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編 煅淬兵劍

劍法十人敵,兵法萬人敵,兵劍合璧天下無敵。策劃就是這樣一門復合性的科學、交叉的科學、邊緣性科學。王志綱認為它的奧妙之處就在于,將單線思維轉變成復合思維,將封閉性思維轉變成發散性思維,將孤立、靜止的思維轉變為辨證的、動態的思維、將量入為出的思維轉變為量出為入的思維。

186.策劃是一門復合性的科學、交叉的科學、邊緣科學。它的最奧妙之處是,將單線思維轉變成復合思維,將封閉性思維轉變成發散性思維,將孤立、靜止的思維轉變為辨證的、動態的思維、將量入為出的思維轉變為量出為入的思維。

187.在戰略方向沒有確定之前,任何戰術都無所謂好與壞。

蘇格蘭諺語

對于一艘沒有航向的船來說,在方向沒有確定之前,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188.“戰略決定成敗”和“細節決定成敗”說的都有道理,但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我認為,在戰略思路沒有確定之前,是“戰略決定成敗”;在戰略思路確定之后,就是執行力決定成敗,也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189.如何達到“唯一性、權威性、排他性”是項目和產品策劃必須要考慮的。具有這三性的項目或產品,可以在一個時期內處于無競爭狀態。

三性合一

唯一性是差異化競爭策略的結果,權威性和排他性與策略思路、資源整合對象以及科學創新密切相關。三者的有機統一,既保證了競爭壁壘的固若金湯,拒追兵于城外,又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保持競爭優勢,獲得超額利潤。

190.預見是策劃之源泉;創新是策劃之靈魂;整合是策劃之血脈。

三大看家法寶

預見是戰略策劃的源泉。創新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對規律的把握,對未來趨勢準確判斷的基礎之上,沒有對大勢的預見,戰略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創新是戰略策劃的靈魂。在這個一切都過剩的時代,創新是最稀缺的資源;凡是可以克隆的東西,價值都是有限的;創新的背后是觀念,策劃的意義最終在于改變人們的觀念。

整合是戰略策劃的血脈。無法實施的戰略策劃是紙上談兵,任何一個成功的戰略策劃都需要具體執行的平臺和手段,策劃機構不僅要改變客戶的頭腦,更要為他們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和實施引爆。

預見力、創新力和整合力缺一不可。

191.條條大路通羅馬,策劃就是尋找最近的那條路。

終南覓捷徑

“最近”是指吻合趨勢與規律,最大限度地避免走彎路。趨勢的潛流就在現實平靜的海面之下,策劃就是要找到它的流向,通過創新讓企業之船適度超前地順應它的流向,像沖浪者那樣不斷立于潮頭之上,成為規則的制定者。

192.策劃是添加劑、催化劑、粘合劑和引爆劑。

193.我們的工作就是給老板的腦袋換“芯片”。

給老板換“芯片”

在一次廣東民營企業家商會的年會上,一位地產大鱷向作為商會首席顧問的王志綱敬酒時說,“我們的項目都是王志綱工作室做的。”王志綱聽了后馬上糾正道:“你們的項目都是你們自己做的。項目是雞蛋,企業是雞,雞蛋都是你們孵化的,跟我無關。”于是有企業家疑惑地問:“那你們是干什么的呢?”王志綱笑著回答:“我們是給老板換‘芯片’的。當一個老板跟我們合作之后,他的腦袋就從‘386’變成了‘486’,變成了‘奔騰’。”

194.企業的市場策略可分為等市場、找市場和做市場三種境界。對于以戰略制勝的企業來說,市場不是等來的,也不是找來的,更不是調查出來的,市場是做出來的。

市場先行者

當年華南板塊的成功引爆,曾為中國房地產的發展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市場空間,并且催生出一種新的城市擴張模式。即在政府沒有雄厚的資金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時,可以將發展商作為開發城市的一只手,將大面積的土地批給有實力、有品牌、有信譽的發展商進行開發,借發展商之手,完成區域內的商業、文化、生活配套,有效避免“墻內美侖美奐,墻外兵荒馬亂”的現象。華南模式所探索出來的這條發展商向城市運營商轉型的新路,對目前國內各級城市政府所關注和推行的城市化問題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195.“打虎上山”是每一個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智力服務的人都必須要過的一關。

