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腰背部、腹部肌力訓練及胸部呼吸訓練

(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訓練

腰背部和腹部肌肉是維持腰椎穩定性的重要結構之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訓練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肌肉張力,改變和糾正異常力線,維持和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1.腰椎退行性變患者 應在神經根刺激癥狀消除后開始進行腰背肌和腹肌肌力訓練。患者不能過分依賴腰圍,而是應該根據腰背肌力量逐漸縮短佩戴腰圍的時間。長時間佩戴腰圍可致腰部力量減弱和腰肌萎縮,進而產生腰背痛。

(1)俯臥位腰背肌鍛煉法:患者俯臥位,雙上肢置于軀干兩側,開始時雙上肢后伸,頭頸部后仰,胸部離開床面。掌握上述動作后,囑患者雙腿伸直、并攏向后方抬起,將上肢、頭頸和下肢動作協調起來,僅腹部著地。每次保持5~10秒,然后放下休息5~10秒,再重復上述動作。開始時,每日訓練10~15次,逐漸增至30~50次,以訓練后不感到疲勞或腰背痛加重為宜(圖2-23)。

圖2-23 俯臥位腰背肌訓練

(2)仰臥位腰背肌鍛煉法:①五點支撐法,患者仰臥,用頭、雙肘和雙足跟為支點,腰背部后伸。該動作適用于老年人,但應有親屬或醫務人員提供支持。②挺腹訓練,患者仰臥,雙足固定,抬高臀部,使身體的重量由肩及雙足支持,收緊腹部及腰部肌肉,保持5~10秒后緩慢放下,重復10次(圖2-24)。③直腿抬高訓練,患者仰臥,將雙手放于身體兩側,收緊腹部及腰部肌肉,緩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可做雙腿或單腿交替),慢慢放下,重復10次(圖2-25)。

圖2-24 挺腹訓練

圖2-25 直腿提高訓練

(3)直立式腰背肌訓練法:①患者直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交叉于身前,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側彎的活動。每日2~4次,重復10~15次。②患者直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扶桿站立(桿的高度以使患者腰部保持生理幅度為宜),腳尖伸直后,伸腿至最大幅度,雙腿交替運動,放下休息5~10秒。每日2~3次,每次持續5~10秒(圖2-26,圖2-27)。

圖2-26 直立式腰背肌訓練方法一

(4)腹肌鍛煉法:①仰臥起坐法,患者仰臥,雙手抱住頭的后面,腹肌收縮,用力坐起,再仰臥,再坐起,如此反復練習,每日2~4次,重復10~15次。若坐起困難時,可將雙臂向前平伸,即較易坐起。②患者平臥,將下肢墊高30°,收縮腹肌,抬起頭肩部,屈髖關節,使膝部與鼻子接近,如此反復訓練,每日2~4次,重復10~15次。此法不僅可以增加腹肌肌力,有效降低腰椎負荷,減輕腰痛,避免腰痛發生,還是糾正腰椎過度前突的有效方法(圖2-28,圖2-29)。

圖2-27 直立式腰背肌訓練方法二

圖2-28 腹肌鍛煉方法一

圖2-29 腹肌鍛煉方法二

(5)四肢交替撐地訓練:跪趴在墊子上,雙手雙足與肩膀同寬,將對側手腳分別向上平舉,保持5~10秒后緩慢放下,盡量保持頭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水平,身體盡量減少向兩側晃動,兩側各重復10~15次(圖2-30)。

圖2-30 四肢交替撐地訓練

2.脊柱穩定性骨折患者 臥床期間應盡早開始脊柱的功能訓練,促進脊柱功能的完全恢復。臥床8周后,患者可在腰圍的保護下適當活動。X線片顯示椎體堅固愈合后患者才能彎腰活動,進行背伸肌訓練,再配合腹肌鍛煉(仰臥起坐)。此時已愈合的椎體不易再被壓縮變形,脊柱后突畸形也不易復發。

(1)臀部左右移動后做背伸運動,即進行橋式運動鍛煉,使臀部離開床面。隨著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離開床面的高度逐漸增加。

