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在不確定的社會中尋找確定性
朱永新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民進中央副主席
這些年來,我的案頭上似乎總有湛廬的書。
如果說,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名著更多的是致力于經典之作的翻譯的話,那么湛廬則是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了當代偉大思想家及其作品之上:從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的《語言本能》《心智探奇》《思想本質》《白板》《當下的啟蒙》,到“多元智能理論”提出者霍華德·加德納的《智能的結構》《多元智能新視野》《從多元智能到綜合思維》,再到斯坦福大學前校長約翰·漢尼斯的《要領》、蘋果教育前副總裁約翰·庫奇的《學習的升級》、國際AI教育學會會長羅斯瑪麗·盧金的《智能學習的未來》,以及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斗級專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的《園丁與木匠》?;叵肫饋淼脑?,我喜歡的許多當代思想家,幾乎被湛廬“一網打盡”。
敏銳的眼光,驚人的魄力,“跑馬”的精神
認識韓焱之前,我一直很難理解,一家民營出版公司,為什么會有如此敏銳的眼光和驚人的投資魄力?
2019年7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湛廬的創始人韓焱。記得那是剛剛提到的蘋果首任教育掌門人約翰·庫奇先生來華,湛廬作為出版方為他舉行了歡迎晚宴,并邀請我擔任嘉賓陪同。作為創始人和東道主,韓焱動情地為我們所有人介紹了她的出版使命與理念,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我也因此與庫奇進行了一場很有意思的對話。
后來,我又先后幾次受邀到湛廬訪問,與漢尼斯、盧金等進行視頻對話,得以近距離感受湛廬與韓焱的個性和魅力。
第一次去到湛廬的人,總會被一個特別的地方所感染,那就是湛廬作者墻。在整整兩面墻上,有幾百位大名鼎鼎的作者和譯者以及他們的作品,這是讓整個湛廬人引以為傲的地方,也是讓所有參觀者都覺得震撼的地方。毫不夸張地說,他們都像我上面提到的思想家一樣,是各個領域的理論奠基人,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全球知名趨勢專家,以及頂尖的認知科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等。韓焱驕傲地告訴我,湛廬的重磅作者有1 000多位!難怪有人稱她是全球前沿思想的“天才捕手”。這也讓我再一次驚嘆于韓焱的視野以及眼光,我想只有擁有這樣眼界的人,才能與偉大的思想產生真正的連接。
還有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地方,那就是湛廬的馬拉松墻。雖然知道韓焱和她的團隊在思想的挖掘上充滿了獨到性,但是當知道她還是一位馬拉松跑者時,我對她的認知就又多了一層。湛廬的馬拉松墻上有許多不同等級的證書。韓焱和她愛人曉暉以及整個創始人團隊都是頗為專業的馬拉松跑者,她本人更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跑者之一。有趣的是,在她和曉暉的帶領下,全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愛上了馬拉松,而不追求急功近利,堅持長期主義,有足夠的耐心去尋找、出版好書,馬拉松也因此成為公司的文化基因。我想對于她來說,馬拉松不僅是一場體能的競賽,而且變成了一場思想的追逐。他們所有人都樂在其中。
從“盜火”到“點火”,有思考的人生才更值得過
從來沒有一種成功是無中生有的,湛廬和韓焱也不是。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韓焱在創立湛廬之前,就在這個領域有非常出彩的成績。她24歲進入西蒙&舒斯特工作,為國內引入了很多知名的商業圖書。當時說實話,國內還沒有什么商業圖書,受大環境的影響,那時候大家對這類圖書非常渴望。隨后,她又加盟機械工業出版社,在華章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現在被很多人奉為經典的“管理大師德魯克世紀經典系列”就是韓焱當時引入的。再后來,她創辦了湛廬??梢哉f,她在出版業耕耘的20多年取得了相當了得的成就。在我看來,她就像一個“盜火者”,這么多年源源不斷地把最前沿的思想之火引入國內,功不可沒。
前不久,韓焱告訴我,她的新書《把思考作為習慣》就要出版了,希望我作為湛廬成長的支持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作為她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介紹人,能夠為這本書寫一篇推薦序。
盡管工作緊張、事務繁重、“欠賬”太多,我還是無法拒絕這份美麗的邀約。不僅僅因為她是眾多優秀作品的出版人,是對話過眾多最偉大頭腦的思想者,還因為她是我們中國民主促進會的會員。
這么多年來,我看到韓焱在“對話最偉大的頭腦,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的理念上一直進化與迭代。在我看來,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方面,閱讀最偉大的經典,本身就是對話最偉大的頭腦,就是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另一方面,與其說最偉大的頭腦告訴你具體的知識或方法,不如說他們是教你學會思考。韓焱的這本書告訴我們,今天的很多人讀書總是想盡快從書中得到“干貨”,找到立竿見影的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這其實是一種懶漢思維,是一種留在舒適區的閱讀方法。
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本書是韓焱的“讀書”筆記,是她對話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甚至物理學家的讀書筆記,她先從他們那里“盜火”,尋找各種各樣的思維工具,然后再“點火”,搭建起屬于她自己的思維框架和工具箱。不過,使用這些工具本身也是需要思考的。韓焱的這本書就是想告訴人們,所有的思想都有其時空的適用性和局限性,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答案不可能輕易地出現在書籍之中,生活也不可能有任何標準答案。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意思是:如果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人生。而韓焱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人們學會思考,把思考作為習慣,豐富思維工具箱,做到能從一個問題遷移到另一個問題,讓自己的人生更值得過。在某種意義上,他們的時空產生了融合。
寫于北京滴石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