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控制朝政
- 后三國演義:隋唐的誕生
- 孤鴻影哦
- 18104字
- 2022-06-03 17:56:41
1.河陰之變
528年三月二十八日,爾朱榮反了!
屬于梟雄的時代正式開啟。當然,沒有上帝視角的北魏朝廷的確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胡太后聽說后,非??謶?,將王公大臣全部召入宮中商議對策。皇族宗室和大臣們都很痛恨胡太后平日的所作所為,因此沒有人發言。元順、袁翻等人一言不發,冷眼旁觀這一切。投機分子元徽也突然明哲保身,表示和胡太后劃清界限。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徐紇、鄭儼二人。對呀,你倆不是能么?不是上躥下跳么?
死馬當活馬醫,筆桿子徐紇掩飾住內心的害怕,一臉不屑地說:“爾朱榮這個小胡人,竟敢起兵冒犯朝廷,文武禁衛軍足以將他制伏。只要守住險要地區以逸待勞,爾朱榮的孤軍千里而來,兵馬疲憊不堪,一定能夠打敗他?!?
從戰術上來說,徐紇的安排確實沒啥問題,至少不是未戰先逃、把險要拱手讓人嘛。
胡太后認為徐紇說的很對,任命小情人、黃門侍郎李神軌為大都督,率兵迎擊爾朱榮,副將鄭季明、鄭先護率兵守衛河陽河橋口,武衛將軍費穆駐扎在小平津(孟津區東北,黃河渡口)。也就是說,鄭先護守著河橋的北邊,費穆守著河橋的南邊。鄭先護、鄭季明是鄭儼的堂兄弟。
這里有必要單獨說河陽這個地方。河陽,字面意思,也就是黃河的北面,地方在焦作市孟州西南黃河邊,北魏在這里建置了河陽縣城。黃河上有河橋,北連孟州市西南,南接孟津區東北,是洛陽的北大門。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河陽將成為歷史主舞臺之一,各方勢力圍繞此處反復爭奪,或南下進攻洛陽,或北上謀求河北。
這里是戰略樞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說,北魏真的守住了這里,確實會給爾朱榮造成巨大困擾。
可是黃河這么長,并不只有河陽這一個渡口呀。正如萬里長城防不住游牧民族、馬奇諾防線擋不住德國人一樣。此路不通,繞路就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難度高一些。沒有橋,可以自己準備小船嘛。
是的,爾朱榮和元子攸都沒把河橋當回事。
爾朱榮的軍隊到達河內郡(河南焦作沁陽市)后,做了兩手安排:一,派王相秘密進到洛陽城,迎接長樂王元子攸;二,派楊檦安排渡河的船只。楊檦出身正平郡(山西運城新絳縣)楊氏,祖上世代為官,豪氣干云,敢想敢干,在爾朱榮大軍南下的時候投靠的。
四月初九,元子攸與他的哥哥元劭、弟弟元子正偷偷從高渚(孟津縣內,河橋附近)渡過黃河。
初十,雙方見面。爾朱榮看到元子攸就下跪痛哭:“微臣沒有保護好皇帝(元詡),真是罪過?!?
元子攸知道爾朱榮的用意,叫他起了身,心里想著:“我一定要讓大魏重振旗鼓,殺掉胡太后,奪回元氏江山。”
元子攸容貌俊美,內心堅韌,做事果斷,這些年一直潛伏在宮中,他知道胡太后是怎樣的跋扈囂張,他知道兄弟元詡是怎樣的委屈,他也知道爾朱榮是在利用他。但都不重要,只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他有信心能夠控制爾朱榮。
十一日,爾朱榮帶著幾個心腹和少量士兵,在高渚渡過黃河。在爾朱榮的頂禮膜拜下,元子攸登基稱帝。元子攸任命元劭為無上王,元子正為始平王。封爾朱榮為太原王,任命他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相當于全國的軍隊總司令、總理兼皇帝私人首席秘書。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鄭先護其實是元子攸的發小,二人關系很好的,胡太后不知道;費穆,早就投靠爾朱榮了,胡太后還是不知道。還有什么懸念呢?鄭先護、鄭季明打開城門,讓爾朱榮的大軍入城,軍隊順利通過河橋,來到黃河南岸。李神軌帶著大軍慢悠悠走到南岸時候,發現大勢已去,還沒接觸就逃跑,不過運氣不好,被侯景的部隊給逮住了。
大局已定。
大難臨頭各自飛。徐紇假傳圣旨夜里打開宮殿大門,牽出了十匹御馬,向東逃奔了兗州。鄭儼也逃回了滎陽老家。兩個心腹兼情人都跑了,跑之前都沒管胡太后。
胡太后還在宮中呼喚著鄭儼、徐紇的昵稱,可是這倆“親愛的”卻再也沒有回復她,她這才認清了所謂的愛情不過是玩笑,她知道原來“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她眼里填滿了絕望。
胡太后哭著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可是所有大臣全都支支吾吾,沒有一個有什么辦法,沒有一個血性男子戰出來說要和爾朱榮這個亂臣賊子血拼到底。他們的臉上、眼里、心間都寫滿了“投降”二字!大家都在想著怎么討好新主子爾朱榮呢,誰會站出來為胡太后這個禍國殃民的女人拼命呢!
胡太后這時候才明白過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投降爾朱榮,唯獨她和小皇帝元釗不可能投降。沒事兒的時候,北魏帝國可以被自己隨意折騰,大家屁都不敢放一個,一旦大廈將傾,最終背鍋的只能是自己。
一旦從權力的寶座上跌倒,等待著自己的只有死亡,沒有第二條路。
胡太后偏偏要選擇第二條路。她手起刀落,把自己的頭發全部剃光,帶著全部的宮女,跑到永寧寺去當了尼姑。
洛陽城的平等寺門外有一尊高二尺八寸,相貌莊嚴的佛像,它經常會發生一些奇異景象,多次預言了國家大事的發生。在爾朱榮渡過黃河這天,這佛像面有悲容,雙目垂淚,整個佛像都被浸濕了,當時人稱之為“佛汗”。這件事傳開后,京城的百姓都跑去觀看。有一個和尚用干凈的棉花擦拭它的淚水,才一會兒的工夫,棉花就濕透了。
這件事自然被佛教信徒胡太后知道了,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都已經不問世事了,爾朱榮應該會放過我了吧?!焙筮@樣安慰自己,戰戰兢兢地敲著木魚。
十二日,爾朱榮到達洛陽,文武百官在元雍的帶領下笑臉相迎,就差沒有張燈結彩、鑼鼓喧天了,大家還捧著皇帝印璽,前往河橋迎接元子攸。爾朱榮對這些人沒什么好感,這些人不過是迫于形勢才來投靠的,一個個都是帝國的蛀蟲罷了,他只是用鼻子出氣,質問道:“太后和皇帝呢?”
“報告太原王,太后去永寧寺了?!痹哼~著從容的步伐走出來,作為百官代表,他向爾朱榮投去了橄欖枝。
聽說胡太后當了尼姑,爾朱榮又氣又笑,他朝著元天穆說:“這個禍國殃民、弒君的兇手,居然拍拍屁股跑了?我不抓住這老娘們兒,還能給天下人交差?”
