡活動。

華僑的戲劇宣傳活動,主要是在廣大僑眾中進行,通過廣大僑眾直接影響僑居地人民,這是一種間接而又有成效的抗日宣傳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乌兰浩特市| 濮阳市| 赣榆县| 廉江市| 昭通市| 贵南县| 霍城县| 邢台市| 长寿区| 武功县| 墨脱县| 湘西| 江城| 云阳县| 图木舒克市| 重庆市| 苍梧县| 剑阁县| 永新县| 建宁县| 黄骅市| 怀集县| 玉山县| 汤原县| 安宁市| 曲靖市| 汾阳市| 芒康县| 山东省| 扶风县| 西盟| 舒兰市| 丁青县| 瑞金市| 拜城县| 长乐市| 繁峙县| 桓仁| 丰城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