打虎上山

一般搞營銷和策劃的人要想見老板可不那么容易。有點像楊子榮打虎上山,首先要與八大金剛過招,這邊說“天王蓋地虎”,那邊說“寶塔鎮河妖”,經過多重考驗之后,才能見到座山雕。很多營銷和廣告公司的老板都很痛苦,如何過關斬將,見到老板如何有效溝通并一下子抓住老板,從而獲得市場機會,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王志綱的心得是:沒有成功的案例別人很難相信你。如同懸壺濟世的杏林高手,別人慕名而來,讓人信服只能靠“實力”二字。

196.強化對客戶把握和定位的核心能力,要善于迅速消化客戶“內存”。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用我們自己的網絡、我們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我們自己的老湯鍋過一遍,當我們吐納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全新的,站在一個新的定位系統和座標上的東西了。就好比一個村姑,經過我們一收拾,成了鞏利、成了章子怡。

197.名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承載量越大的項目,其效益釋放量也就越大,效益的增長不是算術級數,也不是幾何級數,而是原子裂變級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中國有句古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它深刻地揭示了一個樸素的真理:每一個地域有每一地域特有的文化,每一個城市有每一個城市特有的性格。如何做到“近水知魚性,隔山識鳥音”,準確解碼地域文化,是關乎項目開發成敗的大事。

對于偌大一個中國,每個地域的文化底蘊更是五彩斑斕,源遠流長。因此,如何吃透每一個地域板塊背后的文化基因,并將其有效地整合、灌注到策劃之中,是一個戰略策劃機構的必修課。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區域競爭中,文化常常可以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

198.策劃人不僅應該有自己的專業能力,還更應該是一個通才,簡單概括就是五個“通”字:看通、想通、學通、溝通、做通。

通才應具備的能力

也許別人做事強調的是點子、點子、點子,王志綱工作室則強調的是系統、系統、系統;別人用人講究的是專業、專業、專業,工作室更注重的是通才。

要做到“五通”,就是要達到五個方面的能力:觀察與分析判斷能力、思考與文字表達能力、快速學習能力、溝通和整合能力、執行能力,不僅勤于思還要敏于行。

強調“五通”,并不是要排斥專業能力。就像蓋一棟房子一樣,“五通”是地基,“一專多能”是框架結構。

206太滯后,會被淘汰;太超前,又會跳樓。所以策劃如何做到適度超前,把握臨界點,既是膽識和眼光,又是方法和藝術。

199.品牌是無數次兌現了的承諾,不是空口白牙去說,人們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你以往的業績體現你承諾的含金量,你的含金量高,你就成了金字招牌。最后當你拓展一個新領域的時候,人們就會信任你,市場就會跟你走。

200.我追求的是一種差異化生存。差異創造了美。它催生著靈感之芽,培育著激情之樹,澆灌著智慧之花,營養著思想之果。

海陸空“三棲動物”

王志綱:什么叫“三棲動物”呢?我曾是記者,相當于是地上跑的動物。后來我跳到海里,就成了海陸兩棲動物。現在呢,我又跟許多省市的政府進行合作,主要研究區域與城市戰略,全國各地到處跑,就等于是在天上看地下,是天上飛的動物。所以我現在是“三棲動物”,海、陸、空兼有。

201.任何能夠克隆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別人是做不大不做,我們是做大則不做;別人是不熟不做,我們是熟則不做。也許正是秉承這種拒絕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工作室才能不斷自我揚棄,輕裝上陣,永葆活力,挑戰和攀登新的高峰。

202.市場調查就像燒水一樣,可以燒到80度,最后的20度得靠直覺、經驗來把握。

203.為了打鬼,就要借助鐘馗。我們的價值之一就是多年積累形成的公信力,這也正是客戶看重我們的原因之一。

204.任何項目的成功,軍功章的70%要歸企業家,至多30%才歸外腦。

誰也不是神仙

王志綱曾就策劃人和客戶的關系作了精彩回答:策劃家與企業家的關系是務虛與務實的關系,他們的作用可以說是三七開。策劃得再好,最終還得靠企業家來實現。我們所做比較成功的策劃,作為合作對象的企業家大都具有較強的領悟能力、整合能力和操作能力。企業家操作能力強,策劃成功的概率就高,這就是珠聯璧合。