元天穆點頭稱是。
十三日,侯景把胡太后從永寧寺中揪出來了出來,也帶來了小皇帝。爾朱榮和胡太后開始了一場辯論。
胡太后:“阿彌陀佛,太原王,我已經遁入空門,不知找我來所為何事?”
爾朱榮:“何事?哈哈哈,意思,你對你犯下的罪行撇得一干二凈了?”
胡太后:“我只是一介女流,家里的男人沒用,你要我一個女人來為整個帝國的興衰榮辱背鍋么?”
爾朱榮:“你一手把持朝政大權,請問,我不找你問罪我找誰?明帝(元詡)難道不是你殺的?”
胡太后看到了爾朱榮臉上的不屑和憤怒,她知道自己辯不過,開始了一哭二鬧。爾朱榮哪兒管你這個,這次進軍洛陽就是要給前任皇帝元詡報仇的,胡太后必須死才能保證他這次行動的合法性。
爾朱榮只是輕輕揮一揮手,手下的幾個壯漢提著胡太后以及這個“非法”的皇帝元釗,就扔進了黃河。
胡太后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她的一生是多才多藝的,是柔情似水的,是多災多難的,夾在皇帝和群臣之間,夾在元雍、于忠、崔亮、元叉、劉騰等權貴之中,有淫亂的一面,也有無奈的時候。
我們不應該讓一個弱女子來承擔帝國的興衰,“紅顏禍水”的論斷沒有絲毫意義;同時,作為皇權的代言人,胡太后對北魏的摧殘卻也難辭其咎。希望來生,胡太后投胎一個平凡人家,嫁一個愛她的、長命的男人。
看到爾朱榮的斬首行動,百官恐懼,匍匐在地上不敢抬頭,更不敢給胡太后以及元釗喊冤。
費穆走上前來:“老大,老臣有要事要說?!?
“老將軍請講?!?
費穆低聲道:“現在您兵馬不足萬人,之所以能長驅直入洛陽,因為打著為先帝報仇的旗號,順應了民心。但咱們沒有打一次漂亮勝仗,時間久了,這洛陽的百官就知道了您的虛實,不如趁現在趕緊樹立權威,大行誅罰,讓天下人知道您的手段,除舊布新才是正道?!?
慕容紹宗很震驚,急忙勸阻:“太后荒淫、小人當道,咱們才起兵整肅超綱,現在如果不分忠奸全部殺掉,老百姓可能拍手叫好,但得罪了士大夫集團,以后的朝廷還怎么運轉?畢竟這天下還是貴族的天下?!?
費穆和慕容紹宗的想法到底孰是孰非?都有道理。殺人很容易,就看你殺人后能否擺平局面。擺平了,就是英雄;沒有擺平,那就是屠夫。
爾朱榮當然知道這天下是二代的天下,
爾朱榮下定了決心,他準備干一票大的。
爾朱榮笑著對元子攸說:“陛下,咱們還是得先祭天告慰列祖列宗,才能名正言順呀?!?
看爾朱榮說得如此誠懇,元子攸答應了。
祭天,是皇帝才能干的事,是最盛大的禮儀,百官必須到場,見證這一輝煌時刻。爾朱榮就是想通過這一時刻,把那些貴族們一網打盡。
不一會兒,丞相高陽王元雍、中山王元略、司空元欽、冀州刺史封回(封隆之老爹)、中書舍人李神軌、黃門侍郎袁翻、黃門郎王遵業、王誦等兩千多文武重臣來到了黃河南邊。
爾朱榮等大家都到齊了,直接打斷了元子攸的祭天儀式,突然變了臉色:“孝明帝暴崩,天下大亂,都是你們這些人導致的,欺君罔上、貪污暴虐,你們幾個是干凈的?”
元子攸和大臣們都愣在原地,沒想過爾朱榮會來這么一出。很快,費穆、侯景二人帶著騎兵隊,包圍了這兩千人。
掌握了大局后,爾朱榮平靜了下來,把視線對準了為首的元雍:“高陽王,你帶頭炫富攀比,揮霍國家財產,私下里又對陛下不忠心,陰謀篡權,你該當何罪?”
元雍確實被質問住了。這些年,他經歷過太多的政治變動,見過太多人世浮沉,他依然高高在上,像個不倒翁那樣,在北魏政壇穩如泰山。
元雍參與了把胡太后推向臺前,參與和元懌執政,也參與了“宣光政變”囚禁胡太后,也參與了廢除元叉重新迎回胡太后,任憑你風云變幻,元雍始終屹立不倒。他覺得即便是爾朱榮這種狠人,也得給自己幾分薄面。
可惜,元雍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價值。像他這樣呼風喚雨的人才是最危險的,這樣的大貴族大富豪必須死,爾朱榮才能和這些貴族徹底決裂,才能得到新一屆領導班子的認同,才能得到底層百姓的歡呼。
元雍羞愧難當,不知道說什么好。不過,他也沒有了繼續說話的機會。爾朱榮大手一揮,侯景拔出了刀,大喊了一聲“殺”!
這是一場屠殺。一邊是武裝到牙齒的爾朱榮特種部隊,另一邊是毫無準備、手無縛雞之力的公子哥、官二代,在嚎哭震天聲中,二千余高官全部倒在血泊中,元子攸嚇得癱倒在地。元詡的女人胡皇后、潘外憐也都命喪河陰。
“爾朱榮,你!”元子攸這才見識到爾朱榮的真面目。
“陛下,您受驚了,趕緊回去休息吧?!睜栔鞓s使了一個眼神,郭羅剎、叱列殺鬼二人就把元子攸架起來,送到了河橋寢宮軟禁起來。
這些尸體全部被拋入黃河,因為屠殺的地方在黃河南岸,史稱“河陰之變”。河陰之變中,被殺的基本上都是漢族高官以及漢化的鮮卑高官,也就是說,爾朱榮此舉針對的是漢化改革,針對是孝文帝改革的成果,也就是“六鎮起義”所反對的人和事。
那我們就清楚了,“河陰之變”不過是“六鎮起義”的延續,爾朱榮雖然是軍閥,但實際上他的行為和破六韓拔陵、莫折念生、萬俟丑奴、鮮于修禮、杜洛周、葛榮等革命領袖是一脈相承的。
元略的死有點可惜。元略本來因為元叉的迫害而南逃,奉命去接應徐州造反的元法僧結果被元鑒偷襲打敗,無功而返,蕭綜出鎮徐州帶著江革、祖暅之等人投降北魏,北魏以江革、祖暅之換回了元略,元略莫名其妙踏上了死亡之路。當元略在建康哭哭啼啼想回家的時候,也不曾會料到回家的代價就是慘死河陰。
2.狼子野心
血染黃河,王公貴族被自己踩在腳下,瑟瑟發抖??吹竭@一幕,爾朱榮豪情滿懷,突然覺得天下唯我獨尊,他仿佛找到了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在一旁沉默已久的高歡突然開了口:“太原王,現在正是順應民心、繼承大統的好機會?!?