(2)脊柱骨折翻身訓練后行俯臥位的背肌訓練:翻身時腰部應維持伸展位,肩和骨盆同步旋轉,避免脊柱屈曲與旋轉,翻身后進行俯臥位的背肌訓練。背肌訓練時,負荷應逐步增加。雙臂支撐,抬起上身與頭部,髖部不離床;雙腿交替后伸,膝關節保持伸直;無須雙臂支撐,抬起上身與頭,雙腿同時后伸,上身保持不動。

3.腰背肌、腹肌肌力訓練的注意事項

(1)訓練強度因人而異:對于腰背肌力量較弱或肥胖的患者,應適當減量。

(2)關注訓練后患者的反應:若訓練后次日晨起感到腰部酸痛、不適、僵硬等,應適當減少訓練的強度、頻次或停止訓練,以免加重癥狀。

(3)肌力訓練應循序漸進:運動量應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以訓練時不加劇疼痛或有輕微反應但能忍受為標準。

(4)訓練過程中不要突然用力過猛,避免導致肌肉損傷。

(5)在疼痛急性發作期,應停止訓練,及時休息,否則可能會加重原有癥狀。

(6)肌力訓練應持之以恒,切不可急于求成。

(7)注意加強飲食營養,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二)呼吸功能訓練

脊柱變性、肋骨骨折等疾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和胸腔容量減少;胸腹部手術后心肺功能的改變、高位脊髓損傷等疾病,也能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呼吸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呼吸功能訓練是通過提高呼吸肌的隨意運動,使呼吸容量增加,從而改善氧氣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通過主動訓練可以改善胸廓的順應性。呼吸功能訓練主要包括放松訓練、腹式呼吸訓練、縮唇呼吸訓練等。

1.呼吸功能訓練的方法

(1)放松訓練:有利于氣短、氣急所致的肌肉痙攣和精神緊張癥狀的緩解,減少體內能量消耗,提高呼吸效率。在進行呼吸訓練前,必須使患者全身放松。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指導患者先充分收縮待放松的肌肉,再松弛緊張的肌肉,達到放松的目的。還可以做肌緊張部位的節律性擺動或轉動,以利于該肌群的放松;緩慢地按摩或牽拉,也有助于緊張肌肉的放松。

(2)腹式呼吸訓練:患者取舒適放松的坐位或平臥位,醫生將毛巾折疊放于患者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讓其用鼻緩慢地深吸氣,肩部與胸廓保持平靜,腹部鼓起;呼氣時緩慢經口呼出,同時腹部下陷,重復上述動作3~4次后休息(圖2-31)。

圖2-31 腹式呼吸

(3)縮唇呼吸訓練:指導患者用鼻緩慢深吸氣后,呼氣時將嘴唇縮緊,像吹口哨一樣緩慢吹出。吸氣時間與呼氣時間之比為1∶2或1∶3,一般吸氣2秒,呼氣4~6秒(圖2-32)。

圖2-32 縮唇呼吸

2.呼吸功能訓練的注意事項

(1)訓練方案因人而異:在訓練過程中應循序漸進,鼓勵患者持之以恒,鍛煉終身。

(2)環境適宜:避免在寒冷、炎熱、嘈雜、粉塵等環境中進行訓練。呼吸時最好經鼻,以增加空氣的濕潤度和溫度,減少粉塵和異物的刺激。

(3)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訓練時不應該有任何不適癥狀,次日晨起時應感覺正常,如果出現乏力、疲勞、頭暈等,應暫時停止訓練。

(4)病情變化時應及時調整訓練方案,避免訓練過程中誘發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

(5)訓練適度:避免過度換氣綜合征和呼吸困難。

(6)訓練時適當給氧,可邊吸氧邊活動,以增強活動信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沅陵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宝山区| 额敏县| 扶余县| 博客| 宣恩县| 靖边县| 鄱阳县| 娱乐| 上饶市| 汤阴县| 邵东县| 凤翔县| 南丹县| 绍兴市| 承德县| 尼玛县| 北川| 左贡县| 德令哈市| 龙游县| 石城县| 太白县| 射洪县| 光山县| 肥东县| 类乌齐县| 伊金霍洛旗| 德保县| 焦作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平县| 梅州市| 双鸭山市| 康平县| 永修县| 伊春市| 隆化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