205.與高手過招本身是最好的學習。當對方把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拿出來與你討教時,已使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純度極高的信息,是別人歷經數載、花費巨大代價得來的經驗和教訓,包括生存和商業智慧。

206.閱歷對于策劃人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現在做策劃,就像牛吃草以后要反芻一樣,還在汲取當年做記者時宏觀視野的營養。

閱歷是一筆財富

今天仍有不少同行很疑惑,王志綱工作室為什么能為政府做咨詢,他如何與政府簽合同,政府會為他們埋單嗎?豈知這是王志綱特殊的閱歷使然。早在上世紀80年代,王志綱作為新華社報道宏觀經濟的記者,就曾縱橫中國,采訪過不少“封疆大吏”。其獨特的思維和看問題的角度,常常吸引被采訪者,使采訪變為一種涉及深層次問題的對話,而非官樣文章。之后,王志綱雖人在江湖,但對中國政治經濟的深刻把握并未減弱,在整個社會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更顯示出其特有的優勢。

207.策劃家是建筑師,而不是裝修工;是服裝設計師,而不是裁縫——要根據每一個人的體形和氣質,揚長避短,再參考社會的時尚和潮流,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光華,進行獨家創作。

208.任何一個到工作室來的人都要做好思想準備,一定要經過三個階段---出竅、開竅、歸竅。

衣帶漸寬終不悔

“三竅理論”是進入王志綱工作室的必修課。

第一個階段是“出竅”。來工作室的人當中,博士、碩士一大幫,不管你的昨天多么輝煌,都要從零開始。就像學武功的人進了少林寺,首先必須把原來的那些“拳腳功夫”撇在一旁,在“挑水”、“打柴”當中融入工作室,在工作中學習和領悟工作室的策劃思維和方法。很多人初來者往往在漠然和失落中有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感受,所以把它叫做靈魂出竅。

第二個階段是開竅。當你終于有一天找到了感覺,悟出“道”來時,那就是開竅了,這時才發現,原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覺得眼前豁然開朗,真是一馬平川。

第三個階段是歸竅。開竅后魂魄再回到自己的軀殼中,即新的思路與方法與自己原來掌握的知識融匯貫通,這就叫歸竅。你會發現,社會上人們都視而不見的那些東西,在你手中卻變成有價值的資源可以為我所用,原來自己常常用不起來的知識和經驗,這時可以信手拈來皆成妙趣。掌握了工作室的兵法,就能海納百川,把一切資源為我所用,創造出奇跡。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經過三年五載的歷練,經歷一個個痛苦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才算學到真功夫。

209.做策劃要虛實相濟,虛實相生。“實”就像面粉,腳踏實地去做,而“虛”就是理論和戰略,像酵母。光有面粉蒸不好饅頭,光有酵母也做不成饅頭,只有面粉和酵母有效地結合,才能蒸出又大又香的開花饅頭。

210.為什么有人說我們“虛”,但我們的市場卻越來越大?因為這個“虛”,就是戰略、是哲學觀、方法論,就是庖丁解牛的這把利器,只有用它才能去解剖更大的東西。

211.戰略策劃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不是靠一個簡單的點子和創意。別人一頭牛身上只能扒一張皮(單一效益),而當你預留了管線(預留了延展的空間和渠道),一頭牛身上可得到五、六張皮(多重效益)。

212.人有兩種,一種是“飛禽”,一種是“走獸”。如果既想當“飛禽”又想當“走獸”,那它就成了“蝙蝠”。非禽非獸,最終只能成為不倫不類的一種動物,它原來的優勢與功能就退化了。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還是在1995年王志綱創業初期,曾經有一個老板要給他投資一百萬成立一家策劃公司,王志綱不好拒絕他的好意,只好躲著不見。這位老板感到不可思議,居然還有人見了錢就躲的。王志綱卻對弟子們說:“人有兩種,一種是飛禽,一種是走獸。我們就象飛禽,企業家就象走獸。雄鷹可以從千米之上的高空中看到奔跑的野兔,一個俯沖把它抓住。走獸的使命就是深挖洞,廣積糧,埋頭苦干,一心一意往前走。如果哪個機構或哪個人既想當‘飛禽’又想當‘走獸’,那它就成了‘蝙蝠’。說它(他)是禽,它(他)又是獸,說它(他)是獸,它(他)又像禽,最終只能成為不倫不類的一種動物,它(他)原來的優勢功能就退化了。