高歡當然是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如果爾朱榮稱帝成功,那么有勸進之功,自己好歹也是開國功勛;如果爾朱榮不稱帝,至少自己表了忠心。反正,不論結果如何,對自己都是百利無一害。
“是呀,您若稱帝,我第一個擁護!”斛思椿笑著說。斛思椿,敕勒族貴族出身,為人見風使舵,看人下菜碟,溜須逢迎的高手,領導很難不喜歡這種下屬,時任爾朱榮大將軍府司馬。
很多下屬都表示支持,爾朱榮有點飄飄然,只是沒有表態。
賀拔岳看穿了高歡的陰謀,他大聲勸阻:“萬萬不可呀,太原王,咱們是來匡扶社稷的,如果稱帝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么!”
說完,賀拔岳惡狠狠地瞪著高歡。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爾朱榮確實飄飄然了,他有自己的判斷,他覺得自己可以嘗試一下,試試又不會有什么危險。
不一會兒,那些遲到祭天儀式的大臣來到了現場,有范陽盧氏盧道虔以及御史趙元則等,還包括“北地三才”溫子昇、刑邵和魏收。溫子昇不必多說,時年三十三,北魏第一才子,之前已多次露面了。邢邵,性情簡素,從小就是神童,才華受到過李神俊、袁翻、崔亮、元羅等人的高度評價,時年三十二歲。二人并稱“溫、邢”。魏收是西北戰場功勛卓著的魏子建的兒子,時年二十一,時任太學博士,他的名氣現在還不如前面兩位。
經過爾朱榮的授意,斛思椿開了口:“誰能替太原王寫受禪詔書的免死?!边t到的大官里滾出來一個人,他叫趙元則,他掏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禪位詔書,表示支持爾朱榮當皇帝。
斛思椿帶頭喊了起來:“元氏當滅,爾朱氏興!”
士兵們紛紛高呼“萬歲”,溫子昇、魏收、盧道虔等人也跟著一起喊,不喊就得死。
爾朱榮只是靜靜閉著眼睛,享受著這一切。晚上,爾朱榮帶著十幾個猛男,就朝著元子攸的寢宮殺了過去,當著元子攸的面,殺了他的兩個親弟弟。爾朱榮情深意切地說:“兩位王爺圖謀不軌,微臣不得已先斬后奏?!?
親眼目睹了白天的恐怖片,現在爾朱榮又給他整了一出喪尸片,元子攸的怒火徹底爆發了:“大魏失德,乾坤混亂,得力于太原王,我才能進入洛陽。我原來投奔于你,只是希望能夠活下來罷了,哪敢妄想登上皇位!將軍你逼我做皇帝,我才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如果您覺得我不行,那就換掉我,沒必要來嚇唬我。”
說完后,元子攸慢慢脫掉龍袍和冠冕,閉上眼睛,等著爾朱榮的大刀。爾朱榮一看這皇帝居然這么硬氣,一時失去了主意。這皇帝誰不想當?已經到了這一步,還用你小子教我做事?爾朱榮安慰了元子攸幾句,退出來就開始謀劃稱帝的事情。
稱帝總要搞一些祥瑞,以證明自己天命所歸。爾朱榮命令手下給自己造銅像,連續造了四次都失敗了,怎么辦?有困難找大仙呀!爾朱榮找來了劉靈助。劉靈助掐指一算,很遺憾地搖搖頭:“天命不可違,大王,天命還是在元子攸身上呀!”
“如果我做皇帝不吉利的話,便應當迎請元天穆做皇帝。”爾朱榮還是不死心,就算自己當不了皇帝,自己兄弟當也行。
劉靈助說:“元天穆也不吉利,只有長樂王元子攸符合天意?!?
劉靈助當然不是什么大師,他只是個政治投機分子,他早就看出來洛陽城中的反對派很多的,強行稱帝對爾朱榮沒有半點好處。
賀拔岳、慕容紹宗也極力反對,不贊同稱帝。
爾朱榮對賀拔岳說:“我已經干了大逆不道的事情,現在你讓我怎么下臺呢?”
“賀六渾這小子居心叵測,請求讓我誅殺他,以謝天下。”賀拔岳打算讓高歡來背鍋。
高歡一臉無辜地轉向爾朱榮:“太原王,如果我有半點私心,那我請求自裁?!?
說完,他就拿起身上佩劍朝著自己脖子抹去,高歡的演技是滿分。
爾朱榮見狀,連忙奪下了高歡的劍。
賀拔允、侯景等人說:“高歡雖然愚蠢粗陋,說話沒有考慮到會有災難,但是現在天下混亂,還須依靠武將,請您饒了他,讓他以后為您效力?!?
“可是,大王······”賀拔岳還要說什么,卻被爾朱榮打斷了。爾朱榮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而且他自己也有稱帝的想法,當然不會殺高歡了。
“別吵了,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呢?”
慕容紹宗一聽,知道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說:“現在還來得及,皇帝不是還沒死么?咱們把他放出來,繼續尊奉他就行了。”
爾朱榮重新前來拜見元子攸,痛哭流涕,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皇帝陛下······
當然,還是有許多高官逃過了爾朱榮的屠刀的。元順剛正不阿,聞名內外,爾朱榮也對他有好感,甚至還示意手下放過他。元順就提前得知了風聲,也就沒去,不過他實在是命不好,在混亂之中跑路的時候,被一個守陵的鮮卑奴隸給謀財害命了。
那個投機分子元徽,和楊檦關系好,也提前得到了消息,躲到了楊檦家里,躲過一劫。
北魏地方大員中,郢州(信陽市浉河區)刺史元愿達反應最快。
因為地處邊境,元愿達第一時間聯系了南梁的郢州(武漢市)刺史元樹,意思就是要南投。大家都是宗室,一拍即合。蕭衍詔令元樹迎接元愿達回建康,并派遣夏侯亶、夏侯夔兄弟帶數萬人北伐。按理說,趁你病要你命,南梁此時拿下北魏郢州應該是很容易的,但是得看具體怎么操作。
郢州都督尉慶賓,就是最先率兵在肆州抵擋爾朱榮的那位,被爾朱榮收為小弟后(爾朱榮為了拉攏他,攻破肆州城后,居然叫尉慶賓干爹),就一心跟著爾朱榮干。尉慶賓嚴密監視著元愿達的行動,及時匯報給爾朱榮,并聯系平南將軍源子恭做反擊。于是,在源子恭的頑強抵抗下,夏侯兄弟沒有占到便宜。
奉命救援鄴城的北海王元顥還在路上,就得知了河陰之變的噩耗。洛陽肯定是不能回去了,朝廷已經變了天,那增援相州的任務還繼續么?名義上北魏皇帝還是姓元,元顥還得聽從朝廷的,但實際上這個朝廷姓爾朱,他元顥如果繼續東進,那就是給爾朱榮打工,那個他曾經瞧不起的爾朱榮。
葛榮稱霸河北大地,元顥知道去了也是兇多吉少,他進退失據,停在了汲郡。
躲過河陰之變的還有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這兩人逃出洛陽后,不約而同做出了決定,去投靠帶著兩萬軍隊的元顥。
元彧建議道:“哥,鄴城咱是絕對不能去的,回頭又不可能,依我看,你不防派個親信帶著部分軍隊去鄴城靜觀其變,大部隊留在汲郡一帶坐收漁利。這樣一來,如果鄴城能守住,咱們盡了救援的責任;如果守不住,咱們又可以保存實力?!?
