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呂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古今大道理(精選版)
- (戰國)?呂不韋
- 913字
- 2022-04-08 14:00:25
《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曾載:“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始皇既壯,絀不韋;又漸并兼列國,雖亦召文學,置博士,而終則焚燒《詩》《書》,殺諸生甚眾,重任丞相李斯,以法術為治。”
兩千多年前,呂不韋下令將《呂氏春秋》的成稿懸于城門示眾,放言說書中但凡有一字可加增刪改易,即予千金之賞。布告貼出許久,也無人前來捉蟲挑刺,這固然是因為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滔天權勢,但也是因為《呂氏春秋》博采眾長,幾無可挑剔之處。
“一字千金”的傳奇故事,遂流傳至今,此四字也成為評論家們品解詩文的最高評價。鐘嶸便在《詩品》中,贊美《古詩十九首》等作品是“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那么,《呂氏春秋》中又有哪些精辭妙語呢?
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的中國文化圣人孔子曾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無獨有偶,《呂氏春秋·季春紀·誠廉》中也稱,“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這是說,我們大可將石頭擊碎砸爛,把朱砂研成細末齏粉,但不能夠改變石頭那堅硬的本質,朱砂那赤紅的色澤。
的確如此,理想和志氣是人生的法寶利器,它當是永恒不滅的。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讁”,此語被置于宣揚以理為本、超世離俗的高節厲行的篇章之中,告誡君主吏官,舉薦人才絕非易事,用人不可求全的道理。
沒錯,選賢舉能之事,原應求其大善,而不應責其小過。明朝中后期政治家張居正便打破了所謂“君子、小人”的界限,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其選官用人的智慧,便多是來自《呂氏春秋》。
今人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這樣的觀點其實并不鮮見。
早在《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中,就提出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后作蠹)”的說法。戶樞者,門軸;螻者,蛀蟲。舉凡流動之水,斷不會變臭致腐;不停轉動的門軸,也不會被蛀蟲咬噬。兩個精妙的比喻,將堅持運動才能維系事物活力的道理,闡述得形象而深刻。
讀書,是為汲取書中之慧謀,體悟世間之至理,并以此來鏡照古今塵事,判定曲直是非,幫我們勘破生命的謎題,走出人生的困局。
抱著這樣的目的,筆者嘗試將《呂氏春秋》中的智慧名言加以注解闡發,并用相應的歷史典故加以例證延伸,望能與讀者朋友們一同參悟體會。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