在工作室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失去過很多商業機會,沒賺大錢,卻換來了可持續發展的能量,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法。

213.商戰最高境界是哲學的把握,注重文化背景。所謂開發一種產品,就是開發一種理念;營銷一種產品,就是營銷一種文化。

214.策劃需要點子,但是點子的作用有限。它們就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只有編成一個美麗的項鏈,才會有更大的價值。

215.我們是“預警飛機”,是“變壓器”,是“不明飛行物”,是“餐桌面”。這些比喻似乎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這也正是我們不可復制和克隆的奧妙所在。

工作室的價值和作用

對于工作室的價值和作用,王志綱曾有這樣一番形象的比喻:我們是“不明飛行物”,打常規的戰爭用不著我們,但如果要打現代化的立體戰爭,我們就能派上用場;我們是“預警飛機”,我們不能直接殺傷敵人,甚至還需要飛機和大炮來保護,但有我們在高空盤旋,可以避免企業落入陷阱,少走彎路;我們是“變壓器”,我們可以把政府與企業,企業與智力服務機構之間不同電壓的電流,轉變為同一個電壓,發揮最大效益;當企業做常規項目時,不需要我們,但在尋求新的跨越和上臺階時,相當于去外太空,常規的運載工具都不行了,最后找到我們,因為我們是“不明飛行物”。很多人說我們不專業,實際我們有專業,我們的專業就是橫向專業化,專業公司好比“桌子腿”,工作室就是搭建“桌面”的,沒有“桌面”,再好的廚師也擺不成宴席。

216.思路決定出路,思路是戰略性的東西,出路是執行戰略的結果。正確的思路可能使“跳樓項目”起死回生;迷亂的思路常常會弄巧成拙。

217.在人格的天平上,金錢也會失去分量。如果掙錢是你的第一動力,你去當商人;如果要實現自我,把一種精神上的創造和突破作為人生追求,金錢只是順帶的結果,那么你可以來搞策劃。

218.在一個行業還沒有規矩的時候,成功領銜人的自選動作就是標準動作,常常會沉淀為行業規矩。

219.策劃不是神話,策劃家不是巫婆神漢;策劃也不是八卦,策劃家更不是風水先生;策劃人是把文化和商業、知識和利潤有機結合起來的人,是整合大師。

策劃是科學

策劃不是萬能的,不能包治百病,而只能在客觀和主觀條件所允許的范圍內來大顯身手。策劃的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現代思維科學。策劃只有建立在有效地整合多種學科,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廣告學等的基礎上,才能有生命力。

220.我手中掌握的超級法寶,就是方法論。

方法論的魅力

王志綱是一個方法論迷,回憶其讀大學時的最大收獲,他說是讀《資本論》學到的方法論。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不是當做圣經來讀,而是與偉人平等地對話,學習其解剖和分析復雜問題的手段和方法。當記者時,在做一個對于一般記者認為無處下手的全國性選題時,他自創了三者采訪法:一是領導者——了解全局;二是學者——有深度研究;三是資深記者——掌握基層情況。通過采訪并整合這三者觀點,得出了一個接近于真實的中國大勢輪廓。結果很短的時間內寫出了《中國走勢采訪錄》這篇對中央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調查報告。在從事策劃之后,其獨特的思路和方法,不僅使客戶折服,許多接受過工作室訓練,后來出去發展的人也從中受益并感受深刻。

221.信息如水,策劃如舟,水載舟行,休戚與共。

222.作為外腦服務機構,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助推火箭”,任務是把衛星準確地送入軌道。一旦企業進入軌道,開始正常運轉,我們就要自動脫落。妄想抱著衛星旋轉,注定是自取其辱。

