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高原戰傷后送途中救治

醫療后送是在醫療監督下將傷員轉移至醫療機構,要求不僅具有后送能力,還具有途中救治和生命支持功能。途中救治是在傷員后送過程中為防止傷員傷情惡化而采取的必要的維持性醫療處置。在醫療后送全過程中保持持續的救治能力是后送體系的責任,也是一項獨立的醫療活動,須在整個衛勤保障活動中提前規劃。優良的途中救治能力是有效地降低士兵傷死率和傷殘率的重要保證。

醫療后送是將戰場陣地、搜救事發地點等的傷員轉移后送,以傷員轉移至車輛、飛機或船舶為起點,是火線現場醫療急救的延續。就醫療條件而言,醫療后送平臺比火線現場有所改善,首先是有更多的醫務人員,其次是救護車、直升機等轉運平臺更易攜帶事先準備好的先進的醫療設備、器材和藥材等(如交界部位止血裝置、血液制品、其他液體、電子監測設備、氧氣等,)從而有條件實施交界部位壓迫止血、損害控制性復蘇、供氧、保溫等急救處置,以及連續監測傷病員生理參數等。

(一)傷情觀察

1.一般情況

主要包括傷員意識、精神狀態、面部表情、面色、對周圍環境及刺激的反應和體位、姿勢等。噪聲大,問診困難時,可采用手勢或文字形式與傷員交流;昏迷傷員應不間斷觀察,特別是在起飛和著陸階段注意觀察傷情變化。

2.生命體征

主要是脈搏、呼吸、血壓和體溫,可通過監護設備觀察,也可采取簡易方法,如用手感覺傷員的皮膚溫度,選擇表淺動脈計數脈搏頻率,查看胸、腹部動度觀察呼吸情況等;對呼吸困難及吸氧者,還應注意血氧飽和度變化。

3.特殊觀察

(1)心臟疾病者的心電和節律變化。

(2)胸腔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體的量、速度、顏色、性狀、氣味等。

(3)腹部傷病的癥狀與體征,如腹脹、腹痛,壓痛部位、范圍、程度;胃腸減壓和腹腔引流是否通暢,引流物量、速度、顏色、性狀、氣味等。

(4)導尿管是否通暢,引流尿液的量、顏色、透明度等。

(5)靜脈通道是滯通暢,輸液速度是否合適,有無氣泡或回血等。

(6)氣管導管是否通暢,痰量及性狀,有無皮下氣腫等。

(7)血管傷及石膏固定者有無肢體腫脹,肢端皮溫、色澤、感覺、循環及脈搏等。

(8)傷口包扎物是否可靠,有無脫落,浸漬及其速度、顏色、性狀、氣味等。

(二)常規救治

1.一般戰傷

(1)注意生命體征變化,檢查傷口情況。

(2)保持傷員舒適,安靜,消除緊急、恐懼心理。

(3)減輕傷口疼痛,必要時給予鎮靜或止痛藥物。

2.失血性休克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

(2)持續吸氧,輸液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改善微循環。

(3)留置導尿管,觀察每小時尿量。

(4)調整體位,使頭抬高 10°,肢抬高 20°,并注意保暖。

3.顱腦傷

(1)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注意意識、瞳孔改變及肢體活動情況。

(2)適當抬高頭部,身體軟襯墊保護,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3)防止顱內高壓和腦疝,行脫水治療者應觀察和記錄尿量。