元悅也在一旁點頭。
“好,此計甚妙?!痹椇芸炷枚酥饕?。他派自己的親舅舅范遵代替自己去救援相州,幫助李神守鄴城。
范遵打著中央軍的旗號很快進入鄴城,不過他沒能掩飾住內心的真實想法,總是對鄴城的城防指手畫腳,并且把李神晾在一邊,時不時派人去給元顥通風報信。
范遵的這些異常舉動被相州行臺甄密給發現了,行臺也就是中央特派員的意思。甄密就像他名字一樣心思縝密,他截獲了范遵和元顥之間的秘密通信,后背發涼。
“國難當頭,身為皇親國戚居然投機倒把!實在是可恥!”甄密憤憤不平地對著李神說。隨后二人謀劃殺掉范遵,兼并其部眾。
甄密派小分隊前往范遵臥室開展斬首行動,范遵手臂受了傷,帶著幾個貼身護衛連滾帶爬地回到了汲郡。
元顥得知自己陰謀失敗,他在北魏已經徹底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南下投靠蕭衍了。當然,那些鮮卑大兵是不可能跟著他投敵的,他也沒有指望大兵們,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幾個人帶著心腹一路向南。
蕭衍在建康熱情接待了元顥一行。
“陛下!還望陛下為我們做主!”
“快快請起,北海王?!?
元顥挺直了腰板,慷慨激昂起來:“爾朱榮在洛陽作亂,生靈涂炭,山河破碎,天子蒙塵,如今我是有家不能回。我和爾朱逆胡勢不兩立,還請陛下出兵北伐,助我魏國重振河山。元顥必將感激涕零,與陛下永結同心?!?
說完,元顥不禁潸然淚下,元悅、元彧等人也涕泗橫流。
蕭衍一向對北魏南逃的宗室來者不拒,加上元愿達,這次一共來了四個北魏宗室!蕭衍又眉開眼笑起來,他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這是佛祖的指引。
一聽說河陰之變,蕭衍眼睛亮了起來,他摸著自己的白發說道:“這是爾朱榮公然向世家大族叫板呀!這一定會激起周邊貴族子弟的強烈不滿……”
元樹看到自己的宗室來了梁國,十分激動,好久沒有看到這么多親戚了,他畢竟是率領大軍拿下壽陽重鎮的男人,他覺得殺回北方的機會來了。
“微臣請求協助北海王北伐!”元樹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看到自己老上級帶了頭,沉默寡言的陳慶之也燃起了激情,他向前一步:“末將愿一同前往!”
蕭衍哈哈大笑,他看到手下這些精神矍鑠的臣子,忍不住感嘆:“我大梁真是英雄輩出之地,朕很欣慰!”
“陛下,爾朱榮狼子野心,他下一個目標必定是河北的葛榮,這兩人的戰爭一定是一場惡戰,咱們只要等二榮相爭,只需要幾千精兵,便可以進入中原,在貴族中間一呼百應……”
朱異的分析說到了蕭衍心坎里,蕭衍很滿意,心里很舒服。他轉頭安慰了元顥,封元顥為魏王,他說:“魏王別急,此事朕一定放在心上,正如朱愛卿所言,咱們只需要靜觀其變,然后趁機北上,才能事半功倍!”
3.遷都風波
十四日,爾朱榮護送元子攸進入洛陽城。當天,一個好消息傳來,帝國禍害之一的鄭儼,被部下所殺,首級傳送洛陽。這個結果算是印證了爾朱榮起兵清君側的合法性。禍害之二的徐紇,他帶著弟弟徐獻伯、徐季產等跑到了泰山郡,受到了羊侃的庇護。
進城的路上,爾朱榮心事重重,畢竟他殺了那么多朝廷命官。稱帝的事情又沒辦成,如果沒有掌握絕對權力,那他就很危險了,至少洛陽城對他來說很危險。因此,爾朱榮一直在想著遷都的事情。
元子攸在太極殿重新舉行登基儀式,下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義”。
當時洛陽文武百官已蕩然無存,即使活下來的也大都逃竄藏匿起來,不再露面,只有散騎常侍山偉一人拜見皇帝,接受赦免。洛陽城中的官員百姓都很擔驚害怕,人人都另有所慮,有的說爾朱榮要縱兵大肆掠取,有的說爾朱榮要遷都晉陽。于是富貴人家放棄了住宅,貧困人家攜帶包裹,都紛紛逃奔他鄉,城中人口還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二,守備空虛,政府各部門都空無一人。
殺人很容易,殺人還能沒事兒,這才不容易。爾朱榮現在必須妥善處理“河陰之變”的善后工作。跟慕容紹宗、元天穆等人商議后,爾朱榮有了三個辦法:一是追封;二是拉攏;三是遷都。
爾朱榮對元子攸說:“大兵往來接觸,很難整齊統一,朝廷中的王公大臣橫遭殺戮的很多,我現在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足以抵消所犯的罪責,所以我請求圣上追封那些死去的大臣們,以稍微彌補一下我的罪責。凡原先是分封王的,追封三司,三品官員封贈令、仆,五品官員封贈刺史,七品官員以下至布衣封贈郡守、鎮將。死者如果沒有后代聽任另擇繼承人,立即授予封爵。另外,再派使者慰問城內的百姓?!?
爾朱榮這一招就是放低姿態,雖然我殺了你們這些高官,但我后悔了,追封你們以表歉意。這就是政治作秀,后悔是不存在的,管用就行。對此,元子攸沒有理由不同意。元子攸簽批后,那些逃過殺戮的官員逐漸開始出頭露面,人心才稍微安定下來。
追封只是走個形式,安插自己人把控朝政這才是關鍵。很快,費穆遞交了一份人事任免提議書:凡是跟隨爾朱榮進入洛陽的將士,全部晉升為五級官階;爾朱榮在京城中的文官晉升二級官階,武官晉升三級;百姓免除租役三年。
現在滿朝都是爾朱榮的人,元子攸再不滿,也沒用。當然,任命的名單中,還有北魏原來的高官和顯貴,胡蘿卜加大棒,永遠是領導最愛用的妙招。
名單如下:任命江陽王元繼為太師,北海王元顥為太傅;任命光祿大夫李延為太保,賜爵為濮陽王;任命并州刺史元天穆為太尉,賜爵為上黨王;任命前侍中楊椿為司徒;任命車騎大將軍穆紹為司空,兼尚書令,進爵位為頓丘王;任命雍州刺史長孫稚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爵為馮翊王;任命殿中尚書元諶為尚書右仆射,賜爵為魏郡王;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廣陵王元恭為儀同三司。
另外,突然從平民成為顯貴官員的人,不計其數。
討論完了人事安排,爾朱榮又把話題轉移到遷都上。
“陛下,如今洛陽破敗,不是帝王基業所在,依微臣之見,只有遷都才是萬全之策。”
元子攸面對爾朱榮笑里藏刀的要求,他有點語無倫次:“這……遷都大事,容朕思考片刻……”
人群中響起了一個擲地有聲的聲音:“我不同意!都城不能遷!”
