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序
- 歷史與看客
- 張鳴
- 1200字
- 2014-09-19 17:07:26
知識分子應如何定義?有人說知識分子是一個職業;有人說知識分子是一種身份;有人說知識分子是追求真理的人;有人說知識分子是批判社會的人。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關于知識分子的定義。在所有這些定義中,我最喜歡法國大知識分子雷吉斯·德布雷的定義。據他說:“知識分子需要投入、表態、傳播,這和作家不同,作家只是滿足于寫小說或詩歌;與藝術家也不同,藝術家需要創造藝術作品;和學者也不同,學者尋求的是真理。而知識分子就是一種干預性的態度,走出自己的辦公室和實驗室。比如雨果,當他寫《世紀傳奇》時,他是作家,但當他寫《死囚末日記》時,就是一個知識分子。因為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在法國取消死刑,或者是寫拿破侖三世的時候,就是為了打倒拿破侖三世的專制制度。還有畫家庫爾貝,當他畫《奧爾南的葬禮》的時候,他是一位畫家;但是當他加入巴黎公社,主持討論摧毀拿破侖樹立起來的旺多姆圓柱的時候,他就是知識分子,當然他也為此入獄。我們還可以舉一些例子,科學界的約里奧·居里或者是薩哈洛夫,當他們為核工業能源工作的時候,他們是科學家,但是當他們加入法國共產黨的時候,或者是主張維護人權的時候,就是知識分子。薩特在出版《詞語》的時候是一位作家,但當他主持羅素法庭批判美國入侵越南的時候,他就成為一位知識分子。”
這套叢書取名知識分子叢書,就是在德布雷意義上取的。這套書的作者都有各自的專業,但是在這套叢書中,他們都寫了一些超出自己專業之外的文字,在公共事務上發言,批判社會,關注與社會的發展有關的議題。我編這個叢書有兩個遴選標準:第一,要有思想。第二,文字要好。
為了這兩個標準,我大費周章。如果論文字好,首選王小波、李零和馮唐。他們的文字都是我最喜歡的。借用馮唐評價文字好壞的標準,這三個人的文章我看的時候都曾大笑。在我京郊的住所,我讀李零的文章笑倒在榻榻米上。馮唐的文章也曾大笑多次,差點誘發哮喘。小波的當然早就笑過。還有崔衛平佐證,她對我說,讀小波的東西不能在地鐵這樣的地方,因為你一旦大笑,別人會以為你發了神經病,所以她說,她是和十幾歲的女兒一起坐在家里床上看的,看著看著就笑倒在床上。
我相信,這里選的知識分子作家都是中國當代最好的寫作者。他們敏銳的思想、獨到的視角和美好的文字是我國文壇的最佳收獲,也是當代漢語寫作中的最高境界。我請他們每個人自己選出自己最得意的文章,每人十萬字。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估計十萬字是人們耐心的極限,請不要讓我后悔應當把每本字數定在八萬。可以放心的是,這些作者都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他們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更不是逼出來的(沒的寫硬寫),而是“流”出來的。因為心里太滿,沖動太強,所以不得不“流”出來的。相信讀者會從作品的字里行間看到作者寫作時內心的快樂,這將是一位讀者所能祈望得到的極致。
可惜的是,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這套叢書最終無法收入李零、秦暉、吳思、葛劍雄等人的文字,遺憾之至。
李銀河
2012年9月30日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