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手冊(第2版)
- 尹婕 周瑩主編
- 1052字
- 2022-04-22 16:42:03
第二節 剖宮產瘢痕妊娠
【背景知識】
剖宮產瘢痕妊娠(CSP)是一種特殊的異位妊娠,指孕卵種植于剖宮產后子宮瘢痕處的妊娠。剖宮產瘢痕妊娠隨著剖宮產率上升而逐年增加。如未得到及時處理,嚴重者出現大出血致休克,需要切除子宮,甚至危及生命。
1.兩種可能的病理過程
(1)胚胎早期停止發育、胚囊剝離,斷裂的血管不易閉合,導致大出血、休克,出血與胚囊形成包塊逐漸增大導致子宮破裂。宮腔積血可能誤診為葡萄胎等。
(2)胚胎繼續發育,可能出現早期子宮破裂,若繼續發育,將會發生胎盤前置、胎盤植入,產時出現子宮破裂、胎盤不剝離或剝離面大出血等。罕見的情況下可能發展為腹腔妊娠。
2.三種臨床分型(2016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計劃生育學組《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專家共識》)
(1)Ⅰ型:
①妊娠囊部分著床于子宮瘢痕處,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宮腔內,少數甚或達宮底部宮腔;②妊娠囊明顯變形、拉長、下段或呈銳角;③妊娠囊與膀胱間最薄處子宮肌層厚度>3mm;④瘢痕處見滋養層低阻血流信號。
(2)Ⅱ型:
妊娠囊與膀胱間最薄處子宮肌層厚度≤3mm,其余同Ⅰ型。
(3)Ⅲ型:
①妊娠囊完全著床于子宮瘢痕處肌層并向膀胱方向外凸;②宮腔及子宮頸管內空虛;③妊娠囊與膀胱之間子宮肌層明顯變薄,甚或缺失,厚度≤3mm;④瘢痕處見滋養層低阻血流。
【接診要點】
1.剖宮產史。
2.癥狀 停經、陰道出血(包括藥流、人流術中或術后)、腹痛、失血癥狀。
3.體征
未必有特殊體征。發生腹腔內出血可有下腹壓痛,病情加重時可有板狀腹、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
4.影像學
首選B超,簡便、可靠。診斷要點:①宮腔與宮頸管內可見內膜線,未見胚囊;②子宮峽部瘢痕處附著不均質團塊;③瘢痕處肌層連續性中斷,肌層變薄,與膀胱間隔變窄;④血流信號:高速低阻血流信號。
5.其他
β-HCG或HCG,MRI、腹腔鏡。
【鑒別診斷】
1.子宮峽部妊娠。
2.宮頸妊娠。
3.宮腔內妊娠的難免流產。
4.宮腔內妊娠的不全流產。
5.滋養細胞疾病。
【治療】
1.治療目標
終止妊娠、去除病灶、保障安全。
2.治療原則
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減少并發癥、避免期待治療、避免盲目刮宮。
3.治療方法
(1)子宮動脈栓塞后清宮術。
(2) B超監視下清宮術
(3)甲氨蝶呤治療后清宮術。
(4)腹腔鏡或開腹子宮局部切開取囊及縫合術。
(5)局部穿刺(注射氯化鉀)。
(6)子宮次全切或全子宮切除。
處理流程如圖4-4所示。
【隨訪】
隨訪至HCG正常、局部包塊消失。
避孕宣教:建議治愈后半年再次妊娠。
【Tips】
掌握診斷要點,保持風險意識,基層醫院沒有治療條件應及時轉診,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治愈后有效避孕。

圖4-4 剖宮產瘢痕妊娠接診流程
(婁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