(4)鎮靜,止痛,避免使用影響呼吸和瞳孔的藥物。

(5)檢查傷口局部情況,并給予必要的處理。

4.頜面頸部傷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特別是呼吸情況。

(2)注意觀察骨折固定情況,傷員有無嘔吐,隨時保持呼吸道通暢。

(3)觀察傷口情況,并給予必要的處理。

5.胸部傷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特別是呼吸困難、發紺及其他缺氧表現。

(2)注意氣管位置是否居中,呼吸幅度及胸廓和肋間飽滿程度。

(3)傷員宜半坐位,持續吸氧。

(4)觀察胸腔引流情況,保持引流通暢,注意傷口局部情況,并給予必要的處理。

(5)鎮靜、止痛,保持傷員安靜。

6.腹部傷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注意有無腹脹、腹痛及其程度和范圍。

(2)注意傷口局部和引流情況,必要時給予相應處理。

(3)保持胃腸減壓通暢、有效,處理嚴重腹脹,無效時應降低飛機高度。

(4)鎮靜,精神安慰,保持傷員安靜。

7.四肢與骨盆傷

(1)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

(2)注意傷口局部和引流情況,視情給予必要的處理。

(3)鎮靜,止痛,保持傷員安靜。

(4)四肢傷者,注意肢端循環,警惕肌筋膜間隙綜合的可能,必要時拆除包扎及固定材料,充分減壓。

(5)骨盆傷者可仰臥、膝部軟枕墊高、雙下肢稍外展位,并注意出血是否加重。

(6)伴尿道損傷時應注意導尿管或造瘺管引流情況,必要時給予處置。

8.脊柱脊髓傷

(1)觀察生命體征及其改變。

(2)固定好傷員,防止較大幅度移動或墜落。

(3)保持傷員安靜,適當使用鎮靜、止痛藥物。

(4)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各種引流管情況,視情給予必要處理。

9.燒傷

(1)嚴密觀察傷員一般情況和生命體征及其變化。

(2)保護創面。

(3)觀察尿量及循環改變,指導補液,防止補液過多或不足。

(4)鎮靜、止痛,保持傷員安靜。

(5)呼吸道燒傷者,保持氣道通暢。

10.爆炸傷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其變化。

(2)注意觀察肺損傷者呼吸改變,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3)腹腔器官損傷注意觀察循環改變,維持生命體征穩定。

(4)保持傷員安靜,可適當給予鎮靜劑。

(5)根據傷員傷情改變給予相應適應處置,如脫水、解痙、利尿等。

11.管道護理

(1)靜脈輸液通道:

妥善固定穿刺針頭,輸液瓶(袋)懸掛與固定可靠,避免滑動和大幅擺動;檢查輸液是否通暢,有無滲漏,管道是否被壓,管內有無空氣或異物,輸液速度是否適當,防止液體走空。如有深靜脈通道,應注意是否滑動脫出,有無滲漏等。

(2)胸腔引流管:

檢查胸腔引流管是否為單向活瓣式引流管,固定是否可靠,是否松動、受壓、扭曲或脫出;對已夾閉的引流管,應注意夾閉是否可靠;觀察引流管周圍敷料是否干燥、有無滲出及引流液的情況,必要時及時更換敷料。同時,應記錄引流情況。

(3)氣管套管:

檢查套管固定情況,周圍皮下有無積氣;呼吸是否通暢,痰液是否增多等,必要時吸痰;檢查套管或導管氣囊中是否完好,注入的鹽水是否漏出;根據需要和醫囑,向氣管內注入藥物;注意供氧是否適當,接口是否可靠等。檢查及處理過程中,應注意無菌操作。

(4)胃腸減壓管:

檢查固定是否可靠,引流是否通暢,應常規接負壓吸引袋保持負壓引流,及時排空負壓吸引袋內的空氣,并觀察引流的情況。無負壓吸引袋時,用注射器抽吸引流。留置胃腸營養管時,注射營養液前應常規抽吸,確認管道在胃腸道內后方可注射營養液,防止誤入氣道造成危險。如同時留有鼻導管吸氧,在接氧氣時,應仔細辨認區分,防止將胃腸引流或營養管誤為吸氧通道而將氧氣充入胃腸道內。對腹部傷或胃腸道病患,應記錄引流的情況。

(5)導尿管與膀胱造瘺管:

檢查管道是否通暢,固定是否可靠,有無滲漏、扭曲、受壓和脫出,膀胱區是否脹滿。必要時,可用鹽水沖洗尿管,并注意無菌操作,無效時可考慮重新置管引流。有滲漏或經尿道口溢尿者,應檢查導尿管是否阻塞或過細。導尿管過細時,可更換合適的導管,并及時更換浸濕的敷料或被單。根據需要,記錄尿量。

(6)其他管道:

主要包括腹腔和傷口引流管等,應保持其固定可靠,引流通暢、有效,防止管道受壓、扭曲、堵塞或脫落,并觀察引流的情況,根據需要進行記錄。必要時應更換敷料或重新包扎。

12.其他

(1)冷損傷應保溫,注意凍傷局部變化,及時處理全身情況。

(2)熱損傷應防止體溫過高,及時處理全身情況改變。

(3)精神病患者主要是保持其絕對安靜,主要通過藥物約束,必要時也可采用物理約束的形式。

(三)緊急處置

1.急性呼吸道梗阻

(1)立即改變傷員體位,使頭偏向一側,松解頸部及胸部衣扣。意識清醒者,可半坐位,頭前傾低下,昏迷者則半俯位或俯臥位,以利分泌物引流。

(2)嘔吐物誤吸時,立即打開口腔,用手指或器械取出異物,用吸引器或注射器吸出口腔和咽喉部嘔吐物、分泌物及凝血塊等。

(3)頜面頸傷口出血血腫影響呼吸時,立即拆除傷口縫線,然后清理傷口并止血。上頜骨水平斷裂或軟腭阻塞呼吸道時,可行顱頜懸吊術,即用壓舌板或類似物橫過兩側磨牙,將其懸吊并固定于頭部繃帶上。