爾朱榮、元子攸等人把臉齊刷刷地轉向了這個說話的人。
說話的是宗室元諶。
爾朱榮以為沒有人敢反對他,至少不敢當面反對他。
爾朱榮像被點燃的炸藥:“關你屁事,你是沒見識過河陰往事?”
元子攸低著頭沒說話,沒想到自己宗室里還有這樣的硬骨頭,一方面是激動,另一方面又替元諶擔憂,畢竟他可是親眼目睹過爾朱榮的厲害。
元諶哈哈大笑起來:“你少拿河陰故事來糊弄我,大不了今天我元諶就是肝腦涂地而已,活著不能為國分憂,死了有什么可惜?”
爾朱榮想不到,還真有人不怕死,他臉漲得通紅,抽出了刀準備砍死元諶,這時,爾朱世隆趕緊上前攔住了爾朱榮。
二人嘀咕著。
“你攔著我干嘛?”
“哥,你想過沒,元諶為何敢公然反對你?”
“元諶的意見絕對不是孤立的,我仔細觀察了,那些新近投靠咱們的官吏表面默不作聲,實際上都在用沉默表示反對遷都?!?
“看樣子,僅僅靠殺戮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是的,哥。”
爾朱榮悟了,他和顏悅色地對元諶說:“哈哈,我剛才只是試探試探你,看來你果然是國家的忠臣哇。”
元子攸替元諶捏了一把汗。
爾朱榮本想把皇帝弄到自己老巢晉陽去控制起來,但元諶這樣的人絕不是孤立的存在。遷都的失敗,說明強橫的爾朱榮遭遇到了挑戰,說明他在洛陽并不擁有碾壓式的實力,這也為他后來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遷都事件讓元子攸看到了和爾朱榮扳扳手腕的機會。
“太原王,你安排了那么多官員,朕可以么?”元子攸的語氣里有一些不滿。
“陛下,您當然可以。”爾朱榮不由自主地彎腰下拜,畢竟這個皇帝是自己扶上位的。
元子攸第一個想到的人是高恭之。剛正不阿的高恭之被政敵李神軌迫害后,被元子攸保護起來,從此對元子攸是死心塌地,很快成為他的心腹。高恭之被任命為中書舍人,也就是秘書。
看爾朱榮沒有反對,元子攸更進一步,為高恭之的兄長高謙之平反昭雪。
然后是發小鄭先護,元子攸任命他為散騎常侍。
接下來是李彧。李彧來自隴西李氏,北涼皇族后裔,他是孝文帝改革大功臣李沖的孫子,幾年前就迎娶了元子攸的妹妹元季瑤,也就是皇帝的大舅哥。李彧生性喜好行俠仗義,元子攸很喜歡他,任命他為侍中。
然后是李神俊。李神俊時年五十一,是李彧的叔父,為人風流倜儻,崇尚名士風度,憑個人感情來推薦提拔人才,刑邵、魏收等一批才子都是他推薦進宮的。雖然沒有什么實際本事,但名氣大。皇帝也需要這樣的人來撐場面,李神俊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專門負責推薦人才。
接下來是才子。溫子昇,元子攸任命他為南主客郎中,負責寫起居注,就是皇帝每天的生活日記。邢邵被任命為中書侍郎,負責寫公文。魏收資歷淺,李神俊推薦他給自己做參軍。
另一個是蕭贊。元子攸對這個外來戶一直有好感,都是寄人籬下,都是忍辱負重。元子攸任命蕭贊為司徒,不久升遷太尉,待遇極高,還把自己的姐姐壽陽公主元莒犁嫁給他。元莒犁和蕭贊一見如故,二人生活特別幸福美滿,就像蕭寶寅和南陽公主一樣。異國他鄉,跨國戀愛尤為難得。
還有就是徐之才。徐之才的父祖輩都是醫生,是南齊皇室的御醫,當初蕭綜北逃,徐之才在混戰中被魏軍俘虜,到了北魏后被蕭綜請求留在身邊。
在家族的培養下,在實戰中,徐之才逐漸成為了醫學天才,一次次治好了蕭綜的病,聲名鵲起,徐之才多次被召入宮中,給元詡、胡太后看病,也順便被留了下來。徐之才成了御醫。
接下來是元徽,對,就是那個政治投機分子元徽。這家伙在楊檦家里僥幸逃過河陰之變,看到沒事兒后,他又大搖大擺出來,向爾朱榮和元子攸都表態。雖然皇帝厭惡他,可不想得罪他,于是任命他為司州牧。元子攸想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這幾個人的職務都是皇帝的近侍或親戚,可見元子攸對他們的拉攏和重視。雖然權力不大,但是和皇帝走得近。
還有李苗、辛雄、鹿悆、李遠、韓子熙等有實干能力的官員,都被元子攸授予了官職。
當天,柔然國主阿那瑰遣使來朝,元子攸又找到了皇帝的自信,很高興地接見了使者。
聽說洛陽發生了變故,柔然可汗阿那瑰第一時間跑洛陽朝貢,名義上是朝貢,實際上是來撈好處。任憑你風云變幻,阿那瑰這種邊緣勢力,隨時可以秀秀肌肉,成為被拉攏的一方。
元子攸看到柔然使者,就像看到了救星,詔令準許頭兵可汗參拜時不稱名,向皇帝上書可以不稱臣??砂⒛枪遄疃嘀皇莵硭⒋嬖诟械模緡硕伎坎蛔。螞r異族?
爾朱榮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觀,阿那瑰使者拿到一些賞賜后就回到了草原。
幾天后,為了緩解彼此的關系,爾朱榮邀請元子攸到洛陽郊外游玩。來到一處高地,二人登高眺望,只見皇宮金碧輝煌、雄壯威武,爾朱榮對皇帝感慨道:“這才是帝王之都哇,我之前格局小了。”元子攸也就坡下驢,和爾朱榮有說有笑。如此,遷都風波算是告一段落。
二十三日,投桃報李,元子攸賜封爾朱榮的兒子爾朱義羅為梁郡王。
4.明爭暗斗
五月初一,爾朱榮進到明光殿參見元子攸,替自己的兒子謝恩,為在河橋殘殺百官之事深深地向皇帝謝罪,發誓決不會對朝廷有二心。演戲嘛,誰不會?元子攸也會。元子攸走下御座,親手扶起了爾朱榮,同時也對爾朱榮發誓說決不會對他有疑心。
元子攸隨即加封爾朱榮為北道大行臺。爾朱榮很高興,借此機會,元子攸展開了人事任免:任命辛雄為侍中、關西慰勞大使;任命尚書右仆射元羅為東道大使,光祿勛元欣做他的副手,巡視地方,凡賞罰升降之事,可全權處理,先斬后奏。
這兩項任免很有意思,就是讓辛雄、元羅二人出門告訴天下,現在我元子攸是皇帝。無論你爾朱榮在洛陽怎么折騰,但,我元子攸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辛雄出發前,專門給元子攸上陳了五條意見。一、所有以往虧欠太久的租調,希望能夠免除不收。二、希望可以罷免對農事有影響的徭役,使人民生命得到保證。三、在征收稅收時,能夠區別對待,有錢的多收,沒錢的少收。命令所屬州郡嚴格檢查,不得對所有地方,所有人員平等征收。四、每年都要興兵,死亡了大批人員。有些是家中的父親,有些是家中的兒子,這些人間慘劇還沒完結,如果村中有遺存的老者,希望可以給他一個閑職(即國家養老),這樣使活著的人能夠快樂,死去的人也能安心。五、國家動亂到現在已經很久了,人民很少學習禮儀,如果州郡中有閨門內和穆相處,或者弟子孝悌非常突出的人,希望可以由政府加以表彰,立牌坊等光耀這些人的門閭。
這些意見,都是大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策,元子攸沒有理由不支持。至于能否執行,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要不要批準同意,那就是行使皇權的體現了。
元子攸很高興,證明自己沒看錯人,都聽從了辛雄的意見。并而特地下詔:如果有人年紀達到七十歲的,授予他縣級干部待遇;如果達到八十歲的,授予郡級干部待遇;如果有九十歲的,再加四品將軍的爵位;一百歲的加從三品將軍的爵位。
爾朱榮不以為意,他心想,這種政策,不過是喊口號罷了。
“陛下,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愛卿但說無妨?!?
