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婦產科常見疾病“一病一品”

第一節 早產

一、早產產婦“一病一品”護理路徑

二、早產產婦“一病一品”護理方案

早產(premature delivery)是指37周前發生的分娩。目前早產率為5%~18%。40%~50%的早產由自發性先兆早產產生。在37周前,若出現規律宮縮并逐漸增強,間歇時間有逐漸縮短的趨勢,同時伴隨宮頸管的縮短,即先兆早產。嚴重者病情可發展為早產臨產。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健全,出生孕周越小,體重越輕,其預后越差。應利用護理干預來有效改善先兆早產產婦的預后,以期盡可能地延長孕周,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

(一)先兆早產產婦入院時

【熱心接】
1.入院介紹

詳見第一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2.一般評估

詳見第一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3.??圃u估

評估產婦的胎心胎動、胎兒大小、宮縮、產婦生命體征、早產癥狀(陰道流血、小腹月經般墜脹感、輕微/不規則宮縮、腰背疼痛感、陰道及骨盆壓力感、陰道流液)、B超檢查、宮頸管長度檢查等實驗室檢查。

(二)早產產婦分娩前

【耐心講】
1.疾病知識

(1)病因及分類:

早產按原因可分為3類:自發性先兆早產、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和治療性早產。其中,治療性早產為母體或胎兒的健康原因不允許繼續妊娠,在未足月時采取引產或剖宮產終止妊娠。

自發性先兆早產為最常見的早產類型,發生機制為母體或胎兒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過早激活,發生較大的炎癥反應/感染,蛻膜出血,造成病理性子宮擴張。自發性早產及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的高危因素包括:早產史(多次早產史)、體重指數<19.8kg/m2、中引史、妊娠間隔短于18個月、羊水過多、營養不良、貧血、早孕期有先兆流產、宮內感染、細菌性陰道炎、牙周病、不良生活習慣、貧困和低教育人群、孕期高強度勞動、子宮過度膨脹及胎盤因素,近年來發現某些免疫調節基因異??赡芘c自發性早產有關。

(2)臨床表現:

早產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子宮收縮,最初為不規則宮縮,常伴有少許陰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發展為規則宮縮,其過程與足月臨產相似,胎膜早破較足月臨產多。在發生胎膜早破時,需及時評估胎齡、母兒有無感染情況、有無分娩跡象、胎兒狀態、胎兒健康、根據胎齡預測胎肺成熟度、宮頸狀況,以便及時聯系新生兒科。

(3)治療方法:

期待治療方法包括產前皮質類固醇的給藥、胎心監護、臥床休息、促胎肺成熟治療、抑制宮縮治療、控制感染等。在出現未足月胎膜早破早產宮內感染、胎盤早剝、臍帶脫垂等高風險,妊娠≥34周情況下,可能進行引產終止妊娠。

2.??浦R

(1)保胎的飲食及臥位:

指導產婦合理飲食,保證母嬰的營養攝入充足,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做到營養均衡,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以“五蔬二果”為宜,預防便秘。遵醫囑指導產婦舒適體位,保持愉悅的心情,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

(2)如何自數胎動:

講解胎動計數的方法,一般來說,在三餐后臥位或坐位計數,每日3次,每次1h。每天將早、中、晚各1h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就得出12h的胎動數。如果12h胎動數大于30次,說明胎兒狀況良好,如果小于20次要及時告知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3)鎮靜與臥床:

鎮靜和臥床休息是傳統保胎的輔助手段。安靜休息對于減輕產婦的不良情緒和去除由于勞累或其他因素誘發的宮縮有一定的益處;對于規律宮縮不伴有腹痛、不伴有宮頸改變(縮短、變軟)和胎兒纖維連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檢測陰性者可以首選鎮靜、休息和觀察的處理。

【細心觀】
1.基礎要點

對于胎膜早破的產婦要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陰道出血及陰道流液情況,及時發現感染征象。每班觀察產婦皮膚受壓部位,防止壓力性損傷。觀察排便情況,防止便秘引起宮縮增強。觀察心理狀況,是否有焦慮抑郁狀態。加強巡視,注意產婦主訴及自覺癥狀,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

