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對撞機和谷神星
- 我傳承了黑科技
- 琴北揚
- 2211字
- 2023-08-14 12:04:27
“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對撞的進行速度是瑞士侏羅山地下那臺對撞機的十萬倍以上。”
卡洛斯教授迎著海風,側頭向身邊的金主介紹著自己的研究項目。
“您要找的這個粒子,會對目前的科學發展造成什么影響?”云清好奇的問。
葬禮之后,她與父親的關系稍稍緩和。
在母親的提議下,云清拿著三千億資金來到了格陵蘭島,主要是讓她散散心,順便考察一下前沿物理的發展。
卡洛斯教授笑了笑,“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人類就一直在探索微觀世界,尋找各種新粒子,夸克、光子、中微子,這在當時看起來沒什么用,卻在很多年之后造就了量子力學、量子計算機、人工智能。”
“宇宙籠罩在一團迷霧中,我們需要不斷前行才能揭開謎底。我們要找的東西,只不過是鎖著真相的多重枷鎖中微不足道的一環,但只有解開了它,我們才能去解開下一環。”
“那這項事業可真偉大。”云清點點頭,眼中憧憬。
她突然有點理解父親,相較于探索宇宙這樣的宏觀命題,社會的變遷、權力的更迭實在是不值一提。
“開始了。”
卡洛斯教授神情凝重起來。
郵輪上一眾工程師、隨行人員都看向遠處的海岸線。
云清的目光也被吸引。
無數運輸直升機像蜂群一般涌向那片大地,密密麻麻的溫壓彈按照事先標注好的落點墜下。
這種亞核武器的第一次爆炸會向空氣中拋灑氣態炸藥并二次引爆產生超高的溫度和數百個大氣壓,每一枚都可以將方圓幾百米的積雪和凍土層全部炸開。
云清先是聽到一聲沉悶的巨響,緊接著是比剛才強百倍的巨響,連綿的爆炸云裹挾著大量土壤直沖天際,強烈的沖擊波形成颶風,向四面八方掃去。
“引爆完成,誤差±1.07%。”
人工智能傳來數據,眾人一陣歡呼。
多年的規劃終于開始動工,卡洛斯教授揚聲大笑,對云清說著后續計劃。
“接下來,從港口運來的大型挖掘機將在地面上刨開一條大溝,露出千百萬年來未曾見過天日的基巖,再在基巖上鉆出一個個用來固定承重柱的鉆孔。”
他意氣風發,似乎見到了人類基礎物理的巨大躍進。
“在這條大溝的前進方向上,所有攔路的丘陵都將被夷為平地,高大的山峰會被挖空,成為我們的檢查站和數據收集基地。”
……
“嗯?三千億花這么快?”
這么多錢,就算一把火燒了都能燒個把月吧?
全息影像中,云清眼中閃爍著光彩,極力描繪這個項目的非凡意義,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要錢。
一向超然的陳新有點心疼自己的錢,但面對正在愈合父女關系,還是咬牙表示追投三千億。
他告誡道:“科研太燒錢了,這是我能支持的最后一點資金。”
“我知道,卡洛斯教授正在世界各地活動,拉來了不少投資。”
云清點點頭,忽而又說道:“對了,還有一件事。”
她又聊起了紅巾軍,造反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敏感的事,盧山他們有新一集團做保,上面或許會投鼠忌器,但許多心懷夢想的普通人在事后絕對會被迫害、被清算。
陳新嘆口氣,“所以呢?你有什么想法?”
云清表示,火星基地已經頗具規模,是不是可以把一部分人轉移到火星?
“這跟被流放有什么區別?”
云清沉默片刻,“總比悄無聲息的死去好。”
紅巾軍的中層干部都是心懷夢想的勇士,陳新也不忍心放棄他們,思索片刻后就同意了這項請求。
這樣一來,火星上的人員成分會很干凈。
掛斷通訊,陳新嘴里勾出一抹笑意。
大同世界最先出現在火星么?
沒等他繼續幻想,若生帶來了消息。
說是火星尸體攜帶的金屬罐子解析完成,內部封存的是五百克反物質和兩百克奇異物質——二鋰晶體。
陳新霍然起身。
他的猜測已經被證實,火星尸體真的可能是來自未來!
“馬上著手研究曲率引擎和空間躍遷!”
陳新不知道未來的自己到底遇到了什么危機,竟然要求助現在的自己。
唯一確定的是,他現在必須全力以赴,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陳新以前之所以沒有研究曲率引擎就是因為這兩種材料十分難得,反物質雖然地球上已經可以制造,但一克的造價就高達六十余萬億,新一集團無論如何也湊不出這么多資金。
若生提醒道:“一克反物質可釋放出相當于4000多萬噸TNT炸藥威力的能量,足以摧毀一個城市,而且正反物質湮滅還可能引發鏈式反應。”
“我明白。”陳新深吸口氣,“我們去小行星帶做相關實驗。”
小行星帶并不是很多人認知中那樣只是一堆碎石頭,其中也有些巨大的天體,除了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這種400公里直徑的小行星,還有一顆矮行星——谷神星。
它的直徑約為950公里,質量約占小行星帶總質量的25%,上面有稀薄的大氣和大量的水冰,可以說是最理想的前沿基地。
若生搖頭:“太遠了,實驗需求的強子對撞機以及配套的工業設施谷神星都無法滿足。”
見若生誤會了,陳新解釋說模型機在地球上制造,實驗時再去谷神星。
“咱們先去考察一下實驗場地。”
小行星帶看起來東西挺多,其實總質量加起來還不到半個月球,相比于宇宙中的空間來說,其實空曠的不行。
“這怎么什么都沒有啊?”
馬天青扒拉著舷窗看了半天,想要找到小行星的蹤跡。
“沒有還不好?”陳新放下手中遙感儀觀測報告,“飛船這么快的速度,要是撞到東西可了不得。”
他們的航線是經過計算后選擇的,肯定要事先避開小行星的軌道,避免發生意外。
兩人沒聊幾句,若生走了過來,“飛船正在減速,預計三個小時后到達谷神星軌道。”
馬天青很好奇,咱們降落在哪?
“奧卡托隕石坑,那里有水冰存在,可以保證基本生存物資供應。”
若生說著,打開一副地圖,這是NASA的黎明號拍攝的。
這隕石坑更像是盆地,直徑足足92公里,深度也有4公里。
陳新看著地圖,說:“這趟我們先建立一個簡陋的實驗基地,具體開發要等以后了。”
“為啥咱非要跑這么遠來做實驗啊?”馬天青十分不解。
陳新表示躍遷可能會引發空間波動,萬一把地球搞壞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