麥肯錫的故事

麥肯錫——當今世界咨詢行業龍頭老大麥肯錫公司的創始人。然而,他開創了一項偉大的事業,卻未能享受這份事業的榮耀,而是在失敗的屈辱中撒手人寰。

正當他的咨詢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在拯救一家大型的百貨公司的時候,客戶突然向麥肯錫提出一個要求:你既然提出了這么好的咨詢方案,不如多跨半步,由你親自給我們操盤,我可以給你股份。麥肯錫想:也是,我操作一個企業所得,可能勝過我做一千次咨詢,這個機會不錯。于是他一下就從教練變成了運動員,從乙方做成了甲方,從顧問變成了執行者。然而兩三年下來,不僅血本無歸,而且把自己的臉面丟完。心力憔悴的麥肯錫一病不起,在臨死之前才認識到,顧問和執行是兩回事,社會有分工,千萬不要看到別人發財而眼紅。最后定了一個規矩,做這一行一定要堅守自己的本分,千萬不要越俎代庖。麥肯錫實際上是在第二任掌門人手里才發展起來的,這是后話。

223.準確的市場定位是成功策劃的關鍵。對社會大趨勢的精準把握是準確定位的前提。

224.策劃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把握天、地、人

因時,既審時度勢,在地區目前的狀態下,我們怎樣看待他的昨天、今天、明天,從宏觀上把握時代發展趨勢。因地,我所在的這個區域有何特點,在目前這個空間和狀況下,怎么能夠獨占鰲頭,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從而聚人氣、地氣、才氣。因人,企業目前現狀如何,老板有何特長和優勢,能夠整合什么資源。

225.策劃,是下地獄的活兒,同時又是挑戰智慧極限的活兒。

226.今天拼刺刀,是為了明天不拼刺刀。

知易行難

中國知識分子最大的弱點就是在形而上者中是巨人,在形而下者中卻是侏儒。在20年的市場洗禮中,王志綱一次次告誡弟子們:“我們今天拼刺刀,是為了明天不拼刺刀,為了給導彈上刺刀,但要讓市場認同我們,我們必須學會拼刺刀,而且比別人拼得要好。”

工作室用自己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包括華南板塊之戰)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以至于全中國的地產商和房地產策劃公司依然樂此不疲地頻頻來到這塊土地上觀摩、朝圣。這場后來被載入中國房地產教科書的經典大會戰,對中國房地產發展,乃至對于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和意義,已經遠遠超越出了廣州、廣東而波及全國。同時,也使沉悶多年的廣州地產再一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預示著中國地產開發從此走進了戰略時代。而王志綱工作室卻再一次放棄了房地產這個自己做熟的老行道,轉入城市運營的領域。通過一次次實踐告訴世人,不是我不能做,而是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

227.策劃家的基本素養應包括:豐富的閱歷、深厚的理論、睿智的頭腦、靈敏的感官、銳利的眼光、奇特的聯想、懸河的口才。

228.我們的策劃更多地是借鑒中醫的視點,從哲學的高度把握問題。

借鑒中醫

與不少要廢除中醫的人不同,王志綱常喜歡自稱中醫,因為他認為對他的啟發是:西醫是把人當成機器按零部件來考慮;中醫是把人當作一個整體,一個系統來考慮,講究陰陽平衡,經絡通達,內外協調,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然后望、聞、問、切,把握整體根本之所在,進行辯證施治。

229.策劃中一盤散沙的概念堆砌是沒用的,必須突出一個主題,好比一桌筵席的主菜是鮑魚,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它都是配菜;又好比滿天繁星,必須有一輪明月,才能星月交輝。

“鮑魚法則”

“鮑魚法則”的靈感來自于粵菜。鮑魚稀缺,價值高,需要精心打理,細心炮制。只要做好了這道主菜,則其他都屬于配菜,略上一些,襯托一下即可。待客的級別與好壞,主要就從主菜體現出來。所以,鮑魚作為主菜,實在是不能不重視的。策劃一個項目,好似做一桌宴席,首先必須幫助客戶精心炮制好一道“鮑魚”,只要市場買你這個“鮑魚”的賬,你就大功告成了。

230.策劃從某種角度說,在目前的中國就是一門“政治經濟學”。

“三老”滿意

“三老”滿意是王志綱為自己和客戶設定的評判項目成敗的標準,要從政治、經濟、社會三個方面來衡量,看是否會使“三老”滿意——老頭子(政府)、老板(企業家)、老百姓(廣大民眾)。

