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心胸外科疾病診療規范
- 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編著
- 2254字
- 2022-04-24 10:35:02
第四節 肺挫傷
【概述】
肺挫傷(pulmonary contusion)是主要的胸部鈍性傷,發生率占胸部鈍性傷的30%~70%,肺挫傷發生后,病情復雜,死亡率達10%~20%,如不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會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后果更為嚴重。
【病因】
大多發生于鈍性傷患者,常伴有骨性胸廓嚴重損傷,如連枷胸,但兒童胸廓彈性佳,在嚴重鈍性暴力作用下,可能出現無骨性胸廓損傷卻有肺挫傷。暴力作用于胸部,使胸腔容積迅速縮小壓迫肺實質,造成肺實質出血、水腫,而當外力消失時,胸廓彈回又會導致原損傷區的再次損傷,常會引起患者發生呼吸困難,嚴重時甚至引起呼吸窘迫綜合征。同時原發性和繼發性的炎癥,在肺挫傷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是肺挫傷后病情復雜多變、并發癥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生理】
主要病理改變為肺泡及毛細血管損傷,并有肺泡及肺間質內出血或間質性水腫,而無肺表面的裂傷。常合并氣胸、血氣胸、血胸、肋骨骨折、皮下氣腫、縱隔氣腫,其中以肋骨骨折及血胸最為常見。
【臨床表現】
臨床上常見呼吸困難、咯血、血性泡沫痰及肺部啰音。
【診斷與鑒別診斷】
1.病史
肺挫傷患者一般都有較明顯的胸部外傷史,傷后往往出現急性肺挫傷的表現,包括胸痛、氣短、咳嗽、咳痰、咯血,甚至呼吸困難等。
2.體格檢查
胸部聽診可有濕啰音或呼吸音減弱,但微小的挫傷或者損傷早期的檢查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若無明顯典型癥狀,應做影像學檢查。
3.影像學檢查
在肺挫傷的各種影像學檢查中,X線胸部檢查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臨床上重要的常規檢查手段,胸片可以發現胸廓的骨性病變,以及肺部的挫傷性改變,表現為粟粒樣或斑片狀浸潤陰影,可以證實損傷側有肺水腫、肺出血、肺不張等改變。但X線胸片的特異性、敏感性都較差,對損傷不足4~6小時或局部小面積病變容易漏診。目前臨床上常用CT作證實診斷,CT對肺挫傷敏感性高,表現為肺輪廓模糊,紋理增粗、增多,且伴有斑點狀陰影或片絮狀影(圖2-4-1)。通過 CT可明確肺部挫傷的損傷部位、損傷程度、病變性質等,對傷勢比較嚴重無論是否合并復合傷的患者,都可以大大提高確診率。

圖2-4-1 肺挫傷的CT表現
粗箭頭處示肺挫傷,細箭頭處示肋骨骨折
4.血氣分析
動態血氣分析可隨時了解患者的肺功能、機體氧合情況及水電解質內環境情況,可為早期診斷ARDS提供直接證據。
5.鑒別診斷
(1)肺部感染:
主要依據臨床癥狀及病史,肺部感染患者一般無外傷史,且早期即有發熱、咳嗽等癥狀,X線表現病灶中間密度明顯高于邊緣,周圍模糊為其主要征象。
(2)吸入性肺炎:
創傷后因臥床、排痰不暢,加之昏迷等均易發生吸入性肺炎,CT檢查可表現為肺內斑片樣病灶。但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常晚于肺挫傷,臨床常有昏迷誤吸史,伴感染征象,CT表現多為局限性斑片狀密度增高影,不會出現非常廣泛的或團塊狀的或沿肺邊緣分布的病灶,結合臨床及CT表現可鑒別。
(3)肺腫瘤:
主要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而且CT示腫瘤邊緣不規則,可見分葉、毛刺及胸膜凹陷等,隨訪復查病灶逐漸增大。
(4)肺裂傷:
病史及臨床癥狀可與肺挫傷相似。輕度的撕裂傷表現和肺挫傷相同,不易發現。較大的撕裂傷,肺組織破裂后可形成囊腫,囊腫內有液平和氣體,如完全被血液充滿即形成血腫。
【治療原則與方案】
肺挫傷本身并無特殊治療,通常應用抗生素預防肺部感染。肺挫傷最主要的危險是發展成為急性肺損傷,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1.一般治療
輕微的肺挫傷無須特殊治療,可進行相關的對癥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氣道分泌物;持續供氧;控制創傷性疼痛;早期使用廣譜抗生素,預防肺部繼發感染;使用膠體、脫水劑減輕肺間質滲出,避免肺水腫等。
2.激素治療
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有效減輕創傷反應,抑制炎性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促進肺挫傷的愈合。應用原則是早期、大量、短療程。
3.積極適時處理合并傷
肺挫傷患者常合并其他嚴重創傷,尤其是合并休克,促使肺挫傷患者并發ARDS且病情迅速惡化。可能合并血氣胸、顱腦外傷、腹部臟器損傷、四肢及骨盆骨折等。原則上,對于危及生命的損傷應及時處理,一般創傷則先簡單處理,待病情穩定后二期治療。有針對地進行胸腔閉式引流、開顱清創、肝破裂修補、膈肌修補、小腸破裂修補、脾破裂切除等手術。搶救手術的成功實施,清除了病情進一步惡化的危險因素,為后續救治創造了條件。
4.液體控制
肺挫傷合并其他臟器嚴重損傷時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由于肺挫傷后肺泡膜通透性增加,過量補充液體會加重肺水腫,故應限制液體輸入量,在積極抗休克的同時,減少晶體的攝入量。
5.機械通氣治療
肺挫傷常伴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系統的破壞,肺泡表面張力異常升高,部分肺泡不張,導致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機械通氣的目的在于利用高壓手段使閉合的肺泡張開,改善肺泡內氧氣的交換,保證動脈血和組織內有足夠的氧合。動態觀察肺部挫傷的影像學變化情況,如病灶范圍進行性擴大或面積超過20%,結合血氣分析情況,宜及早進行通氣治療。
【預后】
大部分肺挫傷治療及時,預后良好。對于嚴重的肺挫傷及合并多發傷的患兒應保持高度警惕,嚴重肺挫傷的死亡率較高,防止ARDS的發生,應及時轉送重癥監護病房嚴密監測,有利于預防和及早診治ARDS。
【小結】
肺挫傷是常見的胸部鈍性傷,常合并其他嚴重創傷。對于危及生命的損傷應及時處理,一般創傷則簡單處理,待病情穩定后二期治療。對于肺挫傷本身并無特殊治療,可進行相關的對癥治療。大部分肺挫傷治療及時,預后良好。對于嚴重的肺挫傷及合并多發傷的患兒應保持高度警惕。
參考文獻
1.施誠仁,金先慶,李仲智.小兒外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張善通,陳張根,賈兵.小兒胸心外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