2.專科要點

觀察胎心、子宮收縮情況,以及陰道流液及陰道出血情況。fFN評估:宮頸長度在15~30mm,如果fFN>50ng/ml,考慮進行再評和/或治療干預,若fFN<50ng/ml且無其他異常狀況(胎齡及胎心率正常、無羊膜絨毛膜炎癥、無規律或頻繁宮縮、無宮頸變化)可考慮產婦出院。

3.用藥護理觀察

(1)急性早產的早期階段與宮頸擴張未進展的產婦,是宮縮抑制治療的最佳人群。當宮頸擴張>3cm時,抑制急性早產的可能性較小,但宮縮抑制劑仍然有效。當產婦/胎兒延長妊娠的風險或與這些藥物相關的風險高于與早產相關的風險時,禁忌使用安胎藥。相關禁忌證包括:胎兒宮內死亡、致命的胎兒異常、胎兒狀況不安全、產婦有嚴重的子癇或先兆子癇;產婦出血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羊膜腔內感染和宮縮抑制劑的醫學禁忌證等。

(2)常用保胎藥物硫酸鎂中鎂離子可抑制中樞神經的活動,抑制運動神經-肌肉接頭乙酰膽堿的釋放,阻斷神經肌肉連接處的傳導,降低或解除肌肉收縮作用,同時對血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使痙攣的外周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因而對子癇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子宮平滑肌收縮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療早產。因鎂離子的毒副作用,每次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定時做膝腱反射檢查,測定呼吸次數,觀察排尿量,抽血監測血鎂濃度,防止硫酸鎂中毒,如出現膝腱反射明顯減弱或消失,或呼吸次數每分鐘少于16次,每小時尿量少于25~30ml或24h少于600ml,應及時停藥。如出現急性鎂中毒現象,可用鈣劑靜注解救,常用的為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緩慢注射。對于懷孕24~32周的女性,可使用吲哚美辛進行一線治療;妊娠32~34周的女性,使用硝苯地平進行一線治療。

(3)促胎肺成熟:糖皮質激素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減少和減輕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減少腦室內出血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生。產前應用糖皮質激素并不增加母兒的感染。對于妊娠24~34周有早產風險的產婦推薦給予單療程的糖皮質激素。具體用法:地塞米松6mg肌內注射(國內常用劑量為5mg),每12h注射1次,共4次;或倍他米松12mg肌內注射,每天1次,共2次。首劑給予后,24h內起效并能持續發揮作用達至少7d。

4.孕激素治療

孕激素預防早產的作用,孕酮是妊娠必需的激素,其作用主要是維持子宮靜止松弛狀態,部分的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調節免疫,維持宮頸黏液栓等作用。

【誠心幫】
1.生活護理

護士為臥床的先兆早產產婦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協助產婦進行上下肢床上運動,以預防深靜脈血栓與壓力性損傷等情況發生。

2.??谱o理

幫助產婦每日進行會陰擦洗2次,保持臥床產婦會陰部清潔。及時評估陰道流血及流液情況,合理監測胎兒狀況。

3.心理護理

護士對先兆早產的產婦進行講解,幫助其增強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給予心理護理增強其積極治療的信心。

(三)早產產婦分娩中

第一產程: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的過程。

【耐心講】

在單胎且無其他的情況下,除特定禁忌證,優先選擇陰道分娩。護士對產婦及胎兒進行綜合評估,了解產婦的病史、生育史、精神狀況、自理能力等,并根據產婦病情及產程進展情況向產婦講解第一產程的注意事項。

1.自然分娩對早產母嬰的好處

(1)早產產婦自然分娩并發癥少,產后恢復快。

(2)自然分娩后可立即進食,保證產婦有足夠精力進行母乳喂養,有利于早產兒生長發育。

(3)分娩過程中子宮的收縮,能讓胎兒肺部得到鍛煉,讓表面活性劑增加,肺泡易于擴張,胎兒出生后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減少,特別是對于早產兒,濕肺、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可大大地降低。

