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讀說明
“注”,指讀書時有疑問、有感悟,即在旁作出說明,寫出自己的體會與解釋。
“讀”,指把書的內容讀懂,同時還要進行邏輯整理,以通暢的行文書寫出來。
邊“注”邊“讀”,遂成此書。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帛書《老子》原文對比傳世版《道德經》原文。
本書所用帛書《老子》原文,是以長沙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校勘的帛書《老子》合訂本為底本,參考中華書局1996年版高明先生《帛書老子校注》校訂的帛書甲、乙本,重新進行斷句與文字修正而成的版本。
本書所用傳世版《道德經》原文,是中華書局2008年版樓宇烈先生《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校訂的王弼通行本。
注:帛書甲、乙本均不分章,為便于與通行本對照查閱,本書按帛書篇次,《德經》在前,《道經》在后,依今本章節進行分段。部分位置錯亂的章節如第24、40、41、80、81等章,以帛書經文次序為準。
二、帛書《老子》與傳世版《道德經》版本差異注釋。
本書著重列出帛書與通行本多達139處重大差異,以數字序號“①”的樣式在帛書原文中進行標注,同時在“版本差異”項中作詳細闡釋。
三、帛書《老子》白話文直譯。
本書81章內容,每一章均有“直譯”項,用直白易懂的語言,精準翻譯帛書原文。字句對應的同時,做到通順流暢,邏輯清晰。
四、帛書《老子》字句注譯、解讀。
本書81章內容,每一章均有“解讀”項,對帛書原文逐句詳解。重要、疑難的字詞,單獨注釋,結合字形、字義、全文關系等,進行深入、透徹的解析。
五、帛書《老子》全文注音。
帛書中有一些生僻字、多音字,字的讀音對語義認知也會造成影響。為便于讀者確立字義與發音,正確誦讀經典,特在“附錄”項加入本書校注的帛書《老子》全文,逐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