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經里的博物學:毛門館
- 五色神石編著
- 713字
- 2022-03-31 17:40:09
02 土(tǔ)螻(lóu)

原文
《山海經·西山經》
譯文
“看,那邊山的峭壁上好像站著一頭山羊!它站得好高啊。”大奇指著高處,興奮地說道。
大眼睛老師看了看標牌說道:“這種動物叫土螻。它雖然長得像羊,卻是食肉動物,非常兇猛,會攻擊人類。你們看它頭頂長著的四只角。分為前后兩組:前面一組細短,微微向前彎曲;后面一組粗大,有明顯的環棱。這兩對角并不是它用來戰斗的武器,而是用于炫耀的裝飾。”
△蹄子纖細的動物擅長登山嗎?
常年生活在崇山峻嶺中的有蹄類動物之所以能在懸崖峭壁上攀登自如,依靠的恰是它們那纖細的蹄子。例如中國南方諸多省份常見的中華鬣羚,它們的蹄子由兩個緊密靠在一起的蹄組成,前端窄尖,后端寬闊,四周環以角質,中央則非常柔軟,像一個吸盤,讓它們能夠穩穩地在陡巖上站立或跳躍。不僅如此,中華鬣羚的蹄子底部還有靈敏的觸覺神經,受到刺激后,大腦會立刻做出反應,調節身體重心,獲得平衡。與中華鬣羚類似的還有班羚、塔爾羊等。
△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牙齒有什么區別?
動物牙齒的差異主要取決于食物的不同。食肉動物,例如老虎、獅子等,需要依靠牙齒捕獵,因此犬齒發達且銳利,臼齒上面也有鋒利的齒峰,便于撕裂獵物,也被稱為裂齒,門齒則相對較小。食草動物的臼齒一般寬大而厚實,用于磨碎粗糙的植物莖葉,有些食草動物的門齒也非常寬大,用來切割植物。食草動物的犬齒通常不發達或沒有。

土螻骨骼圖

土螻頭骨細節圖

土螻頜骨與牙齒細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