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2
碳中和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變革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這一莊嚴承諾在國內和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可以說,碳中和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變革。縱觀歷史,人類自工業革命至今200余年,過去積淀的輝煌與文明大部分建立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基礎之上。當今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同樣脫胎于此。現在,人類急需用30~40年時間顛覆原有的生產生活體系,因為地球留給我們的剩余時間已經不多。

許多人認為碳中和是突然提出的,實際上并非如此。我是國內為數不多從20世紀80年代就參與氣候變化研究的人員之一,親歷了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6次評估報告,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形成的全部過程。1992年全球達成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就明確了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等目標,即力爭將地球的溫升控制在2℃以內,并為此制定了按照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和各自能力的減排原則。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減排做了制度性的安排。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則是按照共區原則和自主貢獻的精神,全球共同走低排放發展之路的宣言。這些都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具有一定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這三個文件是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問題從科學認知到政治共識,再到具體行動不斷深化的體現。碳達峰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階段性目標,碳中和是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最終目標。

中國這一承諾展現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也表明中國在展現氣候雄心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對于我國而言,挑戰與機遇共存。我們要用不到10年時間實現碳達峰,用不到30年時間完成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相比之下,一些發達國家早已實現碳達峰,可以用60~70年時間從碳達峰向碳中和過渡。而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任務更艱巨。

但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方向,是保護人類家園最低限度的行動。全球所有國家都將付諸行動,并且刻不容緩。

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本質是一場告別資源依賴的發展轉型。碳中和的目標要求人類由化石能源支撐的發展方式向非化石能源支撐的發展方式轉化,不僅實現發展與化石能源及其二氧化碳排放脫鉤,甚至要與各種礦產資源脫鉤,實現各種資源的循環利用。因此,實現碳中和不僅要實現增長方式、能源系統和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還要實現經濟和產業的循環發展,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依賴,從而將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損害降到最低。

碳達峰與碳中和進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綠色低碳轉型的競技場。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企業加入聯合國發起的“聯合國氣候雄心聯盟:凈零2050”運動,成為全球碳中和的先行者。在這些引領者的帶動下,一場以碳中和為目標的競賽大幕已經拉開,這場競賽將推動全球范圍內的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碳達峰與碳中和工作是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堅持推動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將應對氣候變化視為推動構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是我們自己要做。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行各業都要行動起來,迎接并進入低排放發展的新時代。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我們的使命。同時,做好這項工作,對我國實現能源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很高興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看到《碳中和革命:未來40年中國經濟社會大變局》書籍的出版,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繪了碳中和的來龍去脈和深遠影響。相信這一應運而生之作,可以成為中國碳中和革命的火種和路標之一,聚合有識之士,擁抱偉大時代。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
李俊峰
2021年9月9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铜梁县| 商都县| 福海县| 原阳县| 高雄市| 凌海市| 青岛市| 封丘县| 惠安县| 谷城县| 富平县| 元江| 百色市| 襄汾县| 秦安县| 高青县| 武邑县| 岳普湖县| 佛冈县| 朝阳区| 佛教| 白朗县| 南溪县| 林口县| 禹城市| 宿松县| 富裕县| 玛曲县| 安乡县| 辽宁省| 江孜县| 屏东市| 南澳县| 武鸣县| 缙云县| 阿拉尔市| 甘孜| 蛟河市| 开远市|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