(4)免疫球蛋白G(IgG)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可由母體傳給胎兒,使自然分娩的早產兒具有更強的抵抗力。

2.講飲食 少量多次進食高熱量易消化食物,注意補充水分,保證精力。

3.講活動 日間可多下床活動,有利于宮口擴張及先露下降。夜間,在宮縮間歇期入睡,以保持體力。

4.講排尿 每2~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過度充盈影響胎頭下降。

5.講衛生 多汗、外陰分泌物及羊水外溢等原因容易引起感染,應保持會陰部位清潔與衛生,預防感染。

6.講疼痛 告知分娩過程可能產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現的時間及持續時間,讓產婦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加自信心和自控感。教會產婦及家人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

7.講感覺 由于早產兒體重小,產程快,告知產婦若有排便感及時通知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檢查,不得自行排便。

8.產時對每一個階段要發生的情況及檢查治療,事先與產婦解釋、指導。并告知產婦產程進展。

9.第一產程的產婦,特別是初產早產的產婦,往往有許多焦慮,針對每位產婦的提問和要求,耐心講解產婦提出的有關分娩和胎兒安危問題,指導產婦認識分娩的生理過程,樹立分娩信心,順利完成分娩。

10.講解“袋鼠式護理”對早產兒的好處,幫助嬰兒調節體溫、心率和呼吸;在嬰兒和父母之間建立特殊的紐帶;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等。鼓勵產婦產后實施“袋鼠式”護理。

【細心觀】

“六路”觀察法,助產士要著重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觀察和評估:

1.觀察生命體征

每4h測一次生命體征。尤其注意體溫的變化,警惕感染征象。若體溫異常升高,應增加頻次至2h測量體溫和脈率一次,并遵醫囑給予抗感染藥物。

2.觀察胎心

嚴密監測胎心,30min測一次。

3.觀察宮縮

用腹部觸診或胎兒監護儀觀察宮縮,保持規律宮縮。由于早產兒耐受宮縮的能力低于足月兒,因此宮縮不宜過頻過強。

4.觀察羊水

注意破膜時間并記錄,破膜后應立即測胎心音,觀察羊水的性質、顏色和量。破膜12h以上未分娩者,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5.觀察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

宮口擴張<5cm時,每2~4h做一次陰道檢查,≥5cm時每1~2h做一次陰道檢查,檢查后及時記錄并描繪產程圖。

6.觀察產婦心理狀況

通過產婦言語姿態、情緒、感知水平及不適程度來評估其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心理指導。鼓勵其積極面對現實,提前做好迎接新生兒的準備。講解一些早產兒成功的案例,給產婦提供促進早產兒發育生長的方法,以增加產婦的信心,緩解產婦的焦慮情緒。

