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手冊
- 徐凱文 柳智宇 宋彥主編
- 567字
- 2022-03-30 16:29:55
第3節 心理服務的重要性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應當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些論述為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也為他們指明了工作方向。
個人的身心健康會影響家人的福祉、單位的績效,也牽動著親友、同事、鄉親的心。個人嚴重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危害社會的惡性事件。精神障礙患者不但自己無法有效工作,減少了社會勞動力,也有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對全民的心理健康、對社會心理服務都給予了高度重視。
醫生作為衛生系統的基層服務人員,其業務范圍本身就涉及身體和心理健康。醫生一般具有較高的教育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威望,又了解當事人的情況,所以是從事心理服務的較好人選。具體而言,醫生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通過普及心理知識,醫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當事人出現心理問題及心理疾病。
2.通過心理疏導,幫助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人恢復心理健康。
3.對有精神疾病或嚴重心理問題的患者,及時識別,勸說其轉診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或專業心理服務機構,并給予日常關懷和支持,督促其服藥。
4.對于出現嚴重自殺傾向等心理危機的來訪者,在專業團隊的配合下及時勸導安撫,避免其出現過激的行為。