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 12.0數控編程實例教程
- 詹建新主編
- 2109字
- 2022-05-06 16:35:36
2.建模過程
(1)啟動UG 12.0,單擊“新建”按鈕。在彈出的【新建】對話框中,單擊“模型”選項卡。在模板框中把“單位”設為“毫米”,選擇“模型”模板,把“名稱”設為“EX2.prt”、“文件夾”路徑設為“E:\UG12.0數控編程\項目2”。
(2)單擊“確定”按鈕,進入建模環境。
(3)單擊“拉伸”按鈕,在彈出的【拉伸】對話框中單擊“繪制截面”按鈕
。
(4)在彈出的【創建草圖】對話框中,對“草圖類型”選擇“在平面上”選項、“平面方法”選擇“新平面”選項;對“指定平面”選擇“XC-YC平面”圖標、“參考”選擇“水平”選項、“指定矢量”選擇X軸圖標
、“原點方法”選擇“指定點”選項,把“指定點”坐標設為(0,0,0)。
(5)工作區出現1個工件坐標系(基準坐標系與工件坐標系重合)。
(6)單擊“確定”按鈕,工作區的視圖方向切換至草繪方向。
(7)在快捷菜單中單擊“矩形”按鈕,在工作區任意繪制1個矩形。
(8)在快捷菜單中單擊“圖示草圖約束”按鈕,隱藏草圖中的約束符號。
(9)在快捷菜單中單擊“設為對稱”按鈕,把兩條豎直邊線設置成關于Y軸對稱。
(10)再在【設為對稱】對話框中單擊“選擇中心線”按鈕,先選擇X軸,再把兩條水平邊線設置成關于X軸對稱。
(11)修改尺寸標注,把尺寸改為82mm×80mm,所繪制的矩形截面如圖2-2所示。
(12)單擊“完成”按鈕,在彈出的【拉伸】對話框中,對“指定矢量”選擇“ZC↑”選項。在“開始”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距離”值設為0;在“結束”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距離”值設為5mm,對“布爾”選擇“
無”選項,具體設置參考圖1-10。
(13)單擊“確定”按鈕,創建1個拉伸特征(矩形實體)。該實體的顏色是系統默認的棕色。
(14)單擊“正三軸測圖”按鈕,切換視圖方向后的矩形實體如圖2-3所示。

圖2-2 繪制的矩形截面

圖2-3 切換視圖方向后的矩形實體
(15)單擊“拉伸”按鈕,在彈出的【拉伸】對話框中單擊“繪制截面”按鈕
。
(16)在【創建草圖】對話框中,對“草圖類型”選擇“在平面上”選項、“平面方法”選擇“新平面”選項、“參考”選擇“水平”選項。
(17)選擇矩形實體的上表面作為草繪平面,選擇X軸作為水平參考線,把草圖原點坐標設為(0,0,0)。此時,工作區出現1個工件坐標系(基準坐標系與工件坐標系重合)。
(18)單擊“確定”按鈕,工作區的視圖方向切換至草繪方向。
(19)單擊“根據中心點和尺寸創建橢圓”按鈕,在【橢圓】對話框中單擊“中心”區域的“指定點”按鈕
。在【點】對話框中輸入中心點坐標(0,0,0),把“大半徑”值設為35mm、“小半徑”值設為30mm、“旋轉角度”值設為0°,如圖2-4所示。

圖2-4 設置【橢圓】對話框參數
(20)單擊“確定”按鈕,繪制1個橢圓。
(21)單擊“完成”按鈕,在彈出的【拉伸】對話框中,對“指定矢量”選擇“ZC↑”選項。在“開始”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距離”值設為0;在“結束”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距離”值設為5mm;對“布爾”選擇“
求和”選項。
(22)單擊“確定”按鈕,創建橢圓柱。該橢圓柱與前面創建的矩形實體合并為一體,如圖2-5所示。
(23)單擊“菜單|插入|設計特征|旋轉”命令,在【旋轉】對話框中單擊“繪制截面”按鈕。
(24)在【創建草圖】對話框中,對“草圖類型”選擇“在平面上”選項、“平面方法”選擇“新平面”選項;對“指定平面”選擇“YC-ZC平面”圖標、“參考”選擇“水平”選項、“指定矢量”選擇Y軸圖標
、“原點方法”選擇“指定點”選項,把“指定點”坐標設為(0,0,0)。
(25)任意繪制一條圓弧,如圖2-6所示。其尺寸標注數值為任意值。

圖2-5 橢圓柱與矩形實體合并為一體

圖2-6 任意繪制一條圓弧
(26)單擊“幾何約束”按鈕,在彈出的【幾何約束】對話框中單擊“點在曲線上”按鈕
,如圖2-7所示。
(27)選擇圓弧的圓心作為“要約束的對象”,選擇豎直軸作為“要約束到的對象”,把圓弧的圓心約束到豎直軸上。如果尺寸標注數值變成紅色,可直接刪除。
(28)采用相同的方法,把圓弧上的1個端點也約束到豎直軸上,修改尺寸標注,如圖2-8所示。

圖2-7 在【幾何約束】對話框單擊“點在曲線上”按鈕

圖2-8 修改尺寸標注
(29)單擊“完成”按鈕,在【旋轉】對話框中,對“指定矢量”選擇“ZC↑”選項。在“開始”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角度”值設為0°;在“結束”欄中選擇“值”選項,把“角度”值設為360°。單擊“指定點”按鈕
,在【點】對話框中把x、y、z值都設為0mm,如圖2-9所示。

圖2-9 設置【旋轉】對話框參數
(30)單擊“確定”按鈕,創建旋轉曲面,如圖2-10所示。
(31)單擊“菜單|插入|同步建模|替換面”命令,選擇橢圓柱的上表面作為待替換的面,選擇旋轉曲面作為替換面,把“偏置距離”值設為0。單擊“確定”按鈕,創建替換特征,如圖2-11所示。

圖2-10 創建旋轉曲面

圖2-11 創建替換特征
(32)在模型樹中,選擇選項。單擊鼠標右鍵,在快捷菜單中單擊“隱藏”命令,隱藏旋轉曲面。
(33)單擊“邊倒圓”按鈕,選擇實體的邊線,創建倒圓角特征(R3mm),如圖2-12所示。
(34)單擊“菜單|編輯|移動對象”命令,在【移動對象】對話框中,對“運動”選擇“距離”選項、“指定矢量”選擇“ZC↑”選項;把“距離”值為-25mm,對“結果”選擇“
移動原先的”單選框。
(35)單擊“確定”按鈕,實體往下移動25mm。
- LabVIEW程序設計基礎與應用
- 深度學習經典案例解析:基于MATLAB
- 深入淺出WPF
- 軟件測試項目實戰之性能測試篇
- Unity Virtual Reality Projects
- INSTANT MinGW Starter
- Python高效開發實戰:Django、Tornado、Flask、Twisted(第2版)
- Hands-On Microservices with Kotlin
- Hands-On Swift 5 Microservices Development
- Linux Device Drivers Development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版):基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
- Arduino家居安全系統構建實戰
- 創意UI Photoshop玩轉移動UI設計
- HTML+CSS+JavaScript網頁制作:從入門到精通(第4版)
- 零基礎學Java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