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私計算:推進數據“可用不可見”的關鍵技術
- 閆樹等
- 784字
- 2022-05-06 17:14:39
? 多方安全計算的特點
多方安全計算拓展了傳統分布式計算及信息安全范疇,為網絡協作計算提供了一種新的計算模式,對解決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利用多方安全計算協議,一方面可以充分實現數據持有節點間互聯合作,另一方面又可保證秘密的安全性。
作為隱私計算密碼學流派的最主要技術方案之一,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性。多方安全計算可以使多個非互信主體在數據相互保密的前提下進行高效數據融合計算,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并且在近40年的發展中其各種核心技術和構造方案不斷接受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檢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去中心化。傳統的分布式計算由中心節點協調各用戶的計算進程,收集各用戶的輸入信息。而在多方安全計算中,各參與方地位平等,不存在任何有特權的參與方或第三方,避免了大型的中心化節點,也防止了數據被部分參與方所壟斷。
(3)支持通用計算。多方安全計算利用密碼學協議將各類計算任務進行拆分或轉化,各方就某一約定計算任務,通過約定協議進行協同計算。計算結束后,各方得到正確的數據反饋。任何復雜的計算都是通過基礎計算的疊加組合實現的,只要可以實現最核心的基礎計算,就能通過組合改造支撐各類計算任務的實現。
(4)開發難度大。多方安全計算是依托于復雜的密碼學原理實現的,由于其理論復雜性,工程實現的難度大大增加。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三十余年時間里,多方安全計算的性能相對較低,長期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好在近幾年產業界的高度關注使得其性能得以迅速提升,技術可用性得到很大提升,開始出現落地應用。
(5)計算效率較低。密碼學理論強調嚴謹的安全證明,通過前面對不經意傳輸、混淆電路等的介紹也可以看出,相對于其他方式,多方安全計算實現過程中的效率相比明文計算會有較為明顯的差距。但在目前已有的應用中,最看重的并非效率,在足夠安全的前提下,犧牲一定的效率也是可以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