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街市西邊,從新街子下坡,即是河街(現今稱作濱江路)。再沿數十級石梯一路而下,就是釜溪河岸。
大概在明朝嘉靖年間,釜溪河兩岸,都先后發現新的鹵源,并開鑿了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自流井鹽場開始進入興旺期,井鹽外運,商旅往來,每天過河的行人轎馬很多,單靠渡口船渡,已應付不了。不知是官府當局,還是民間鹽商富室出頭,籌資在此渡口建起一座石板平橋。此橋取名“積功橋”(又稱“濟功橋”),民...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自流井街市西邊,從新街子下坡,即是河街(現今稱作濱江路)。再沿數十級石梯一路而下,就是釜溪河岸。
大概在明朝嘉靖年間,釜溪河兩岸,都先后發現新的鹵源,并開鑿了以自流井為代表的一批新鹽井。自流井鹽場開始進入興旺期,井鹽外運,商旅往來,每天過河的行人轎馬很多,單靠渡口船渡,已應付不了。不知是官府當局,還是民間鹽商富室出頭,籌資在此渡口建起一座石板平橋。此橋取名“積功橋”(又稱“濟功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