爾朱榮趁著元子攸高興,就打算把自己的女兒爾朱英娥,嫁給元子攸做皇后。爾朱英娥剛做元詡的妃子不久,就成了寡婦,于是天天在父親面前哭訴。爾朱榮第一時間想起了元子攸。元子攸和元詡可不一樣,元子攸是自己武力擁護上位的,爾朱英娥去了只能是皇后,而不只是妃子。
“啊?太原王,這不合適吧,取兄弟之妻?”元子攸有點猶豫。其實,元子攸并不擔心**問題,他擔心的是,爾朱英娥會替他父親爾朱榮時刻監視自己,枕邊睡著仇人的女兒,能安穩么?
黃門侍郎祖瑩勸道:“從前晉文公在秦國避難的時候,弟媳懷嬴就侍候了他;有時會有違背經典但卻合乎道理的事情,陛下您何必疑慮呢!”于是,元子攸采納了祖瑩的建議,爾朱榮心中十分高興。
祖瑩,也就是那個跟隨李崇出征六鎮、貪污倒賣軍糧的那個家伙。有才華是真沒得說,但人品方面確實差強人意。祖瑩這話雖然是掉書袋,不過給元子攸、爾朱榮都找到了臺階。你說,這樣的人領導能不喜歡么?所以,他雖然搞腐敗,但依然是官場常青樹。
“微臣提議,咱們在西林園搞個酒會,放松放松?也算是慶祝陛下的喜事?!弊娆撘荒樷嵉男θ?。
吃飯喝酒,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拉關系的好方法,百試不爽。搞個party,叫幾個妹妹來活躍氣氛,觥籌交錯之際,再深的矛盾,在酒精的作用下,也變得無足輕重,至少在酒桌上就化解了。
“好!這個提議好,哈哈,陛下,我可是準備了很多好酒哦?!睜栔鞓s大笑。
很快,眾人來到西林園,王公大臣、公主嬪妃都齊聚一堂,有射箭、騎馬項目,有跳舞、彈唱等項目,類似于今天的斗地主、K歌、蹦迪。
爾朱榮最喜歡當然是騎馬射箭了。在眾人的吹捧下,爾朱榮風馳電掣,繞著西林園呼來喝去,舉止狂放不羈,風流倜儻,現場很快變成了粉絲見面會,那些深宮中的女人看到帥氣的爾朱榮,都尖叫起來。爾朱榮的胡人部下,更是狂歌痛飲,個個都能歌善舞,跟著音樂嗨了起來。
“陛下,您也來騎射一圈吧?!睜栔鞓s給皇帝牽來了馬。
“好,朕今天也與諸公同樂?!痹迂膊幌腼L頭被爾朱榮搶去,也躍躍欲試。
只聽“嗖”的一聲,元子攸的正中靶心。
“好呀!”
爾朱榮帶頭起舞狂叫,文武百官跟著紛紛起舞,就連妃嬪、公主們也不由得跟著節奏嗨起來了。有的大臣看不下去,覺得這很野蠻,不為所動。爾朱榮隨手操起弓箭,立刻就把他給射殺了,然后面不改色地說:“來,咱們繼續痛飲?!痹迂吹眯捏@膽戰,也不敢說什么。
說爾朱榮喜怒無常、殘忍暴力也好,說他是故意殺雞儆猴也罷,總之,他就是在立人設:現在的洛陽,我就是老大,誰不給我面子,老子就殺。
高歡、賀拔岳等人紛紛來給爾朱榮敬酒。等到酒酣耳熱之時,爾朱榮一定要正襟危坐高唱胡歌;日暮黃昏罷宴時,爾朱榮與左右手拉著手,踏地為節拍,唱著歌離開西林園。
爾朱榮仍未盡興,又拉著元子攸的手進入皇宮,再次痛飲高歌,結果在皇宮里喝得爛醉如泥。元諶看著睡著的爾朱榮,向皇帝遞了個眼神,用手劃自己的脖子。元子攸也是恨恨地看著躺下的爾朱榮,覺得這時一個機會,他熱血上涌。溫子昇、李彧二人極力勸阻,說時機未到,元子攸這才無奈搖頭嘆息。
皇帝知道,雖然現在爾朱榮沒有絲毫反抗能力,但宮門外全是他的人,殺了他自己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殺一個人很容易,紅刀子進白刀子出,問題是殺了人還屁事沒有,這個不容易。
于是,元子攸叫人用床輦將爾朱榮抬到了中常侍省。爾朱榮半夜才清醒過來,他環視四周,又看了看躺著的自己,不禁后背大汗直流:“哎,我怎么在宮里和皇帝喝酒!萬一皇帝動了殺心,那可怎么辦?”爾朱榮這樣想著,直到天亮也沒有合上眼。
元天穆急沖沖跑來找他:“老大,你怎么能夜宿宮中,這里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呀!”
是呀,皇帝再是傀儡,但皇帝還是宮中名義上的主人,萬一元子攸有什么大膽的想法。爾朱榮想著后怕起來,對元天穆說:“兄長你放心,我再也不會留宿在宮中了?!?
