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游說
書名: 錦繡布衣作者名: 老山辰芒本章字數: 2002字更新時間: 2022-05-10 08:20:41
蔡國興忙將手放了下來:“小的不敢。”
嚴世藩猛地用靴底抽在蔡國興的臉上,蔡國興悶哼了一聲但不敢真個叫出聲來,嚴世藩緊咬牙關一下一下地抽在蔡國興的臉頰,蔡國慶避無可避只得仰頭硬挺著,片刻間鼻端嘴角鮮血滲出,嚴世藩恍若未見,抽擊的力度一下重似一下。在他的身后,趙大和趙大冷漠地看著,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良久嚴世藩將靴子扔在一旁,發出滿足的一聲喊:“哈!”他轉過身:“周斯為這兩日在家里做什么呢?”
趙大道:“據內線回傳周斯為龜縮在家,并無異動。”
嚴世藩瞇起眼睛道:“沒有異動便是異動,他自己的狗拴不住到處咬人,如今既不搜捕宋旸也不找那該死的狀紙,便是存心要看老子的笑話。”他指指趙二:“你去周府給我帶個話,要是老子有個三長兩短,他山西幫也陪老子完蛋!”趙二領命而去,一名下人與他擦肩而過,戰戰兢兢地跪在臺階下:“少爺,有個自稱張定有的錦衣衛求見!”
“誰?”暴力的宣泄讓嚴世藩的眼睛有些赤紅,整個人處在興奮的狀態之中,他想了想:“他來做什么?”
會同館門前,烏力罕在巴圖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從馬車上下來,他渾身充滿了酒氣,面頰通紅雙目失焦,身體只能依靠巴圖獲得平衡,但整個人卻顯得很興奮。兩名侍衛想要接過烏力罕,巴圖只是擺擺手,面對烏力罕的身體壓迫他只是咬緊了牙關,示意侍衛當先開路。好不容易將烏力罕折騰到床上,巴圖的臉上已見了汗,他用手背抹掉汗珠,起身打了盆涼水,又將手巾打濕,回過身時烏力罕卻已自行爬起來依靠在床側,嘴巴吧唧吧唧動著。
巴圖將手巾遞給烏力罕:“國師,擦擦臉吧。”然后從幾上取過茶杯倒了杯熱茶,回身時卻見烏力罕仍是將手巾抓在手中,一臉的若有所思。巴圖想了想放下茶杯,走到窗前將窗戶推開,明媚的陽光照射進房間,同時室外濃郁的花香也讓室內污濁的空氣一掃而光。烏力罕回過神來:“沒想到,周侍郎竟然會同意接見我們。”這段時間內他在北京城內四下奔走多方游說,終于讓朝堂之上的輿論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午酒席上祁大人知會烏力罕,兵部周斯為今日晚間有意邀請其酒樓一敘。
巴圖站在他的身側,看著露出疲態的烏力罕:“國師在我瓦剌受萬人敬仰,但自從來到大明您對每個與您有交情的明廷官員曲意逢迎,不僅設宴款待,更以豪禮相贈。蒼天翱翔的雄鷹,不應該如此委屈自己。”
烏力罕伸出手,巴圖忙將手巾接過,又將茶杯遞到烏力罕手里。烏力罕呲溜呲溜喝了幾口茶,才緩緩道:“如果雄鷹失去草原,還能繼續翱翔嗎?”
“可是...”巴圖還想要爭辯,烏力罕揮揮手打斷了他:“瓦剌存亡僅在一線之間,此時不要考慮面子,而是想辦法活下來。畢竟人們關注的是活人的榮譽,而不是死人的恥辱。”
屋中一時陷入了沉默,烏力罕撫著頭疼欲裂的腦袋:“嚴府還是沒有消息嗎?”
巴圖的臉色有些難看地搖了搖:“這幾日我每天都會去嚴府上拜謁,門子的說辭翻來覆去便是原來那套,只言嚴閣老隨陛下閉關參禪,而小閣老又無權做主,便將我打發了。”他恨恨道:“要我說,他二人分明是落井下石,棄瓦剌于不顧。”這句話正說中了烏力罕的心事,這一年多來自草原的金銀財帛源源不斷地送往嚴府,這大明的皇帝整日價修仙煉丹不問朝政,全由內閣掌握施政方向,他本指望這次來京嚴閣老能為其在朝野間助力,但沒想到事情便是如此不湊巧。
巴圖瞧著烏力罕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道:“這嚴閣老會不會不想出兵,所以才趕在使團抵京前夕閉關?”一瞬間烏力罕的臉色黑如鍋底,飽經滄桑的皺紋顯得更加深刻。
那明廷會答應出兵嗎?這是他沒有問出口的問題,他不忍心看到老國師的悲傷,將頭扭過一旁。作為烏力罕原侍衛長的兒子,在他父親多年前戰死沙場之后,便一直視眼前的男人為最親近之人。
烏力罕磨砂著茶壺,喃喃道:“若不是戰線吃緊,你我也不會在這緊關節要的關頭來到中原,既然來了那便全力以赴,爭取最好的結果。”他給自己打著氣,情緒在慢慢攀升,良久他充滿信心地道:“我知道此番瓦剌與韃靼征戰,明廷兩不相幫以期坐收漁翁之利,但若是瓦剌戰敗,韃靼勢必會扭轉刀鋒,挾新勝之勢直取北京,到那時明廷也會遭遇滅頂之災。我相信大明有見地的部堂高官也一定會認識到這個問題。周侍郎執掌兵部多年,對于軍情用事頗為敏感,今晚若是成功說服他,相信有他的加持明廷自然會同意出兵馳援。”
周府一進院,周全福房中,郭三兒低著頭走進來:“管家,您找我?”全福點點頭,望著郭三兒失魂落魄的神情不由暗中嘆了口氣:“郭三兒,近來做事還順利?”
郭三兒道:“回管家的話,小的做事倒還順利,只是老爺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大,小六子就因為茶水燒得過燙便被生生打斷了雙腿。我恐怕...恐怕...”他是伺候周斯為的,如今小六子平白無故遭此橫禍,心中自然生了怯意。
全福心有戚戚然:“老爺公務纏身心情煩躁,有時下手重了咱們伺候主子的也要多理解。”郭三兒懼意未減,嘴唇翕動半晌,終于忍不住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管家可否答應?”
全福道:“你是不是要請辭?”
郭三兒一愣,隨即低下頭微聲道:“正是,若是待在周府,不定什么時候便會遭遇小六子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