231.一個好的策劃可以使企業有“五出”的效果——出成果、出機制、出品牌、出人才、出網絡。

“五出”

出成果,使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潤和項目的成功;出機制,通過項目的操作,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運作機制;出品牌,通過一場戰爭打下來,打出或者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出人才,通過打仗鍛煉、培養出自己的人才隊伍;出網絡,使企業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營銷網絡、公關網絡、資源網絡。

232.咨詢行業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占百分之七十,為信息咨詢。第二個層次占百分之二十五,為管理咨詢。第三個層次屬于戰略咨詢,相當于寶塔尖,只有占百分之五的咨詢機構能夠勝任。

233.房地產不等于鋼筋加水泥。

看不見的價值

這句話是對中國房地產最早的啟蒙。現在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常識,而在1993年王志綱策劃碧桂園時,提出這個口號卻在行業中引起很大震動。房地產到底應該怎么搞,對于過去把房子作為宿舍——一個睡覺的窩的中國人來說,房地產就是蓋樓,頂多挑一個好的樓層與朝向。

搞房地產開發,在建筑設計之前,必須首先進行理念設計。要研究啟動市場的各種要素與趨勢,適度超前,用一個概念把它表述給設計者,再由他們用建筑語言表述出來。這樣,這個房地產項目就有了它的文化內涵,體現出一種生活方式,就可能處于一種幾乎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狀態。而不會陷入同質化的矛盾之中。當時王志綱提出的這種思路,對于中國房地產從“炒家”時代進入“用家”時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關于產品與文化,物質與精神的啟示,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

234.客戶有常規性問題一般不會找我們,都是要進行革命性突破的時候才找我們。既然命運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我們要善于利用每一次創新性選題。這相當于給你一個打開阿里巴巴山洞大門的機會,關鍵看你能不能打造出打開大門的鑰匙——打得開,你就開辟了一個時代,占據了未來。

王志綱工作室選擇項目的標準不以利潤最大為標準,往往對于一些研究新問題,具有挑戰性的項目情有獨鐘,這也許與工作室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的愿景有關,也與其創始人王志綱喜歡沖浪和挑戰的個性有關。

235.無論我個人、還是我們這個團隊最大價值就在于,我們不斷往歷史這個“火鍋”里面添湯加料,不斷地熬制這鍋“老湯”。現在我們已經走了20年,再走幾十年下來,這鍋“老湯”真是價值連城!它就是中國之湯,時代之湯,歷史之湯。在這鍋老湯里面,將會煎熬出多少麥肯錫和哈佛學不到的東西。我們的價值,就在于沉淀下來的真正的東西!

236.做策劃首先要考慮三個前提:老板判斷、企業診斷、資源盤存。

策劃的三前提

第一,老板判斷。企業的掌門人怎樣,是決定策劃成敗的關鍵。因為企業家是企業的人格化,企業是企業家的物化。任何一個好的思路、好的策劃方案只有在老板領會、吃透、充分贊同和肯定并創造性實施和操作的基礎上才能變為現實。

第二,企業診斷。對企業從哪里來、今天處于什么狀態、明天向哪里去要有個明確判斷。存在決定意識,出身決定風格,對企業“來龍”的掌控,是對“去脈”設計的前提。

第三,資源盤存。企業有哪些資源,除了有形資產,更注意它有什么無形資產和隱形資源,比如公共關系、優惠政策、上級扶持等特殊優勢。

237.城市分三種形態,第一是空間形態,就像一個茶壺本身。第二是經濟形態,就是一個茶壺的價格,第三種是最可貴的,是一種文化形態,就是這個茶壺沉淀的茶垢。潮州功夫茶,茶垢越厚,泡出來的茶就越香。

老茶壺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農家老太太,遇到一個前來游玩的客人,看上她家中的一把舊紫砂茶壺,說愿意用500元來買,說好第二天來取。興奮得老人家一夜沒睡,半夜起來把茶壺里里外外刷洗一遍,使得它看起來像新的一樣。第二天買主來了一看,說不對啊?這不是我要的那把,老人家說沒錯,我把它刷洗干凈了。買主十分懊惱,說我只能出200元了,老太太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么帶著茶垢更值錢呢?

