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稚氣小孩到科學巨人:愛因斯坦
- 松鷹
- 1563字
- 2022-04-18 11:04:41
神奇的小磁針
愛因斯坦3歲才開始說話,到5歲時,神秘的大自然第一次叩開了他幼小的心靈之門。
一天,阿爾伯特生病了,他乖乖地躺在床上,睜大眼睛,望著墻上的風景畫出神。
這時,父親海爾曼微笑著走了進來。
“乖孩子,你瞧我給你帶來一樣什么禮物。”父親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羅盤給他。
阿爾伯特手捧著小羅盤,看見玻璃下面的磁針在微微顫動著,覺得很稀奇。
“這叫羅盤,是中國人發明的。”
“啊,羅盤?”
“表是計時的,而羅盤可以用來確定方位,有了它,船在海里航行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真的嗎?”阿爾伯特很驚奇。
“是的。你仔細瞧著。”
父親拿起小羅盤,轉動了幾下,里面的小磁針又擺動起來,可是等磁針停下來時,紅色的一端仍然指著壁爐的方向。
阿爾伯特接過羅盤,用力地晃了晃,小磁針微微抖了抖,轉回來依然指著北方。阿爾伯特又把羅盤擺在左手的手心上,不管他的手怎么旋轉,那磁針仿佛有一種魔力,一直都指著北方。
阿爾伯特驚訝極了。
“爸爸,磁針為什么總指向北方呢?”
“因為地球里面有一種磁力,這種磁力對磁針有吸引力,使它總是指向北方。”
“這種磁力藏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呢?”
“可以說到處都有,無所不在。”
阿爾伯特驚奇地又看了一眼磁針,然后將羅盤小心地收起來。他躺在床上,不再說話了。一雙漂亮的褐色大眼睛若有所思地望著墻壁,眸子里閃爍著亮晶晶的光芒。真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奇力量,在支配著這個世界,這多么神秘啊!阿爾伯特默不作聲地想著。在他童稚的心里,第一次感覺到,這世界的背后一定深深隱藏著一種規律,萬物都遵循著這偉大的力量一分不差地運動著。
阿爾伯特閉上眼睛,一心一意地想著。究竟想些什么,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許多,在宇宙深處遙遠的地方,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向他召喚,喚起了他探尋宇宙奧秘的念頭——這神奇的好奇心,就像一把火炬,引導他后來登上了偉大的科學殿堂。
6歲的時候,阿爾伯特進了小學。
慕尼黑當時有天主教會辦的學校,也有猶太教會辦的學校。愛因斯坦父母雖然都是猶太人,但他們的宗教觀念并不強。他們幾乎忘記了自己是猶太人,別人也不介意同他們往來。所以阿爾伯特被送進一所天主教會辦的小學。他是班上唯一的猶太小孩。
由于阿爾伯特不愛說話,又不合群,他一到學校,同學們就給他取了兩個綽號:“老實頭”和“無聊伯伯”。加上保姆給他取的“雅號”——笨頭笨腦的小祖宗,阿爾伯特小小年紀就有了三個“光榮”的外號了。不過他并不在乎這些,照樣沉默寡言,獨來獨往。當其他孩子在操場上打鬧游戲時,他總是蹲在校園一角,靜靜地在地上畫著X、Y、Z和一些奇怪的符號。
阿爾伯特童年時最大的樂趣,就是演算代數題了。他覺得那些抽象的符號里面,藏著無窮的奧妙。
阿爾伯特迷上數學,還得歸功于叔叔雅各布。雅各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工程師,他很喜歡“笨頭笨腦”的阿爾伯特。
有一天,阿爾伯特從學校里回來,問雅各布:“叔叔,什么是代數呀?”
“代數這玩意兒呀,”雅各布朝他擠擠眼,笑著說,“可以說是懶漢的算術,凡是不知道的東西,都把它叫作X,然后再去找這個X。”雅各布叔叔生動的比喻引起阿爾伯特莫大的興趣。這是多么有趣的捉迷藏呀!阿爾伯特從叔叔那里學了些初步的代數知識后,就一天到晚熱衷于在代數題里尋找X、Y、Z。
代數題做累了,阿爾伯特就站在窗前練練小提琴。他是從6歲開始學習拉小提琴的。媽媽的鋼琴彈得很好,就給他用鋼琴伴奏。他愛拉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曲子,每當優美的旋律從琴弦上傾瀉下來的時候,他就會深深地陶醉在音樂里。他感覺到周圍的世界就和這音樂一樣,充滿了完美與和諧。此后,小提琴成了他終身的伴侶。
晚上,爸爸還常常給阿爾伯特朗誦詩歌。歌德的《浮士德》和海涅的《北海集》,引起他許多美麗的幻想。
無形之中,小阿爾伯特從三個大人那里,接受了科學、音樂和文學的熏陶。正是這三者,后來成為塑造愛因斯坦偉大人格的三根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