【誠心幫】

1.幫助產婦正確留取血、尿、便、痰等各種化驗標本。

2.為產婦提供所需飲食、藥物、導樂球使用等相應指導。

3.幫助產婦做好沐浴、更衣、進食、更換體位、活動等方面的護理。

4.幫助產婦消除恐懼感,為產婦講解相關疾病或分娩時的知識。

5.幫助產婦及其家屬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一對一進行導樂式全程陪伴分娩。

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

【耐心講】

1.講解并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配合分娩。

2.護理人員需反復提醒產婦用力的技巧,若產婦做得好,立即給予直接的鼓勵以加速產程。

3.向產婦講解用力技巧以及配合接生者的重要性,減少對產婦和胎兒的損傷。

4.耐心講解分娩的注意事項,增加產婦順利分娩的信心。

【細心觀】

1.注意宮口開全的時間,宮縮的強度和頻率,胎心的情況。

2.密切觀察產婦和胎兒情況,宮口開全后,10min記錄一次胎心。分娩過程中給予吸氧,以防止胎兒窘迫。

3.觀察羊水的顏色、性狀,同時注意有無膀胱充盈。

4.發現胎心音有異常,立即通知醫師,盡快結束分娩。

5.根據孕周及胎心的情況,分娩前預熱輻射臺及新生兒包被,做好早產兒搶救準備,及時通知兒科醫師。

【誠心幫】

1.幫助產婦擺好體位,指導產婦正確用力的姿勢。

2.助產士全程陪伴在旁,給予產婦安慰和支持。產婦常感精疲力竭,懷疑自己分娩的能力,幫助產婦增加信心。

3.做好生活護理,出汗多時及時用濕毛巾擦拭,宮縮間歇時協助多飲水。

4.幫助產婦保暖,注意保護產婦隱私。

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細心觀】

1.胎兒娩出后注意保暖、吸氧,按未成熟兒處理。

2.觀察早產兒的生理狀況,進行Apgar評分和身體外觀評估。有需要者遵醫囑轉兒科觀察治療。

3.嚴密觀察胎盤剝離征象,及時娩出胎盤。

4.胎盤娩出后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

5.檢查陰道有無裂傷,告知產婦傷口及處理情況以及傷口護理注意事項。

6.觀察產婦對新生兒的第一反應,了解親子關系,關注產婦心理變化。

【誠心幫】

1.新生兒分娩后,若無須搶救及轉科,需在出生后10min內進行至少60min不間斷的皮膚接觸。幫助產婦實施“袋鼠護理”。

2.幫助產婦正確使用袋鼠圍兜或包巾。

3.幫助母嬰充分實施早接觸。

4.指導母親開始母乳喂養,確保正確的姿勢和含接方法。

5.告知母嬰分離的產婦,袋鼠護理對早產兒及小嬰兒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袋鼠護理能幫助早產兒及小嬰兒更早地出院回家。

第四產程:從胎盤娩出至產后2h。

【耐心講】

1.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 促進母子感情交流,增加母子感情;促進早下奶;促進子宮收縮及產后恢復。早產兒母親的母乳是最適合早產兒食用的食物,因此,鼓勵母嬰分離的產婦堅持母乳喂養。講解收集母乳的方法,將母乳收集后正確保存,交由兒科喂養早產兒。

2.講解會陰傷口護理指導

(1)會陰側切的產婦產后應取健側臥位或平臥位;會陰體裂傷的產婦應取兩側臥位,盡量避免平臥,避免惡露流至傷口上引起感染。

(2)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日進行會陰護理,勤換衛生巾(紙)及內褲,穿棉質、寬松透氣的衣物。

(3)每次大便后從前往后擦,避免糞便污染傷口。

(4)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早下床活動,防止便秘。

3.講解產后復舊知識

(1)按摩子宮,可加強子宮收縮,減少陰道流血,促進子宮復舊。

(2)產后多飲水,6h內下床小便,防止產后尿潴留。

(3)經陰道分娩產婦產后盡早起床活動,避免下肢靜脈栓塞發生。

(4)產后多做縮肛運動,促進盆底組織恢復。

4.講解產褥期自我護理方法及計劃生育指導。

5.講解早產兒喂養及護理的注意事項。

【細心觀】

1.在產房觀察2h,注意子宮收縮、子宮底高度、膀胱充盈情況、陰道流血量、會陰、陰道有無血腫等,預防產后出血。

2.密切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定時測量血壓、脈搏。

3.觀察產婦有無肛門墜脹感,多提示有陰道后壁血腫,應行肛查,確診后及時處理。

4.密切觀察未母嬰分離的早產兒狀況,注意保暖,及時觀察早產兒生命體征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兒科醫師。

