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戰傷救治實用手冊
- 張連陽 蔣建新主編
- 863字
- 2022-04-24 12:00:38
第四章 高原戰傷檢傷分類
知識點
● 檢傷分類可分為收容分類、救治分類和后送分類三種。
● 快速、準確、有序、邊分類邊急救是檢傷分類的基本原則。
● 戰術現場的檢傷分類基本原則:①為最多的傷員實現最大的利益;②充分利用可用資源;③盡快使人員歸隊。
● 分類標志通常包括傷標和分類牌兩種。軍用傷標的使用中紅色表示大出血(扎止血帶需注明時間),白色為骨折,黑色為傳染病,藍色代表放射沾染,黃色示軍用毒劑沾染。
● 初次評估是指依照ABCDE的順序,依次對氣道(及頸椎)、呼吸、循環、神經功能與殘疾、暴露與環境控制進行的快速評估和處置。
● 高原傷員普遍存在缺氧情況,分類時應該注意戰傷后引起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癥狀加重傷員,或者其他部位戰傷合并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的傷員,分類時應該關注合并高原病的戰傷救治。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型武器、高科技武器不斷出現,未來戰爭中傷病員的數量增多,致傷因素增多,傷情種類復雜,傷病多種多樣,輕重不同。同時,要求傷病員能夠得到快速救治,降低傷殘率及死亡率。這種時間緊、要求高的情況與救治力量有限、救治現場不固定形成救治要求與救治可能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對矛盾就必須對傷病員進行分類,區分傷病員的輕重緩急,確定傷病員收治和后送的先后次序,以保證危重傷病員得到優先救治,輕傷病員得到留治,并在短時間內重返前線,一般傷病員得到救治和后送治療,傳染病傷病員得到隔離和治療,沾染和污染的傷病員得到洗消。最大限度地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戰傷的檢傷分類是戰傷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傷現場醫療急救的首要環節。傷員分類是救治機構將傷員區分為不同處置類型的活動,是組織實施傷員醫療后送不可缺少的環節,特別是戰時救治大批傷員所必須采取的工作程序之一,是做好傷員收容、救治和后送工作的前提。當醫療救護人員面對現場傷員,尤其是大批傷員時,快速檢傷分類必然成為第一步救援措施,將重傷員盡快篩選出來,然后按照傷情的輕重緩急,依先后順序進行急救和轉運,才能充分發揮衛勤保障能力。在高原合并各個器官組織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高原戰傷的檢傷分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