元子攸和爾朱榮的明爭暗斗不僅在洛陽,也發生在地方上。最顯著地就體現在對地方實力派的拉攏上。
一個是河東土豪薛修義。他一直在起義軍和朝廷軍之間來回搖擺,屬于典型的投機分子,而且家族勢力龐大。
一看爾朱榮殺進洛陽,薛修義瞬間正義感爆發:“爾朱榮這個亂臣賊子,弟兄們,咱們薛家世代忠良,要保護皇帝的跟我干!”不一會兒又聚集了萬余人。
薛修義時代忠良么?狗屁。經常自立山頭和北魏朝廷對著干,他都是忠良,那天下都沒有亂臣賊子了。經過辛雄的一番洗腦,薛修義立刻表示要跟爾朱榮死磕到底。
對于這種地頭蛇,爾朱榮暫時還不能殺掉他,剛得罪了朝廷的達官顯貴,又和地方實力派鬧翻不是最佳選擇,爾朱榮以進京商議大事的名義,把薛修義騙到洛陽軟禁到了駝牛署。
另一個猛男是高昂。渤海高氏兄弟一直和皇家保持親密關系,元子攸和他們關系不錯。
爾朱榮殺入洛陽的時候,高氏兄弟逃奔到齊州,河陰之亂后,他們便聚集流民在黃河、濟水之間起兵,接受了葛榮的官職爵位,多次打敗北魏各州郡的軍隊。
元羅巡視東方,派元欣去拉攏。高氏兄弟這才選擇歸附,當然,他們是歸附北魏,而不是歸附爾朱榮。元子攸對高氏兄弟的投靠表現出了十分的熱情,即刻任命高乾為給事黃門侍郎兼武衛將軍,高敖曹為通直散騎侍郎。又是近侍官。
元子攸的這一舉動,引起了爾朱榮的警覺。你在洛陽搞秘書班子就算了,這屁大點事兒,但你居然拉攏地方大地主,這不就是沖著我來的么?那還了得?
“陛下,高乾兄弟,以前背叛過朝廷,如此反復之人,竊據高位,恐怕天下人不服呀!”爾朱榮的語氣很堅決,眼神也絲毫不躲閃。
“爾朱榮,你說什么!”高昂惡狠狠地瞪著爾朱榮,很快就被高乾攔住了。
隨后,元天穆、慕容紹宗、賀拔岳等人也是這個態度。
“眾愛卿,言之有理?!痹迂坏靡眩荒芡讌f。于是,高氏兄弟被罷官,遣返回家。
“爾朱榮狼子野心,天下人都知道。大哥,要不是你攔著我,我當時肯定就揍他了?!?
“老三,朝中全是爾朱榮的人,咱們在洛陽反而寄人籬下,罷官回家未嘗不是好事!”高乾笑著說。
“哈哈,大哥,我懂了,我要反了爾朱榮!”
一回到老家,高昂率先舉起大旗,矛頭直指爾朱榮,說是要保衛皇帝,鏟除小人,很快聚集起了幾千人馬。
“表弟,這下怎么辦?”爾朱榮找來慕容紹宗。
“對高氏兄弟,怎么不能來硬的,否則,世家大族就徹底倒向皇帝了?!?
“看來,還是得用對付薛修義的那一套了?!?
“正是如此?!?
對于高昂這種戰神級猛男,爾朱榮自然也得騙。你不是猛么,我打不過你,還陰不死你?當時的冀州刺史元嶷在葛榮和爾朱榮之間,選擇了站隊爾朱榮。
領導的心腹之患就是馬仔的燃眉之急,元嶷自然懂這一點。元嶷寫信給高昂說:“爾朱逆賊冒天下大不韙,人人得而誅之,我想興兵討伐,還請閣下前來一敘?!?
高昂就這么被元嶷陰了一把,送去了洛陽。
爾朱榮也不敢殺他,高乾、高慎這些人都擁兵自重,殺了高昂就是和地方土豪公然叫板,而且渤??儆诩街?,靠近葛榮,說什么爾朱榮也不會逼著這些實力派投靠葛榮。
爾朱榮最終決定把高昂和薛修義一起關在駝牛署,一方面敲打元子攸,另一方面給高乾下馬威。
還有就是封隆之。封回被殺,封隆之和爾朱榮有不共戴天之仇。但豪橫如高昂都被爾朱榮給收拾了,封隆之能咋辦?只是默默和高乾來往,暗中等待機會,以便反抗爾朱氏。爾朱榮也沒有做絕,他請求任命封隆之擔任龍驤將軍、河內太守,打算把河內這個要沖之地交給封隆之。封隆之表面答應,卻遲遲不動身,以此來對抗。
如此一來,在爭取地方實力派上,爾朱榮和元子攸算是打了個平手。
沒有獲得碾壓性勝利的爾朱榮,決定回到晉陽,把洛陽交給好兄弟元天穆來管理,自己則遙控朝政,這樣似乎最安全。走前,爾朱榮做了關鍵的人事任免,加封元天穆為侍中、錄尚書事、京畿大都督兼領軍將軍;又任命行臺郎中朱瑞為黃門侍郎兼中書舍人,爾朱世隆出任侍中、領軍將軍。于是,朝廷的重要官職,都由爾朱榮的心腹之人擔任。
朱瑞,鮮卑貴族,可足渾氏,為人正直和善,人緣好,是爾朱榮的心腹,但元子攸也喜歡他。
五月初五,爾朱榮宣布啟程回晉陽,元子攸帶著百官在邙陰設宴為他送行。二人一番駕輕就熟的表演,自然不必細說。
爾朱榮一走,元子攸的勃勃雄心又抬頭了,他想要和元天穆、爾朱世隆等人較量一番。
某一天,溫子昇沒有當值,上黨王元天穆立刻要把溫子昇抓起來狠狠暴打一頓,溫子昇被他嚇跑了。元天穆暴跳如雷,氣得要罷黜溫子昇的官職。元子攸憐惜溫子昇的才華,出面維護道:“像溫子昇這樣的大才子,放眼全天下也不過只有幾個人而已,你怎么能因為這點小事就要罷黜他?”
李彧、李神俊都是這個說辭,元天穆啞口無言,只得放過了溫子昇。
爾朱世隆在朝廷權勢很大,每次在內室拜見元子攸時,他的穿戴打扮完全不合禮節,穿著居家服就來見皇帝了。
“爾朱領軍行為舉止不符合規矩,這是對皇威的冒犯,臣請求誅殺爾朱世??!”高恭之絲毫不留情面。
“大膽高恭之,你敢這樣跟我說話?”爾朱世隆臉都黑了。
元子攸也有點尷尬,笑著說:“不至于不至于,爾朱將軍可能是今天來的匆忙,哈哈,下次改過就好?!?
“陛下圣明,微臣下次一定改過。”爾朱世隆順著臺階就下了,不過從此記恨上了高恭之。
元子攸對這個高恭之是愛不釋手,亂世中,高恭之這樣鐵面無私的人,才能幫助元子攸穩固皇權,建立秩序。
高恭之在一次外出執行公務之時,皇帝的姐姐壽陽公主不肯讓路,犯下了清路之令,即使手拿紅色棒子的執法士卒呵斥,她也不肯停下來,于是高恭之命令士卒用棒子擊破了她的車子。壽陽公主因此事而對高恭之深懷怨恨,哭著向元子攸告狀。
元子攸了解到實情后,對姐姐說:“高道穆是個正直的人,他所執行的是公務,我怎么能因為私人恩怨就責怪他呢?”
“可是······”
“來呀,把高道穆給朕叫來?!?
壽陽公主一臉喜悅,以為皇帝要處罰高恭之。
高恭之來后,元子攸走下臺階迎接他,和聲細語地說:“那天朕的姐姐犯下清路之令,還與你發生爭執,朕感到非常慚愧?!?
“臣實在是不得已,還請陛下治罪。”高恭之摘下帽子向皇帝致歉。
“是朕對不住你,你卻反而向我道歉?。?