5.觀察產婦身心狀況,給予身體營養和心理支持。

【誠心幫】

1.幫助產婦做好生活護理,為產婦擦浴,更換衣服、被單、墊好會陰墊、保暖。

2.提供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料及食物,以幫助恢復體力。

3.幫助產婦母乳喂養,指導產婦及家屬正確母乳喂養的方法。

4.提供心理支持,幫助產婦適應角色轉變,促進親子互動,增進母嬰感情。

5.加強母嬰分離產婦的心理護理,增加產婦對早產兒照護的信心。

6.產婦觀察2h無異常者送產后病房母嬰同室休息。

7.需轉兒科者,護送早產兒轉入兒科病房,與兒科醫護人員做好交接工作。

8.為減少母嬰分離對產婦心理影響,提前做好產后病床安排。盡量安排單間病房,避免與母嬰同室的產婦同住,以減輕其心理負擔。

(四)早產產婦分娩后

【耐心講】

健康教育關注如下幾點:

1.突出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健康教育的方法因人而異,以產婦的需求為中心。由護士對產婦實施面對面的指導,并輔以錄像、畫報等手段。由于母嬰分離,產婦在住院期間缺少對新生兒護理實踐操作的機會,因此,護士在宣教時要用模型加以演示,并讓產婦在模型上練習,以加深印象。如新生兒沐浴的手法、撫觸方法及母乳喂養的姿勢等。

(1)母乳喂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指導,我們對新生兒都會協助哺乳,指導“袋鼠式護理”,讓媽媽和新生兒直接進行皮膚接觸,是穩定新生兒體溫、建立新生兒與媽媽感情最重要的第一步,因為早產母嬰分離的產婦和新生兒的特殊性,應該用模具進行演示,指導其回家后應該積極進行皮膚接觸。

在母嬰分離期間,早產兒的母親必須接受咨詢以增加其乳汁供應,并最終開始母乳喂養。需要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①在分娩后前6h內開始擠奶;②在分娩后的前兩周每2~3h(包括夜間)頻繁促進乳汁分泌,優化奶量;③定期擠奶,保證產奶量(6次/d);④正確收集并儲存母乳的方法;⑤確定何時開始口服喂養并教導產婦適當的母乳喂養技術,協助產婦選擇尺寸合適的吸奶器。徹底排空乳房可以優化奶量,因此,每次擠奶均需排空乳房。至出院時,大多數嬰兒需要每日500ml的奶量供給。極低出生體重兒母乳喂養每日約為150ml/kg。

擠奶時,需要進行相關步驟以減少細菌滋生,包括:擠奶前清洗雙手;將吸奶器各部分拆卸下并使用瓶刷清潔縫隙部位;用肥皂水清洗設備;每日在微波消毒袋/沸水中煮15~20min來進行消毒。推薦使用玻璃及硬塑料容器來進行乳汁存儲,容器應標有新生兒姓名、病歷號。

在存儲乳汁時需要注意溫度。預計72h內使用的乳汁需冷藏(0~4℃);預計超過72h使用的乳汁收集后立即冷凍(-18℃以下),冷凍可保存3個月。在25~27℃條件下,乳汁應在4h內食用;在1~4℃條件下,保質期為96h;在-20~-18℃條件下,保質期為48h至9個月。

(2)袋鼠式護理:

早產兒,即使為≤28周的早產兒及機械通氣的早產兒,也可以在分娩后進行皮膚間的親密接觸。袋鼠護理是將嬰兒趴在父母胸前,使兩者皮膚相互接觸的一種護理方式,通過這種皮膚接觸,能使嬰兒保持體溫穩定并與自己的父母有親密接觸。

袋鼠護理對早產兒的好處:穩定早產兒體溫,幫助早產兒調節體溫、心率和呼吸;在早產兒和父母之間建立特殊的紐帶;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有利于早產兒不成熟大腦的髓鞘化和突觸;增進母親和早產兒體內的催產素的水平,能讓早產兒安靜下來,并降低應激所致的皮質醇的水平;父母享受該過程;促進喂養的良好開始,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告知袋鼠護理的注意事項:①目前衛生組織不建議產婦與早產兒同睡(如同睡一張沙發或床),以避免早產兒體溫過高,因此不建議在睡眠時進行袋鼠護理;②避免進食熱飲或較燙的食物以防燙傷早產兒;③將早產兒頭朝上放置,以便嚴密觀察并保持他的氣道通暢;④袋鼠圍兜不適合作為散步時攜帶早產兒的工具;⑤不建議在平躺時進行袋鼠護理,如果在臥位時至少墊一個枕頭以保證早產兒處于頭高腳低的體位。

