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病理診斷與鑒別診斷: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 周曉軍 余英豪主編
- 1765字
- 2022-04-21 16:02:53
第三節 嫌色性腎細胞癌
【定義】
嫌色性腎細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hRCC)是一種以細胞膜清楚,細胞核皺縮伴核周空暈,胞質淡染、嗜酸為主要特征的腎細胞癌。
【臨床特征】
1.流行病學
(1)發病率:
占所有腎細胞癌的5%~7%。大多數為散發性,罕見遺傳性。
(2)發病年齡:
發病高峰年齡50多歲,兒童到老年均有發生。
(3)性別:
男性稍多于女性。
2.癥狀
無特殊癥狀和體征,可出現腹痛,血尿等癥狀。
3.影像學特點
影像學上可見大的瘤塊,無壞死和鈣化。
4.治療
首選手術切除。
5.預后
預后好,5年生存率78%~100%。腫瘤分期、肉瘤樣變、腫瘤性壞死及小脈管侵犯是獨立的預后因素。
【病理變化】
1.大體特征
腫瘤呈實性,體積大,平均直徑7.0cm,邊界清楚,但無包膜。切面呈均一的淺棕色到褐色,無出血壞死(圖3-1-7)。中央疤痕少見。大多數腫瘤局限于腎內。
2.鏡下特征
(1)組織學特征:
腫瘤細胞呈實性片狀排列,被不完整的玻璃樣變性的厚壁血管分隔,也可見小巢狀、管狀、微囊狀、梁狀排列(圖3-1-8A、B)。瘤細胞大而呈多角形,胞質透明呈網狀,細胞膜非常清楚呈植物細胞樣(圖3-1-8C)。這些細胞常與胞質呈嗜酸性顆粒狀的較小的細胞混合存在,大的淡染的瘤細胞靠近血管,小的嗜酸性瘤細胞遠離血管(圖3-1-8D)。瘤細胞核不規則,常有皺褶,呈葡萄干樣外觀,染色質粗糙,有時見核溝或雙核,核仁小,常見核周空暈。部分病例以嗜酸性瘤細胞為主,稱為嗜酸型ChRCC,其腫瘤細胞小而一致,胞質呈嗜酸性細顆粒狀,核圓形、規則,核周空暈明顯(圖3-1-8E)。瘤細胞胞質內含有黏多糖,Hale膠體鐵染色彌漫陽性(圖3-1-8F)。2%~8%的ChRCC可發生肉瘤樣變(圖3-1-8G)。文獻報道瘤細胞可伴有橫紋肌樣分化。WHO/ISUP核級分級不適用于本腫瘤。

圖3-1-7 嫌色性腎細胞癌
大體腫瘤呈實性,邊界清楚,切面呈均一的淺棕色到褐色
有一類少見的腫瘤,由具有嗜酸細胞瘤和ChRCC形態學特征的細胞混合組成,被稱為雜合性嗜酸細胞/嫌色細胞腫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HOCT)(圖3-1-9)。該腫瘤通常見于Birt-Hogg-Dubé綜合征和腎嗜酸細胞瘤病,也可以散發。共有三種變型:①經典的嗜酸細胞瘤和嫌色性腎細胞癌混合在一起,二者之間形態有過渡;②經典形態的嗜酸細胞腺瘤中散在分布具有核周空暈、偶有雙核的嫌色細胞;③大的空泡狀嗜酸性細胞,具有輕、中度的核多形性,呈嗜酸細胞瘤樣巢狀排列。


圖3-1-8 ChRCC形態學特征
A.HE×100腫瘤細胞呈實性片狀排列,被不完整的玻璃樣變性的厚壁血管分隔;B.HE×100示微囊狀結構;C.HE×400腫瘤細胞大而呈多角形,胞質透明呈網狀,細胞膜非常清楚;D.HE×200大的淡染的瘤細胞靠近血管,小的嗜酸性的瘤細胞遠離血管;E.HE×400嗜酸型ChRCC,腫瘤細胞小而一致,胞質呈嗜酸性細顆粒狀,核圓形、規則,核周空暈明顯;F.Hale膠體鐵染色×100腫瘤細胞胞質彌漫陽性,呈湖藍色,插圖內正常腎小球和血管壁著色,可作為內對照;G.HE×200右上角示肉瘤樣變

圖3-1-9 雜合性嗜酸細胞/嫌色細胞腫瘤
A.HE×100經典的嗜酸細胞瘤(右下)和嫌色性腎細胞癌(左上)成分混合;B.HE×200嗜酸細胞瘤中散在分布具有核周空暈、偶有雙核的嫌色細胞
(2)免疫組化:
腫瘤細胞CK7通常彌漫強陽性(圖3-1-10A),在嗜酸細胞區域可灶性陽性。腫瘤細胞還表達CD117(圖3-1-10B)、EMA、微清蛋白(parvalbumin)和腎特異性鈣黏蛋白(kidney-specificcadherin)。Claudin-7彌漫陽性(圖3-1-10C),而Claudin-8陰性。vimentin、CD10、高分子量CK、S-100A1蛋白以及RCC陰性或局灶陽性。
3.超微結構特征
細胞質內充滿疏松的糖原和大量的微囊泡(直徑140~300nm),這些微囊泡可能與線粒體的缺陷有關,多見于淡染的瘤細胞,而嗜酸性瘤細胞內含有更多的線粒體。微囊泡易被乙醇和二甲苯破壞,釋放黏多糖,可被Hale膠體鐵染色。
4.基因遺傳學特征
嫌色性腎細胞癌以廣泛地染色體缺失為特點,最常見的是-1、-2、-6、-10、-13、-17和-21。這在嗜酸型嫌色性腎細胞癌中少見或者缺乏。
【鑒別診斷】
1.嗜酸細胞瘤
與嗜酸型嫌色性腎細胞癌較難鑒別。嗜酸細胞瘤常排列呈巢狀、管狀、腺泡狀和微囊狀,間質疏松水腫,核圓形,核仁不清楚,核周空暈不明顯。瘤細胞CD117可陽性,但CK7一般陰性,僅在纖維化區域陽性。膠體鐵染色陰性,可弱陽性或灶性陽性,局限于細胞腔面。
2.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
該腫瘤瘤細胞呈巢狀排列,被大量的薄壁血管間隔,而不是玻璃樣變性的厚壁血管。免疫組化可用于鑒別,CCRCC表達CD10、vimentin和CA Ⅸ,而CK7陰性。遺傳學方面CCRCC有3p缺失、VHL基因突變,有助于二者鑒別。


圖3-1-10 ChRCC免疫組化特征
A.IHC×100腫瘤細胞CK7通常彌漫強陽性;B.IHC×200腫瘤細胞CD117陽性;C.IHC×200腫瘤細胞Claudin-7陽性,細胞膜著色
(楊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