238.后來者要想超過先行者必須創新。先行者的做法往往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并按規則出手。而后來者只有不按牌理出牌,讓對方摸不到規律,亂了陣腳,才能贏得戰勝對方的機會。這便是“亂拳打死師傅”的道理。

239.作為一個戰略思想庫,思想、理論、實踐缺一不可,這三者的關系是:從實踐中得出理論,用理論沉淀思想,用思想影響社會;反過來用思想推動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服務社會。

240.新經濟時代,衡量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將其短桶壁加長,而在于長桶壁的強化。長桶壁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短缺的東西可以通過整合優秀的市場資源來解決。

長板理論——以長制勝

要想獲得企業的發展和項目的成功,不在于取長補短,把精力放在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上,而在于集中精力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按照自身最長、最高的板,在市場上整合與自己相匹配的其它長板,分工協作,才能使效率最高、效益最大,雙贏或多贏。

241.任何產品的打造都有三種境界,一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二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三是“看不見、摸不著、但感覺得到”的東西。只有到了第三層境界,產品才能賣出大價錢。

賣房三境界

“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如面積、戶型;“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如園林、景觀;“看不見摸不著但感覺得到”的是文化。房地產經歷了從賣房子、賣家居到賣環境、賣景觀到賣文化、賣品位、賣氛圍和賣生活方式的飛躍。因此,開發商不僅是常規意義上的住宅提供商,更是生活方式的提供商。

242.謀劃——策劃——規劃——計劃,是指導城市運營的新“四劃”理論。

新“四劃”理論

作為城市的領導首先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做一番謀劃,定調子、定原則,有初步的想法,大致的方向,這就是謀劃。策劃則需要專業機構,展開專項研究。搞清楚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處于什么位置,我要向哪里去。明確目標和方向,設定戰略和策略并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最后上上下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絕不偏離;之后才是規劃,把策劃的理念具體落實到城市的具體空間布局當中去,既要研究怎么吸收外來的東西,又要挖掘本土的文化,將二者有機融合;之后,才是有計劃地操作和實施。整個過程就好比是演奏一部交響樂,既有總譜,也有分部樂譜,在樂隊指揮下保持一個主旋律,只要大家各自不跑調,基本不會出太大的問題,也才能演奏出氣勢恢弘的樂章。

243.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水平超過30%時,城市化水平便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都面臨一個全新的課題,即怎么從建設城市、管理城市過渡到今天的經營城市。

244.隨著城市空間的變化和產業的新陳代謝,往往是那些更反映時代特征、更具備復合效應和拉動力、更符合城市性格和特點的產業占據了城市中最寶貴的空間,而那些常規的產業則逐步分散開來,轉移到價值相對較低的地方。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城市產業的“騰籠換鳥”。

“騰籠換鳥”的第一次提出

“騰籠換鳥”這個概念現在已經被城市的領導者和社會廣泛應用,說起這個概念的第一次提出,還是王志綱在2002年為古城西安做策劃時提出的。當時為西安提出了一個“雙城記”的方案。

古城西安“騰籠換鳥”——遷出部分居住在城市中心古皇城的居民,恢復、修繕仿古城區,重現漢唐盛世,再塑舊城金身,開發體驗式旅游資源;同時,在西安東南方開辟42.7平方公里的曲江新城,將其打造成新西安的“名片”和“客廳”。

245.縱橫中國,工作、生活、學習、旅游疊加在一起;吃喝住行,游山玩水,休閑娛樂皆為體驗和感受。市場是用腳走出來的,市場是用嘴巴嘗出來的,對我們來說——策劃就是生活。

246.管理趨向于持續和穩定,通常是常規的、線性的、漸變的和量變的;而戰略趨向于大的轉型,通常是超常規的、非線性的、突變的和質變的。

247.做城市戰略可以總結為五句話:第一句是搶占制高點;第二句是開創新時代,新型城鎮化、產城一體、產業升級、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甚至包括電商網商帶來的新商業文明等等,都是一個新時代;第三句是構建新格局;第四句是掌握話語權,有新的東西,才能登高一呼,應者如云;最后一句是勇當排頭兵。