2.突出健康教育的時效性

為產婦講解早產發生的原因,介紹早產兒常規治療方法,講解早產兒在喂養、護理、保暖等方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使產婦正確認識和對待早產兒,有助于調整焦慮心態。

3.突出健康教育的科學性

母嬰分離產婦雖然將焦點關注于孩子,但護士不應忽視對產婦自身護理的指導,要適時在產婦心理狀態良好的情況下給予自我護理的指導,保證產婦在出院前對產褥期知識和護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預防產后并發癥的發生。

【細心觀】
1.觀心理

觀察產婦的心理變化,由早產而引發的產婦心理問題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分娩后早產兒送入NICU治療而與產婦分離,產婦對早產兒病情產生擔心,且因與新生兒分離帶來失落和不安,故早產產婦焦慮不安、甚至悲痛哭泣、食欲缺乏,因而影響產后身體康復。所以產婦在住院期間我們應該重點觀察病人的心理變化,避免產生產后抑郁。作為與產婦接觸最密切的護士,關注母嬰分離產婦的身心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1)護理評估:

產后使用愛丁堡產后抑郁評估量表(附錄93)評估產婦是否有抑郁傾向:與早產母嬰分離有關。

(2)護理措施:

①積極與產婦進行溝通,做到主動觀察,主動巡視,主動詢問,熱情地回答產婦問題;②住院期間密切關注產婦情緒變化,給予產婦關懷,減少產婦因家屬注意力轉移至新生兒而產生的心理落差。鼓勵產婦在恢復后進行主動的袋鼠式護理接觸,增進母嬰感情。

2.觀母乳喂養

進行母乳喂養評估。早產兒的母親會遇到各種特殊的母乳喂養障礙和挑戰,導致早產兒的母乳喂養率低于足月兒。對于早產兒,主要的障礙是它們在分娩后的一段時間母嬰分離,無法有效地母乳喂養,這要求母親通過手工或使用吸奶器擠出乳汁,建立和維持產奶。可能造成母乳喂養幾率降低的因素包括:孕齡較低、不規則且不常排空乳房、母嬰分離增加、皮膚接觸不足、產婦疲勞與壓力、家庭收入、產婦年齡等。

(五)早產產婦出院時

【溫馨送】

1.講解院外新生兒的護理及預防保健,接種疫苗事宜,辦好出生證明。

2.發放出院指導,逐條講解出院指導內容,協助辦理出院手續,清點出院物品,告知辦理出院流程,發放病歷復印委托書及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委托書。

(六)早產產婦出院后

【愛心訪】
1.傷口隨訪

出院后2~3周助產士對產婦進行電話隨訪,詢問產婦會陰傷口恢復情況,解答產婦疑問,對于存在傷口開裂、腫脹、流膿等愈合不良癥狀者,通知產婦及時就診。

2.母乳喂養隨訪

出院后3d護士對產婦進行電話隨訪,內容包括產婦一般情況、乳房情況、新生兒情況等,并解答產婦的疑難問題。如有問題電話中未解決者,將在產后7d左右進行第二次隨訪。母親對于母乳喂養姿勢及含接姿勢多次糾正不正確者,優先考慮預約產后母乳喂養咨詢門診。

三、早產產婦“一病一品”??谱o理品牌

(一)??谱o理品牌:“101”護理計劃

護理方案如下:

“1”:第一時間觀察病情,第一時間通知醫師,第一時間幫助安撫產婦。護士隨時評估病人陰道流血、流液及腹痛情況,若產婦出現陰道流血量超出月經量、陰道有組織物排出、腹痛較前加重等情況,及時通知醫師并保留組織物送病理檢查。與此同時,應安撫產婦緊張、焦慮的心情,避免因過于激動和不安而引發病情加重。