兩人的關系更進了一步。很快,元子攸令高恭之監督和編撰禮儀制度,收集、校正國家藏書。
元子攸確實有心要做一番事業的。
5.危機四伏
五月初十,元子攸下令:“自孝昌年間以來,凡是有冤屈無處投訴的,都集中到華林東門,朕要親自審問。凡向國家交納八千石糧食的人賜爵散侯;平民百姓交納五百石的,賜給做官的資格,和尚則授予本州僧統或本郡縣的知事僧。”
也就是說,元子攸要平反冤假錯案,要填補財政虧空,試圖以此來挽救北魏政權。另外,元子攸還下詔,讓流落各地的宗室回洛陽,為復興大魏而貢獻力量。
可惜,現在的北魏已覆水難收了,亂世已經開啟。
十九日,樊子鵠攻占了平陽城,全面占領晉州,爾朱榮的地盤兒進一步擴大。
二十七日,北魏荊州王羆告急,朝廷命令中軍將軍費穆負責南征的軍事行動,率兵救援荊州。
六月初一,因為圍困相州久久無果,葛榮便派遣部將任褒、韓樓率兵向南侵犯,到了沁水縣。北魏任命元天穆為大都督東北道諸軍事,率領元珍孫等將領討伐葛榮。
幾天后,總算有個好消息發生了:元彧回國了。
北魏臨淮王元彧聽說北魏國元子攸的地位已經確定,便以母親年老為由請求回到北魏,言詞極為懇切。蕭衍很愛惜元彧的才能,卻又不能拒絕他提出的請求,心軟的毛病又犯了,正如當初送走元略那樣。人各有志子,元顥、元悅等宗室不看好元子攸,選擇了留在南梁。于是,元子攸任命元彧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加封儀同三司。
六月中旬,流浪青州的邢杲正式起兵造反了,自稱漢王,改年號為天統。前文說過,邢杲這支勢力,代表的是地主階級,算是割據軍閥。邢杲的起義導火索更是驗證了這一點。
當時,胡太后本來是打算對邢杲進行安撫,也就是給他一個官兒做。時為青州刺史的元世俊上表請求設置新安郡,并任命邢杲為新安郡太守。邢杲本來打算喜滋滋地去上任,不過朝廷正值“河陰之變”,胡太后都被殺了,誰還有時間去兌現對邢杲的承諾呢?邢杲很不爽,于是把氣撒在元世俊身上,以為是元世俊陰自己,造反后第一個目標就是青州州城。
二十二日,北魏任命征東將軍李叔仁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率軍討伐邢杲。
四面楚歌,皇帝也坐不住了,他想要親征葛榮。
二十五日,和元詡一樣,元子攸也豪情滿懷,表示要親征:“朕要親自統領六軍,掃除平定燕、代地區的匪患?!?
結果也和元詡一樣,胡太后不許元詡出征,爾朱榮一黨也不會允許元子攸出征的。一番口水戰后,元子攸只好任命大將軍爾朱榮率領左軍,上黨王元天穆率領前軍,司徒楊椿為右軍,司空穆紹率領后軍。聽說了政府軍的動作,葛榮的軍隊退守鄴城城北。
戰爭是將軍集權的最好方式。有仗可打,這是爾朱榮最樂見的事情?,F在自己是北魏官方最牛的人,自然需要一個最牛的稱呼,在慕容紹宗、爾朱兆等人商議下,“柱國大將軍”這個詞兒出現了。
七月初十,不得已,元子攸加封爾朱榮為柱國大將軍、錄尚書事?!爸鶉髮④姟边@個詞不是爾朱榮的首創,但他是兩晉南北朝第一個實至名歸的“柱國”,后續的權臣們也將心安理得地用這個稱號。
這個月還有兩件大事:萬俟丑奴稱帝了,泰山太守羊侃反了。
當時,正值波斯的使者帶著雄獅進獻給北魏朝廷,路過高平的時候被萬俟丑奴給攔截下來。
萬俟丑奴看到這雄獅,就想到了自己的輝煌革命歷程。自己跟隨領袖胡琛起義,殺死了革命叛徒呂伯度,兼并了莫折念生的部隊,又得到了曾經的死敵蕭寶寅投靠,這正是萬民歸心、天下一統的好征兆,他找到了云端的感覺!
在眾人的支持下,萬俟丑奴設置百官,定年號為“神獸”。
再說羊侃。
羊侃不是之前一箭射死莫折天生,力挽狂瀾、幫助北魏朝廷平定關隴起義么?怎么會突然造反呢?
還得從徐紇說起。徐紇作為爾朱榮“清君側”的主要目標,因為腿長跑得快,在投靠蕭衍之前,一路向東逃到泰山投靠了羊侃。
羊侃的祖父本來在南朝為官,后因劉裕北伐,深陷戰陣,被俘虜,被迫留在了北方。
后來,羊侃即便出生在北魏,但父親一直告訴他,他是南朝的人,不應該久居異國他鄉。羊侃作為傳統漢族士大夫,他對鮮卑人政權確實也沒有認同感。加上河陰之變以及葛榮大軍的逼迫,羊侃內心燃燒起了熊熊烈焰。
這一切都被徐紇看在眼里。徐紇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要不怎么能成為胡太后的死黨和愛人呢?
徐紇盤算著,不能直接去投靠南梁,要納投名狀,要立功才能讓蕭衍高看一眼。怎么立功,那就依靠羊侃,只有羊侃反了,和爾朱榮劃清界限,他徐紇也就暫時有了依靠。
“羊將軍,反了吧。爾朱榮這亂臣賊子是不會放過你的,你可是不知道他在河陰之地是怎么對待那些貴族官員的;就算爾朱榮無暇顧及你,葛榮的百萬流民恐怕遲早也會劫掠到這里?!毙旒v一臉認真地勸說。
羊侃皺了皺眉,既不反對,也沒有立刻答應。
徐紇一看有戲,他接著說:“將軍不必擔心,我們和邢杲互為犄角,爾朱榮軍隊鞭長莫及;另外,這里距離南梁較近,我們還可以同時去歸附蕭衍呢?!?
羊侃皺著的眉頭松懈了,徐紇的話正中下懷,羊侃這才義無反顧跟著邢杲造反起來;羊侃派人去向南梁求救,蕭衍派羊鴉仁率軍救援。羊鴉仁也出身泰山羊氏,和羊侃同宗,他在六鎮起義開頭幾年就南下投靠了蕭衍。
爾朱榮著急了,如徐紇所言,他確實無暇東顧。他上書皇帝元子攸,希望能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羊侃。元子攸盡管對權臣爾朱榮不滿,但他對公然造反的人更加不滿,他急忙派人去招降羊侃。
元子攸封羊侃為驃騎大將軍、泰山公,一個異族人被北魏皇室封為公爵,這不常見。羊侃對這種拉攏絲毫不動心,直接揮手砍了皇帝的使者,是的,這是他一貫做事風格,一旦下定決心,就不再回頭,哪怕粉身碎骨。
可以說,爾朱榮接手的北魏是一個爛攤子,葛榮、邢杲、萬俟丑奴、南梁,各方勢力都虎視眈眈,如何才能擺平各方成為實至名歸的權臣,爾朱榮必須給歷史一個滿意的答卷······
首發于2022.6,修改于202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