248.戰略思想庫和戰略咨詢公司,絕對是一體的。不可能分開。一個是牛奶,一個是奶酪。沒有牛奶,產生不是奶酪;沒有奶酪,只是牛奶,產生不了精華。一旦分開,工作室就沒有什么生命力了。

249.戰略思想庫是“電腦”,更是“老茶壺”。

打造“稀世器皿”

戰略思想庫的積累也有和電腦不一樣的地方,在不斷地清理內存,吸收新的內容的同時,也要積累和沉淀,就像一把老茶壺,不斷地積淀茶垢。保留自己的精華,附著在容器里。這個茶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當你不斷的放新茶進來的時候,茶味就會越來越醇厚。就具有了唯一性,權威性,排他性,形成了獨特的價值。俗話說,偉大是熬出來的。這個“熬”是動態的,不是被動的,是主動的。熬出茶垢,附在你的茶具上,最后形成了一個真正的稀世器皿。

250.我們是醫學院,不是醫院。

我們是醫學院,不是醫院。為什么這么講呢?

我們不僅要給治病救人,我們更要研究病理。作為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好的戰略思想庫”的機構,王志綱工作室區別于一般咨詢公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不僅僅是要研究當下的規律,而且要向前看,去進行一些能引導中國未來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251.欲張者翼伏。

我小時候觀察鳥,它要飛之前翅膀都是縮起來的,從來沒有看見哪只鳥是把翅膀張開直挺挺飛出去的。欲張者翼伏。一個人,一個團隊,不要怕價值被人家低估,應該怕被高估,不僅對工作室是這樣,對員工也是這樣。

252.麥肯錫、羅蘭貝格等西方咨詢公司和工作室報告的區別在于:西方咨詢公司的優點在于數據詳實和邏輯性強,缺點在于缺乏靈動和整體的思考;而工作室的風格是報告往往是“功夫在詩外”,是通過“順瓜摸藤”的方式來找到的解決之道,是可落地的。

253.做任何一個項目都要注意“四度協調”,即:高度、廣度、深度、關聯度協調。

何謂“高度”:高度就是要高瞻遠矚。作為一個戰略策劃機構,沒有高度,就不可能有戰略眼光,沒有戰略眼光何談戰略思維、戰略策劃?何談把握大勢、洞悉潮流?正所謂只有“登高壯觀天地間”的胸襟和氣魄,才能看清“大江茫茫去不還”的景象。做這種事情一定要有制高點。但是制高點不是拔著頭發往上飄,它是有必然性的,對趨勢的把握要到位。

何謂“廣度”:廣度不是一個空泛的時空概念,而是一個縱橫貫通、渾然相融的知識體系、思維體系、運作體系。由于行業分工,中國的規劃師們往往只懂空間不懂經濟;專家們往往熟悉理論而疏于操作;營銷人士往往注重概念與傳播,而對背后深層次的機理了解較少。近幾年來,工作室一直在尋求能將經濟形態、空間結構以及市場營銷等深層次商業模式的方方面面綜合考慮,打通各個環節,形成有特色、有效益、有概念的體系,為一個城市和區域的整體發展制定“總譜”。

何謂“深度”:深度是指具體可操作性。我們的策劃方案不僅要好看,還要好吃。惟有深層次地把握項目生存、成長的根基和土壤,才能確保戰略策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惟有基于大的戰略形成的操作步驟和開發策略,才有可能做到虛實結合,才能夠讓戰略落地。這也是王志綱工作室作為中國本土最優秀的戰略策劃機構最應該、也最能夠體現的優勢。

何謂“關聯度”:要把經濟、文化、生態、環保、社會、歷史、民風、民俗這些打通,綜合考慮,最終變成一種社會形態、生活方式,提供給社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晋州市| 治县。| 桂平市| 云和县| 青铜峡市| 民勤县| 响水县| 中江县| 延吉市| 拉孜县| 兴城市| 琼海市| 沁源县| 调兵山市| 神农架林区| 昌平区| 绥滨县| 建阳市| 聊城市| 南澳县| 石棉县| 元阳县| 汾西县| 梅河口市| 衡东县| 淮阳县| 横峰县| 渑池县| 玛曲县| 宁陕县| 若尔盖县| 乌兰察布市| 永丰县| 昔阳县| 六盘水市| 汶川县| 仪征市| 长顺县| 乡宁县|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