“0”:介紹成功經驗,促使先兆早產產婦安心保胎,“0”負擔。護士護理先兆早產的產婦前應充分了解產婦妊娠次數、妊娠周數等基本狀況,及時制訂個體化心理護理計劃,排解產婦的負疚感,安撫其緊張不安的情緒,通過介紹保胎成功的案例幫助產婦及家屬建立樂觀心態,從而消除其對早產的恐懼情緒。時刻注意產婦情緒狀態,及時進行心理安慰,可以使先兆早產產婦獲得安全感并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

“1”:一種治療,一種護理

(1)硫酸鎂保胎產婦的護理:

硫酸鎂可以使子宮平滑肌松弛,抑制子宮收縮,避免胎盤與子宮下段附著部位因子宮收縮發生錯位而出血,改善子宮胎盤血流量。但是硫酸鎂有效濃度非常接近中毒濃度,因此需要配合完善的護理措施。

用藥前:護士向產婦及家屬解釋用藥目的,以減少產婦擔心藥物影響胎兒的不良情緒。指導產婦取左側臥位,減輕右旋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保證回心血量,減少低血壓發生的危險,同時改善胎盤血液供應;向產婦說明靜脈滴注硫酸鎂可能會出現潮熱、出汗、口干、腹瀉等不良反應;囑產婦及家屬不可自行調節輸液速度,以免發生意外。

用藥時:護士每2h為產婦測1次呼吸、脈搏、膝腱反射,若膝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16次/min,尿量<25ml/h,立即通知醫師并準備拮抗劑(10%葡萄糖酸鈣10ml)。此外,需關注產婦主訴、宮縮的性質和間隔時間;胎心胎動有無異常及胎心監護結果;注意有無陰道流血、流液,記錄其顏色、性質、量。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師并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如左側臥位、吸氧、調整藥物滴數、持續胎心監護等。對于長期臥床的產婦需要關注產婦的皮膚情況,預防壓力性損傷;對于絕對臥床的產婦每天給予下肢理療,促進血液循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對于胎膜早破的產婦,要加強會陰的護理,每日用皮膚黏膜消毒劑會陰擦洗2次。

用藥后:關注產婦有無宮縮、宮縮的性質和間隔時間、胎心胎動有無異常、胎心監護結果、有無陰道流血、流液等情況。

(2)鹽酸利托君注射液保胎產婦的護理:

鹽酸利托君注射液是在美國唯一被FDA批準和推薦使用的預防早產的藥物,是一種注射、口服均有效的β2受體激動劑,可以通過抑制收縮蛋白的作用從而抑制子宮收縮,延長妊娠期。

用藥前:護士需要全面掌握產婦情況,關注產婦的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排除用藥禁忌證,向產婦及家屬解釋藥物作用機制、用藥目的以及用藥的不良反應。鹽酸利托君注射液對產婦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心悸、氣急,但多數產婦經吸氧、調整給藥速度后均能緩解、耐受。

用藥時:為確保靜脈用藥的準確性,用微量泵控制輸液速度。用藥過程中除觀察輸液情況外,還應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注意產婦心率、血壓以及胎心率變化,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及胎心監護。發現不良反應,立即通知醫師,并采取護理干預,給予對癥處理。

用藥后:詢問產婦有無心慌,憋氣等不適,關注產婦有無宮縮、宮縮的性質和間隔時間、胎心胎動有無異常、胎心監護結果、有無陰道流血、流液等情況。

(二)專科護理品牌: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1.意義

“袋鼠式護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主要針對早期新生兒的一種護理方式。其定義為:住院或較早出院的低出生體重兒在出生早期即開始同母親進行一段時間的皮膚接觸,并將此種方式堅持到校正胎齡為40周時。為了加強親子聯系、母乳喂養,嬰兒出生后即應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特殊情況下可由父親或其他親人替代。袋鼠式護理旨在于生命之初為新生兒及其父母提供幫助和支持。盡早并盡可能長時間實行皮膚接觸護理是嬰兒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護理方案

