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3章 鹽政風波起

如今鹽稅整整六七百萬兩銀子一年的缺口,你們言官還敢跳嗎?

王承恩拉著一張苦瓜臉就去了內閣。

而隨著這個消息在文官們之間快速傳播開來,無論原本對鹽稅了解多少的文官都是一陣嘩然。

其實鹽政弊端在朝堂上從來都不是什么秘密。從洪武皇帝朱元璋建國開始,一直到萬歷皇帝,都曾經大力整頓過鹽政,鹽稅方面也經過了好幾次的改革,但其中的弊端始終無法徹底杜絕。正如恩格斯所說,當利益達到300%的時候,足以讓資本藐視世間一切代價去完成。而大明鹽稅中的牟利空間,又何止區區300%.

而在萬歷皇帝去世之后,從明光宗一直到如今的崇禎皇帝,朝堂上的主旋律就一直是黨爭,導致中央政府已經沒有那個經理再去整理鹽政了。

而明末的這近百年時光中,鹽政僅有的發光發熱、每年為朝廷貢獻了兩百多萬兩銀子稅收的時間段,卻恰恰是天啟年間,臭名昭著的閹黨五虎之一的崔呈秀出任淮揚巡撫,大力支持時任兩淮鹽道使袁世振改革鹽法,實行綱鹽法的時期。

后來閹黨垮臺,崔呈秀也被梟首示眾,接任淮揚巡撫的是東林黨人李三才。而正是這位為東林黨嘔心瀝血的“托塔天王”在位期間,綱鹽法被廢除,鹽稅也從兩百萬兩一年跌到一百萬兩一年。

而在得到相關的消息,又派親信去戶部查驗了卷宗之后,內閣的四位閣老已經沒有了原本勾心斗角的心思,彼此對視的時候都是臉色慘白。

鹽稅的弊端他們不是不知道,鹽商和各地官員互相勾結,再加上插手其中的富商巨賈和文物勛貴,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將每年的鹽稅悄無聲息的瓜分掉了一大塊。

因為這個團體太過龐大,其受益者又實在太多,真要按照洪武年間那套老朱規定的標準嚴格執行,非得動搖大明根基不可。因此,歷任內閣一直對此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只要每年的鹽稅數額足夠交差,他們也不會去為難鹽商或者追究其中細節。

強勢如張居正,鹽稅一年也不過三四百萬,何況他們這些小魚小蝦?

這一屆的內閣當然也是如此。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皇帝竟然突然把蓋子掀了。

而掀開蓋子所暴露出來的事實,更是讓無數官僚為之惶恐。

別說薛國觀了,就算換了溫體仁和周延儒來,他們也不會想到,這幫人竟然膽大包天到了如此份上,能將每年應收的鹽稅截留到八成的程度。

這近八百萬兩白銀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

都不用全部收齊,哪怕只能收個七八成,再加上田賦,別說現在的遼東和流寇兩大難題,就是再來一遍萬歷三大征也打得起,遼餉、剿餉等更是完全沒有必要攤派。

就連提出這個問題的朱由檢也沒有想到,大明鹽稅問題居然嚴重到了這個程度。

對于鹽稅能給國家財政帶來多大的支持力度,他參考的其實是宋代的數據。

然而朱由檢不知道的是,自漢武帝鹽鐵官營以來,明代其實是官方鹽稅收入最低的一代。

以富庶著稱的兩宋就不必提了,就連后來的清朝,實際到手的鹽稅也遠遠超過明朝。

據《兩淮鹽法志》記載,清代乾隆時期,單單兩淮鹽商每年上繳的鹽稅就達到600萬兩,占全國鹽稅的一半左右。換言之,乾隆時期,朝廷每年能收到的鹽稅就高達上千萬兩。相比大明的區區一二百萬,這是一個多么恐怖的差距。

百官在震恐,有機靈的甚至已經開始聯系家人切斷和鹽商的關系往來,而御書房里的朱由檢已經快要被怒火燃燒殆盡。

“好,好得很,都是我大明的好臣子啊。難怪太祖當年要借著幾大案大開殺戒。三條腿的狗不好找,兩條腿的讀書人有的是。既然你們這幫人不愿意老老實實當官,那朕也不介意換一批人來。”朱由檢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出這段話的。

這也是他第一次真真切切的對原本歷史上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的時候說的那句“百官人人可殺”感同身受。

800萬兩的鹽稅,就算不能足額收滿,但凡能收個五六成,大明何至于此?

“好,好,好。真是天賜良機啊。”正在和親信言官商量如何洗脫自己佞臣之名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當即仰天長笑。

“真是要瞌睡有人來送枕頭啊。不需要我交代你怎么做了吧?”陳新甲笑完之后,扭頭看向自己的親信。

那言官也被這個消息震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但隨著陳新甲這一問,他的眼睛頓時猛地一亮,也意識到了這其中蘊藏著的殺機。當然,對那些撞在槍口上的人來說是殺機,對他們言官來說自然就是難得的不用頂撞皇帝也能名留青史的好機會。

畢竟,言官想要名留青史,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找一個目標夠大的家伙往死里彈劾。

但問題在于,不是所有人都像海瑞一樣,敢公然指著皇帝鼻子罵娘;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楊繼盛一樣,敢公然指著當權者的鼻子罵娘。

名留青史是要追求的,自己的小命也是不能不要的。在這方面,有了無數前車之鑒的言官們可是拿捏的很清楚的。

但眼下可是一個天賜良機,風險小收益大,一舉多得,那何樂而不為呢?

“下官這就回去草擬,爭取今日便將彈章送進宮里。”那言官也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當下就告辭回府去寫奏疏了。

開什么玩笑,這種事情敢開第一炮的言官有很多,但只有成功的那個才值得被史書專門記載下來,這個資格那是要靠搶的。

就在這一天,北京城里有無數言官聞訊之后面色紅潤、七竅生煙,還有不少其他官員受這則消息的刺激,一個個也鬧著要跟著上書抗議。

如果兩淮鹽運使眼下在京城,估計能直接被眾多官僚給直接生撕了。

知道鹽政是個肥差,沒想到這么肥!既然你一個人吞了這么多,那你不死誰死?你不死,大家怎么能安心維持自己安貧樂道、兩袖清風的形象?

“傳旨,楊顯名和兩淮鹽道使馮導延即刻進京!還有,給朕召內閣諸人即刻來此覲見。”朱由檢示意王承恩趕緊去找人擬旨,楊顯名是崇禎皇帝派往兩淮的總理太監,如今鹽稅出了這么大的簍子,這二位是不得不死。

像當初鳳陽失陷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不能全怪鳳陽的巡撫巡按,但這也不影響他二位最終淪為刑場刀下之鬼,如今的楊顯名和馮導延又怎么能逃得掉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平罗县| 南通市| 分宜县| 广河县| 鸡东县| 桐梓县| 阿拉尔市| 彝良县| 平顺县| 额尔古纳市| 南岸区| 常熟市| 龙胜| 吉木萨尔县| 股票| 新竹县| 静乐县| 临汾市| 泸溪县| 沅江市| 长沙县| 富锦市| 正定县| 昭苏县| 耒阳市| 张北县| 钟山县| 同德县| 孝昌县| 陈巴尔虎旗| 永善县| 定安县| 大庆市| 玉山县| 延安市| 黄山市| 温宿县| 沂水县| 盐边县|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