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講 用好“數據分析”板塊

數據分析是運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我們認識店鋪、認識效果最直接的手段。阿里國際站后臺“數據分析”板塊為我們提供了店鋪運營所需的大量數據,相信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如果是第一次接觸阿里國際站的新伙伴,也可以通過熟悉瀏覽和查看系統顯示的名詞解釋來快速了解“數據分析”板塊的功能和用處。在“數據分析”大多數板塊的右上角,系統都有詳細的名詞解釋。

1.熟悉“數據分析”板塊

在“數據分析”板塊中,哪些數據對我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呢?首當其沖的是“數據概覽”板塊。它是呈現店鋪整體效果的必要板塊,通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店鋪的曝光、點擊、詢盤、訪客、訂單等效果的詳細數據。“店鋪分析”和“流量來源”板塊則介紹了店鋪流量從哪里來,訪問了哪些頁面等統計數據。“產品分析”和“引流關鍵詞”板塊記錄了關鍵詞和產品的效果表現數據。這些店鋪和產品效果的詳細數據,是我們運營決策和優化的強力參考依據。

“數據分析”板塊除了包含上述提到的板塊,還包含其他板塊,如“訪客詳情”“關鍵詞指數”“市場洞察”“市場參謀”“商品洞察”“商品參謀”等也都是很重要的功能板塊,其分析價值也是較高的。只是在日常查看分析店鋪效果和產品效果時,這些板塊的使用頻率并不是很高,而“數據概覽”“產品分析”等是高頻用到的數據板塊,我們有必要去深度了解這些常用板塊數據指標的定義。

2.“數據分析”板塊的應用

我們經營一家店鋪,需要對店鋪效果有著充分的了解。每天的曝光、點擊、詢盤情況,以及每周和每月的爆點反[2]、訪客等情況如何,是否超過了同行,與TOP店鋪的差距還有多少,這些都可以在“數據分析”的“數據概覽”板塊和“店鋪分析”板塊中看到。這是我們了解自己情況最直接的數據板塊。

在應用這些數據之前,筆者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概念——店鋪效果結構。店鋪效果結構是一種拆分模型,主要是對業績層面進行拆解。通常以店鋪詢盤量或銷售額為頂點,依次向下拆解。例如,以店鋪銷售額為頂點,依次向下拆分成訂單銷量×平均單價,訂單銷量又拆分成A產品銷量和B產品銷量,A產品銷量又拆分為A產品的詢盤量×A產品的詢盤訂單轉化率,等等。利用諸如此類的拆解方式,多層級依次拆解。

這種業績拆解的方式多種多樣,其實不論是哪一種拆解方式,基本上都屬于結構化拆解,是我們了解自家店鋪效果結構的數據化應用,對我們后續提升和尋找問題突破口有著很大的幫助。

舉一個例子,我們以店鋪詢盤量為頂點進行拆解,拆解為詢盤產品A、詢盤產品B、詢盤產品C等,其中詢盤產品A又可以向下繼續拆分,拆分成詢盤產品A的訪客量、點擊量、曝光量等分支,曝光量又可拆解為每一個詞的曝光量等。這樣就有了一個以詢盤量為頂點逐級拆分的效果結構圖。這份結構圖對于我們了解店鋪效果結構和數據表現是非常有幫助的。我們可以思考如何穩定住圖中已有的效果,以及對表現不足的地方想辦法進行改進、提升,從而找到業績增長的方向。

除了以店鋪詢盤量為頂點,我們還可以以訪客量、曝光量等任何一個指標為頂點,拆分成各款產品的訪客量、曝光量等。別小看這種拆解的方式,它是我們加深店鋪認知非常有效的手段,筆者把這個過程稱為“讓運營對店鋪心中有數”。筆者曾經多次問及一些運營人員關于效果結構的問題,結果能回答出來的寥寥無幾。

這里做一個小測試:你是否能在一秒內說出你的店鋪中點擊量排名第二的產品?它最大的引流詞每個月的點擊量的大致范圍是多少?

如果不能,不妨花點時間去梳理一下店鋪的效果結構,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去梳理它,去深入了解它,這會讓你覺得很有趣味。當對自家店鋪的效果結構和數據表現做到心中有數的時候,我們的運營思維也會大有不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高碑店市| 阿勒泰市| 阿荣旗| 南平市| 大渡口区| 哈密市| 富锦市| 承德市| 阳高县| 密云县| 营口市| 肇东市| 鄯善县| 阳泉市| 大关县| 胶州市| 盖州市| 昌平区| 九龙县| 兴化市| 子洲县| 兴山县| 平遥县| 黄梅县| 古交市| 垫江县| 阿巴嘎旗| 宜川县| 莲花县| 九龙县| 四川省| 读书| 涞水县| 扎赉特旗| 彭泽县| 沂源县| 汝城县| 衡阳市| 庆城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