(1)產前宣教:

①向所有家長宣教KMC對母嬰的益處,如何實施及何時實施;②理想宣教時間是在產前;③應持續進行宣教及隨訪:包括分娩時、醫護和家長討論病情并制訂治療計劃時以及母乳喂養咨詢時;④爭取讓父母均接受宣教,便于相互理解支持、共同照顧嬰兒;⑤告知雙胎父母2個孩子同時進行KMC的可行性。

(2)產后實施:

新生兒娩出后,將新生兒俯臥于母親或父親胸前進行皮膚與皮膚接觸。使新生兒處于袋鼠式體位,即前胸朝向父母,頭偏向一側。保持頭部穩定支撐,頸部及軀干伸直,應定期調整位置,以防身體下沉。應向產婦演示如何以手支撐維持嬰兒體位,并幫助他們找到舒適的姿勢。盡量擴大孩子與父母皮膚的直接接觸面積。家長應拉低褲腰、解下內衣,新生兒只穿尿褲。新生兒未與家長身體直接接觸部位可使用KMC斗篷、毯子及帽子全部遮蓋,以防受涼及水分丟失。

(3)“袋鼠式護理”注意事項:

①實施KMC時,每班醫護人員必須至少觀察、調整新生兒的位置及姿勢一次,及時糾正錯誤體位。②KMC可以由新生兒父母親或其他家屬承擔,但必須保證實施者身體健康,如有感染癥狀如感冒、發熱或胃腸不適等則需暫停“袋鼠式護理”,以免傳染給患兒。③實施者要身體干凈,無皮膚病,不要擦香水,母親需脫下內衣,父親需修剪胸毛。④告知實施者要保證始終能看見孩子的臉,以便于觀察孩子的狀態。⑤袋鼠圍兜只能在床上穿戴,絕不可行走時穿戴,行走時可使用袋鼠抱巾。⑥皮膚間接觸的安全體位:稍抬高床頭(絕不可平躺,至少放兩個枕頭);新生兒的頸部適當仰伸;新生兒頭側向一邊;實施者可以看見新生兒的臉;注意觀察嬰兒的狀態。⑦在第一次成功喂養之前,袋鼠護理應該持續進行,不應該被常規醫療操作打斷。⑧在使用袋鼠護理的圍兜或抱巾時,建議母親們不要喝水,以免燙傷孩子,并且盡量避免攜帶新生兒去衛生間,以免跌倒造成傷害。⑨一定要密切監測新生兒情況。母親在進行“皮膚間接觸”時不要睡著。如果媽媽感到疲憊,需要睡覺,那么一定要停止袋鼠護理,除非伴侶或其他親友能在媽媽休息時全程密切監護。

總之,袋鼠式護理從多方面來說都是一種科學、有效、人性化的新生兒護理模式。它可以用相對低廉的費用得到高質量的新生兒護理,能夠讓廣大產婦或袋鼠式護理提供者滿意。袋鼠式護理應當盡早開始,除了在對早產兒的各項生長發育指標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和多項益處以外,對于母嬰之間的身體接觸、情感交流都有積極的作用。

(路簡羽 鄭 艷 邢蓓蓓 劉 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新沂市| 通州市| 阿拉善盟| 鄂温| 黄石市| 沾化县| 库尔勒市| 嘉义市| 疏勒县| 安徽省| 瓦房店市| 瓦房店市| 五莲县| 雅江县| 永宁县| 辽宁省| 宜川县| 芦山县| 民乐县| 和龙市| 嵊泗县| 霸州市| 汤阴县| 浏阳市| 汤原县| 山阳县| 边坝县| 即墨市| 莎车县| 安化县| 临江市| 武川县| 泾源县| 永仁县| 毕节市| 游戏| 绍兴市| 上杭县| 壶关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