(4)舌后墜影響呼吸時,可將舌拉出固定,或托起下頜,放置口咽通氣管。

(5)環甲膜穿刺、環甲膜切開,氣管插管,有條件時也可氣管切開。

2.呼吸、心搏驟停

(1)立即胸外心肺復蘇。

(2)靜脈給予腎上腺素,阿托品及呼吸興奮劑等復蘇藥物。

(3)心臟電除顫。也可用藥物除顫,如普魯卡因300mg,或利多卡因100mg心內注射。

(4)糾正心律失常和酸堿平衡紊亂,防治低血壓、急性腎衰竭及腦水腫。

(5)降低飛行高度,與地面聯系,通報機上情況,準備好進一步搶救。

3.大出血及休克

(1)立即仔細檢查,明確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壓迫、填塞、結扎、鉗夾和止血帶等針對性措施控制出血。

(2)迅速快速補液擴容,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必要時使用少量血管活性藥物,保證重要器官灌注。

(3)持續吸氧,觀察生命體征,記錄尿量。

(4)降低飛行高度,與地面聯系,通報機上情況,準備好進一步搶救。

4.進行性血氣胸

(1)發生氣胸或張力性氣胸時,于病側鎖骨中線第2肋間隙穿刺排氣,呼吸困難緩解后,在穿刺針尾結扎一個頂端剪有小口的指套,以臨時排氣。

(2)發生血胸時,于病側腋中線第五、第六肋間隙穿刺抽血,并觀察和記錄抽出血液的情況。

(3)已安放胸腔引流管者,立即檢查是否通暢、有效。在已堵塞且不能及時通暢的情況下,按上述方法搶救。

(4)出血休克時,積極補液,吸氧,必要時給予適應的藥物。

(5)降低飛行高度,與地面聯系,通報機上情況,準備好進一步搶救。

5.腦疝

(1)迅速降低顱內壓力,快速靜脈注射或滴注20%甘露醇250~500ml,呋塞米20mg,必要時可重復使用。

(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大小及對光反應情況。

(3)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高流量吸氧。

(4)已行氣管切開或插管者,可用呼吸氣囊或呼吸機輔助過度通氣,以降低顱內壓力。

(5)已行開顱減壓者,應立即松解頭部包扎,如骨窗壓力過高,可拆除切口縫線,充分敞開減壓。

(6)降低飛行高度,與地面聯系,通報機上情況,準備好進一步搶救。

(四)生活護理

1.體位調整

盡量使傷員舒適、安穩,但以不影響傷病情及醫療處置為前提。如坐位者應盡量使其背靠支撐或軟物,椅凳高度適應;擔架傷員盡可能有軟墊,擔架支撐可靠,良好的固定,并充分展開、平整。肢體骨折可適當抬高傷肢。休克傷員可適當抬高下肢。暈機反應者盡可能平臥,頭部靠軟枕固定并閉目等。

2.飲水

傷員如口渴,在無禁忌的情況下,可提供飲水。應以溫淡鹽水、糖鹽水或白開水為宜,避免含糖過多飲料,并以帶嘴或管的塑料瓶為好。有禁忌不能飲水者,可用棉簽浸水擦拭傷員口唇部位。

3.清理排泄物

主要是嘔吐物、引流物等。坐位傷員嘔吐時,助其俯身,叩背;臥位傷員則輔助俯身或俯臥,同時叩背,清理口腔;如需排便,可提供便盆等,并給予必要的輔助。造瘺口排泄物應視情及時更換造瘺袋。所有排泄物應及時收集,并準備污物袋集中密封存放于遠離工作的區域。

(五)其他

保持通信聯絡,一方面根據上級指示調整后送路線,另一方面可向傷員接收機構通報相關情況??者\后送時,與機組人員溝通,根據傷病情,向機組提出飛行高度、轉彎角度等飛行姿態建議,減少氣壓變化對傷病情及醫療操作的影響。傷員病情惡化時,立即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必要時可要求機組人員緊急降落。

(肖南 張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清丰县| 绥阳县| 深水埗区| 汝南县| 荆门市| 五原县| 林州市| 米泉市| 杨浦区| 临湘市| 延长县| 江津市| 平泉县| 翁牛特旗| 廉江市| 南华县| 西丰县| 泸定县| 宁都县| 武邑县| 保山市| 安阳县| 邮箱| 辉县市| 延寿县| 龙里县| 龙岩市| 冀州市| 怀远县| 株洲市| 晴隆县| 宝应县| 曲沃县| 江安县| 辽阳县| 进贤县| 玉田县| 道孚县| 仁寿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