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碼的藝術:用工程思維驅動軟件開發
- 章淼
- 1051字
- 2022-05-05 21:55:47
推薦序一
作為一位在軟件工程領域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我做過研發中心總經理,也一直擔任軟件企業技術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還領導過工程效能部門,甚至組建并親自帶領過軟件技術文檔團隊。一直以來,我看到不少軟件工程師和軟件開發管理者,對軟件研發普遍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
他們認為,只要掌握好編程技能就好,把常用的編程語言和軟件工具掌握得越熟練就越有競爭力,他們將大量的精力花在鉆研編程技能上,這也和很多用人單位的價值取向有密切關系。在面試和考查軟件工程師時,很多用人單位多半考查的是和編程能力相關的內容,一般不考查工程素養。這強化了軟件工程師的錯誤認知,他們更加錯誤地認為只要會編程就能找到工作。他們還認為,在工程意識或工程素養上的不足,是可以迅速補齊的短板,這些根本不是難事兒,隨時都可以改變和提升。
業界還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認知,即對于開發某領域的軟件,領域知識和編程技能比軟件開發的工程意識更為重要,軟件如何構建、開發任務如何組織等涉及工程意識的因素,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很多人甚至認為這些降低了軟件開發的效率,或者干脆對此嗤之以鼻的也大有人在。
我親身經歷了很多項目的失敗,究其原因就是軟件工程師的工程意識和相關能力偏弱,他們忽視了很多比編程能力更為重要的工程化思維和作為軟件工程師的行為約束。他們沒有意識到,能力、意識和素養是需要長時間養成的,就像一個人的氣質不能在幾天之內速成一樣。
互聯網企業的大多數工程師一畢業就進入公司工作,他們很聰明,技術功底很扎實,但缺乏對實際項目的工程化錘煉,就職公司更需要培養他們的工程意識和素養;也有很多工作多年的軟件工程師,因為常年趕任務,也常常忽視工程化能力的培養。
章淼老師在研發一線工作,他在百度技術培訓中心開設的“代碼的藝術”課程,專門講授如何提升軟件工程師的工程思維、工程素養和工程意識。《代碼的藝術》這本書中的很多內容來自章老師的培訓課程和演講材料,也有部分內容來自他以“代碼的藝術”為題在多家大型互聯網企業分享的內容。在代碼、文檔和項目管理等多個方面,這本書既介紹了方法,又有他親身經歷的實際案例解剖。無論是剛參加工作的從業者,還是有多年經驗的軟件工程師,都反映良好,“代碼的藝術”課程也因此在百度大受工程師歡迎,他本人也連續多年被百度技術培訓中心評為“金牌講師”。
本書通俗易懂,可以幫助讀者迅速掌握軟件研發中的關鍵要領,并將其中的方法運用到實際項目實踐中,還能夠幫助讀者掌握正確的軟件研發意識,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陳尚義
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
2021年11月1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