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創傷性骨折的體位及康復護理
- 陳玉梅 何明豐 楊匡洋主編
- 1331字
- 2022-04-22 15:35:56
二、體位
1.院前急救
(1)肩部損傷的自我判斷:
患者自覺肩部腫脹、疼痛、畸形,主動和被動活動時有骨擦感或活動受限,應考慮有肩部骨折。
(2)如何急救:
首先應確認環境安全,傷者身邊有人協助時,可以就地取材進行緊急包扎固定??刹捎瞄L條寬絲巾將傷側手臂與軀干進行固定綁扎,再用三角巾懸吊傷肢手腕于頸部。
(3)急救材料:
三角巾、長絲巾、長布條等。
(4)包扎方法:
傷者取坐位,雙肩向后,挺胸,健側手叉腰。
第一步:用三角巾或絲巾折疊成四指寬度,把傷側手臂與軀干進行綁扎,注意松緊適度,勿影響患者呼吸;第二步:用另外一條三角巾或絲巾在傷肢手腕部綁扎兩圈打結,再懸吊傷肢置于胸前(圖1-1-2)。
(5)常見肩部骨折的錯誤固定方法:
傷側手臂未與軀干固定(圖1-1-3);傷肢未懸吊于胸前。

圖1-1-2 肩部骨折固定體位

圖1-1-3 錯誤固定方法
2.治療體位
換藥時,患者保持挺胸抬頭、上身坐直、雙手叉腰(圖1-1-4),傷處固定好后,手臂保持自然放松,屈肘90°,掌心朝向胸口,用三角巾懸掛(圖1-1-5)。肱骨近端骨折換藥時可取坐位或臥位,兩名助手擒拿扶正傷肢并稍做牽拉,患者傷側手自然搭在前面助手前臂上(圖1-1-6)。固定后傷肢應保持放松,先用健側手托住傷側前臂,再用三角巾懸掛傷肢,保持屈肘90°,掌心朝向胸口(圖1-1-7)。
注意事項:坐位換藥時,患者應挺胸抬頭、雙手叉腰,忌含胸駝背。肱骨近端骨折坐位換藥時,兩名助手應做擒拿扶正和牽拉傷肢,忌含胸駝背;患者換藥后屈肘角度不能大于或小于90°;臥位時避免壓向傷側,加重損傷和增加疼痛(圖1-1-8)。

圖1-1-4 肩部骨折換藥時體位

圖1-1-5 肩部骨折換藥后體位

坐位換藥

臥位換藥
圖1-1-6 肱骨近端骨折換藥體位

手托前臂

三角巾懸吊傷肢
圖1-1-7 肱骨近端骨折換藥后體位

含胸駝背

屈肘角度大于90°

屈肘角度小于90°

壓向傷肢
圖1-1-8 肱骨近端骨折換藥及治療時的錯誤體位
3.日常生活體位
(1)坐位、站位或行走:
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及肱骨近端骨折時,手臂均應保持自然放松,屈肘90°,掌心朝向胸口(圖1-1-9);以肱骨近端骨折為例,肩部骨折避免傷側肩部內收、內旋、外展、外旋等(圖1-1-10)。

鎖骨骨折、肩胛骨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圖1-1-9 肩部骨折坐位、站位、行走體位

內收

外展

外旋

內旋
圖1-1-10 肩部骨折錯誤體位
(2)臥位:
肩部骨折仰臥位、健側臥位時傷肢均墊于氣枕或軟枕上,保持傷肢高度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手掌放于胸口,可適當伸展,增加舒適度(圖1-1-11),避免傷側臥位、傷肢不墊高(圖1-1-12)。

鎖骨、肩胛骨骨折仰臥位

鎖骨、肩胛骨骨折健側臥位

肱骨近端骨折臥位
圖1-1-11 肩部骨折臥位

鎖骨骨折傷側臥位

肩胛骨骨折傷側臥位

肱骨近端骨折傷側臥位

肱骨近端骨折傷肢未墊高
圖1-1-12 肩部骨折錯誤臥位
(3)轉移體位:
①臥位轉坐位時,可自行移動者,保持手臂與心臟水平,屈肘90°固定好,可健側手拉床沿慢慢坐起(圖1-1-13);②坐位轉臥位時,可用健側手托住傷側上肢保持功能位,慢慢側身躺下(圖1-1-14)。不能自行移動者,需配合屈肘90°,抬高上肢與心臟水平,在協助者的幫助下坐起或躺下。轉移時切勿拖拽、牽拉(圖1-1-15)。

步驟一:轉向健側

步驟二:健側肘部撐床

步驟三:健側手撐床坐起

步驟四:雙腿移下床
圖1-1-13 肩部骨折臥位轉坐位步驟

步驟一:健手托住傷肢

步驟二:固定好傷肢,健側肘部撐床

步驟三:健側放低后平躺
圖1-1-14 肩部骨折坐位轉臥位步驟

牽拉傷肢

拖拽傷肢
圖1-1-15 肩部骨折轉移體位錯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